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印度教徒報》18日援引印度政府高級別官員的話報道稱,今年以來,中國方面的“越界”行動數量較往年減少約10%,沿雙方實控線的中方軍事存在數量也降了約30%。不過他強調,原有依靠人力偵察、巡邏等軍事活動數量雖有減少,但“中國強大的監控系統取代了這些活動”。
該報說,按照印度官方的說法,在洞朗對峙事件后,“越界”事件呈下降趨勢。今年初,印度國防部常務副部長蘇巴斯·巴爾在接受印度聯邦院(上議院)應詢時表示,2017年,中國軍隊“越界”事件共426起。上述高官說:“因為對實控線的理解不同,‘越界事件仍在發生。但在洞朗對峙后,雙方圍繞邊境問題進行了有效的外交管控和對話,確保這樣的事情沒有快速增加。”
不過,《印度教徒報》稱,根據其獲悉的內部記錄,從8月1日至19日就發生19次“越界”事件。上周,包括《印度時報》、ANI新聞網等多家印媒聲稱,解放軍在上個月至少3次越過實際控制線進入印度“北阿坎德邦”,并深入到“印度領土”內4公里左右的巴拉霍蒂村。然而,在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印度記者卻似乎自己都不太清楚所謂“越界”具體發生在哪里。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說,中方是在中國的領土上進行例行巡邏。
《環球時報》記者18日查閱發現,一段時間以來,印度當地媒體對“印中邊境沖突、中方跨越實控線軍事行動”等問題保持著較高的曝光頻率,幾乎每月都有相關報道,但官方回應相對低調,印度高層對此問題似有默契。《印度教徒報》稱,根據上述官員的說法,洞朗對峙事件后,印中在邊境地區加強了合作。“很多‘越界事件,印中雙方都沒有記錄在案。如果被披露,就會變成官方檔案的一部分。雙方軍隊在進行更多溝通,處理分歧。”
此前,印度北方戰區司令蘭皮爾·辛格將軍曾在回應當地媒體關于中國軍隊“越界”問題時表示,所謂中國軍隊“越界”的地方“幾乎都是雙方對實控線存在爭議的地區”。現在雙方已經建立良好的高層級機制,以確保通過對話方式解決涉及實控線的問題。不過,印度軍方并沒有因此停止在邊境地區加強力量。印度《先鋒報》近日報道說,為應對可能來自中國的“威脅”,“北阿坎德邦”政府計劃發展基礎設施。印度空軍也在該地加強活動,并建造了簡易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