殷沛楓
摘 要:包豪斯(源于德語Bauhaus,指代房屋建筑),包豪斯設計學院是由格羅皮烏斯為代表的一批當時稱為先鋒藝術家創辦的世界上第一所設計院校,同時包豪斯設計學院在當時的創歷史具有時代意義的。它的出現在設局教育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標志著現代設計真正意義的誕生。我國的設計教育起步晚,發展較為落后,因此包豪斯的教學模式對我國來說極具借鑒意義。
關鍵詞:包豪斯;現代設計;教學模式
包豪斯是現代藝術設計發展和進步的搖籃,它的存在對現代設計理論以及現代教育體系的構建和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包豪斯的藝術教育思想體系中最主要的是整體觀念、使用觀念和創造觀念。
建立于1919年的德國包豪斯學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專門為發展設計教育、培養新型人才建立的院校,它開創了藝術設計教育的先河,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的基礎框架。在它誕生之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師。包豪斯嶄新的設計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使它成為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發源地。包豪斯的教育體系具有一些基本的教學理念,教育構架和發展方向,但整個體系則是一直是處在不斷的演變當中,其實從來就沒有一個標準的包豪斯設計教育體系,甚至它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內容在早期,中期,與后期都不同,不僅僅是在各任校長之間存在差異,就是一任校長的思想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一、包豪斯設計教育的思想與理念
包豪斯與現代藝術設計教育最大的貢獻就是它的思想體系,其思想內容主要可歸納為3個方面:
(一)整體觀念
首先,包豪斯教育中不僅藝術的各門類是一個整體,而且藝術與科學技術也是一個整體。“包豪斯力求使一切創造力成為一整體,重新結合一切實用藝術的訓練——雕塑、繪畫、手藝和工藝制作作為新建筑不可分的組成部分。”(1)其次包豪斯提倡藝術家與工藝匠人、工業生產這是一個整體。“建筑師、雕塑家和手藝師之間沒有根本區別,藝術家只是以為得到榮譽的手藝師,在出現靈感并超過個人意愿的珍貴片刻,可能得天獨厚使他的作品成為藝術之花。”(2)而他們的最終目的則是統一的藝術作品(不區分紀念性藝術和裝飾性藝術)的偉大建筑物。
(二)實用觀念
包豪斯的設計教育觀念強調藝術與工藝的結合,使藝術成為真正實用的東西,通過藝術教育為現代化的工業生產和商品消費培養生產者和消費者,用現代人的觀點和思想滿足現代人對環境和物品設計藝術的需求。“建筑家、雕塑家和畫家們,我們都應該轉向應用藝術”(1)其次它主張學習與工業生產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包豪斯的學院設有編織、印刷與廣告、細木家具、雕塑、陶瓷等實驗工廠,采取的是知識與技術并重的教育方法。
(三)創造觀念
在教學中,注重創作,反對臨摹。避免一切僵化,優先考慮年創造性。在基礎訓練中,開始只給學生材料,由每個人自由發揮,探索新渠道,發揮想象力,從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包豪斯設計對現代設計教育的影響
談到包豪斯的設計教育,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就是包豪斯本身的設計理念是什么?包豪斯為什會具有這樣的設計理念?而包豪斯的設計理念總的來說是“功能服從形式”強調設計為功能服務,而包豪斯的審美也是主張科學的形式感和美的結合,但是同時強調設計應具有現實意義。因此,包豪斯的教學設計也同時是很多工廠的設計方案。包豪斯的設計理念,整合了現代主義,表現派,抽象主義,立體派和風格派的特色。集眾家之長以達到“功能”“技術”“藝術”的結合。這一設計理念后來發展成為以現實主義的大工業生產服務為目的的設計教育制度的核心理念,成為了現代設計的出發點。另外,包豪斯的理念對設計教育產生的另一個影響我認為是包豪斯提倡的工作室下的技術實踐制度和合作制度的設計關系,這樣培養了學生的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的團隊合作精神。最后,我覺得包豪斯的理念使得教育上采取科學的系統的教學模式,博采眾家之長并為我所用的教學理念,在課程中既有專業上的課程,也含有相關的諸如哲學這種塑造設計史精神人格的課程。我覺得這樣會很好的把一個設計師引導到一個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上,因為形式的學習不能代替設計師的獨立思考,一個設計師如果只為形式而設計那將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雖然那個另人熱血沸騰的年代盡管離我們遠去,但是作為世界上最早期最著名的藝術設計高等學校,包豪斯是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搖籃。盡管包豪斯僅僅存在了短短的14年,但卻成為許多藝術設計工作者心目中的偶像。包豪斯不只是一所學校,它是一個公社,一項精神運動,一種對所有藝術之激進理解,一個可與伊壁鳩魯花園相比的哲學中心,對后世的影響不可估量。從你坐的椅子,到你手邊看的書。盡管包豪斯已離我們遠去,但是包豪斯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整套完善的教學體制和對現代設計的卓越貢獻。留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包豪斯不是一座建筑,不是一個學校,不是一個流派,而是一場運動。
三、結語
作為世界上第一所專門從事設計教育的學院,包豪斯所創立的現代設計教育理念,在藝術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當代的設計領域已出現多元化的趨勢,伴隨著涉及審美的多樣性,包豪斯的設計風格已經不再和以前一樣是設計精神的統治者。不同的設計風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漸漸從矛盾走向包容,現代設計的風格正慢慢走向多元化和包容性。包豪斯的教育理論精髓深深地影響著中國高校的設計教育,我們的設計教育正處于一個非常時期,我們不能一味地崇拜“拿來主義”,也不能固守那些已經過時的教育模式,我們要吸取包豪斯真正的教育理念的精髓,并且創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民族藝術審美的教育模式,將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真正地融入我們的設計理念,通過包豪斯對我們有利的影響,做好屬于我們自己的民族設計。中國的設計教育應該總結包豪斯的造型經驗,前看傳統、后看未來,然后去探索構成理論研究的新框架,堅定地走自己的路,走出中國人的風采。包豪斯產生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中國的設計教育依然處在一個和當時有些類似的時期,在包豪斯產生之時,正是新的思想浪潮席卷藝術界而設計正從中吸取營養,擺脫傳統手工藝束縛的時候。如今的中國設計教育也正是要從我們已經形成定勢的教育體系中掙脫出來,而包豪斯在近一個世紀以前所留給我們的思想依然是我們今天前進的動力所在。
參考文獻
[1]王受之著.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2]大衛·瑞茲曼著.現代設計史(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第2版
[3]《20世紀的設計》喬納森.M.伍徳姆著
引注:
[1](英)惠特福德.林鶴譯.包豪斯[M].上海;三聯書店.1999.第95頁
[2]莫斯科.康定斯基.藝術學校的改革[M].上海;三聯出版社.1923.第132頁
(作者單位: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