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旺
摘要:首先分析我國的大數據戰略,接著引入財務大數據的概念,并構建財務大數據應用框架。在此基礎上,以某電廠為例,提出了電力企業財務大數據應用措施,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財務大數據;智慧財務;保障;措施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社交網絡的高速發展,數據正以前所未有的趨勢增長且呈現出越來越復雜的趨勢。大數據已經受到企業界、學術界甚至政府部門共同的關注。EMC、IBM微軟、惠普、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都紛紛發布大數據戰略及產品。2012 年,聯合國發表大數據政務白皮書:《大數據促發展:挑戰與機遇》。2012年3月22日,奧巴馬宣布美國政府五大部門投資 2 億美元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而在學術界,2008年,Nature出版“Big Data”專刊。2011年,Science推出數據處理專刊“Dealing with data”。
2015年9月,中國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國發[2015]50 號)文件,是目前為止我國促進大數據發展的第一份權威性、系統性文件,也是我國未來大數據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在全社會引起了廣泛影響。該文件主要涉及社會治理、經濟運行、民生服務、創新驅動、產業發展五個方面,其核心內容強調了要在2018年底之前在電力及產業運行領域開展大數據應用試點。基于此,作為我國支柱產業的電力企業更應該緊跟中央步伐,借助該政策扶持利好消息,重視對各種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來制定和調整企業的發展策略和方向,并為企業的財務活動帶來新的變革。
二、財務大數據及其應用框架
企業財務分析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分為內部的經營者與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兩者獲取財務分析數據的途徑也存在較大的差別,內部經營者可以直接利用企業的經營數據進行財務分析,而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只能通過企業對外披露的信息進行財務分析。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企業對外信息披露的主要媒介,因此對于外部利益相關者來說,互聯網成為其獲取財務分析數據的重要途徑。而對于內部經營者來說,其財務分析的數據主要基于其會計數據,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對會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物聯網對財務分析的影響主要從其對會計的影響上反映出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物聯網時代的到來能夠促進會計信息化。會計的發展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手工記賬階段、電算化下階段、信息化階段。21世紀以來,云計算、物聯網時代到來,為會計信息化提供了可能。第二,物聯網的發展產生會計大數據。在物聯網促進會計的信息化的過程中,必然使得會計數據與傳統數據產生較大差別。綜合以上分析,互聯網與物聯網的發展產生了財務大數據。
依據維基百科給出的定義,“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1]。傳統企業的工作場景幾乎不涉及到大數據,只有像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才會有這種規模的數據。在學術領域,大數據一般認為具有“4V”特性:體量巨大(Volume)、類型繁多(Variety)、存取速度快(Velocity)、價值密度低(Value)。大數據的概念自從提出以后就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和演變之中,從本質上來講,大數據的價值極低。大數據的意義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價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數量更為重要。對于很多行業而言,如何利用這些大規模數據是贏得競爭的關鍵。
結合大數據的分析能力以及互聯網背景下電網企業的工作重點,應將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外部環境因素相結合,實現業財一體化融合下的財務分析去邊界化,建立以數據為基礎的財務分析決策文化,逐步實現電力企業的智慧財務管理。綜合以上分析,所謂的財務大數據,是指以企業價值鏈為核心、以財務與前端業務深度融合為基礎、以業財數據貫通關聯為保障,能夠快速適應內外部變革,實現智能化的決策分析、實時精準的財務管控、自動化的會計基礎服務并且持續自我完善的財務管理能力。財務大數據主要有幾個特點:一是財務對企業經營發展的敏銳洞察力;二是支撐財務管理職能的實時管控能力;三是財務自身運作的高效及敏捷反應的能力;四是財務內部持續自我完善的能力。財務大數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為電力企業的財務形成影響:(一)提高企業預測能力,抓住商戰先機;(二)提高企業決策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三)加強規劃與控制,提高運營管理效率;(四)推動企業全面、科學、合理地考核部門與員工績效。
在分析財務大數據的概念、特征與影響的基礎上,結合傳統的財務管理能力模型,構建涵蓋運營決策、融資決策、投資決策三個層次的財務大數據應用框架。其中,運營決策層主要是基于大數據開展電力企業的經營場景模擬,服務于企業領導對經營形勢的模擬預判以及分析決策;融資決策層主要是基于大數據分析手段,電力企業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財務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采取一定方式,通過一定渠道直接或間接地向投資者籌集資金,組織資金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和經營發展需要;投資決策層主要在調查、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電力企業的投資活動所做出的最后決斷[2]。
三、某電廠基于財務大數據的應用探討
某電廠經營范圍包括各類電力生產供應,業務的發展以及技術的革新尤其是國家大數據戰略的發布,公司需要制定自己的大數據戰略,并進行適時的財務決策,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
(一)基于財務大數據的電力企業運營決策
財務數據一般都為結構化數據,非財務數據來源復雜,格式多樣,涉及多媒體的非結構化數據,也會有結構化數據。企業大數據的應用需要打破前端業務和部門管理的數據間隔,意即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等多種類型數據的融合,需要處理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采集、融合等問題,并以定量的方式描述、分析、評判企業的經營態勢。為優化商業模式和供應鏈流程,為企業籌資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電力企業首先應致力于構建自己的大數據應用,以云計算技術為依托,為企業大數據應用的構建提供核心技術支持。云計算的特點在于大規模并行處理以及可擴展的存儲系統,其利用網絡可以將企業各環節的數據采集、數據分析、企業決策連接起來,形成無縫鏈接、大一統的數據系統。針對企業原有的工業現場實時系統、CRM、ERP等業務系統可以遷移并部署到云端,解決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信息孤島問題,利用各種云服務為企業提供服務。同時,企業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對自身的組織機構進行優化,將內部的優質資源進行整合,為應對大數據帶來的外部環境的變化,調整組織機構。首先,企業設立首席數據官CDO、數據平臺事業部等機構,這些組織機構的調整,將能夠加強企業對數據進行集中的管理和管控,為業務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持。
(二)基于財務大數據的電力企業融資決策
企業的發展也需要持續利用風險投資來獲得資金支持。電力企業同樣需要引入各種風險投資,為產業鏈的上下游資源的合理投資提供資金來源。在國家大數據戰略背景之下,電力企業面臨產業鏈構建中的技術、資金、市場以及管理結構等多方面的問題,企業的經營風險、技術風險、管理風險進一步加大。與此同時,產業鏈構建要求豐厚的資金作為基礎。企業可以利用這些資金,集中用于企業技術研發和創新、產業內資源的并購和整合、疏通產業鏈的現金流。在此基礎上,企業利用所形成的大數據資源、先進的技術和專業的管理團隊,同時實現大數據的存儲、分析、應用、連通和推廣,加速電力企業在大數據應用構建的步伐。
(三)基于財務大數據的電力企業投資決策
電力企業做大做強也需要投資兼并同產業優質企業,加強大數據技術應用,構建自己的產業帝國。要實現企業的投資決策更加科學、高效,就必須具備高質量的數據。在企業的投資決策過程中,數據準備、數據評估、數據收集、數據監控和數據調整等階段主要依賴于數據的完整性、及時性、可靠性等質量特征。通過這種企業并購,可以帶來豐富的全產業鏈數據和客戶資源,進一步加深數據建設、云計算等多個方面的合作步伐,為各種大數據應用的構建添加助力。電力企業的并購活動將為產業鏈的構建引入海量的數據,實現上溯產業鏈的目的。從企業自身而言,可以基于整個產業鏈各種工作場景開發實現相應的大數據應用。這種資源的整合將為產業的技術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將實現產業鏈全過程的暢通無阻,大大拓寬大數據的應用場景。因此,利用財務大數據于企業的投資決策,可以讓更多的企業和人員參與到大數據藍圖中來,為大數據向產業鏈下游的延伸奠定基礎。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企業將大數據運用于經營、管理和決策等方面,提高企業的融資、運營和投資決策的效率,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帶來深刻的變革。但企業也應在利用大數據的同時注意降低數據成本,提高數據質量,加速數據的整合和完善數據的安全管理。除此之外,還應當加快大數據產業人才的培養,促進大數據與企業經營管理、財務決策等方面的融合,讓大數據成為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面對當前的挑戰,某電廠財務部應重視大數據知識的學習,加強數據管理工作,推進適應電廠經營發展要求的財務大數據系統建設,不斷創新大數據分析應用的工作方式,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支持。
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電力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明確了基于大數據的電力企業財務大數據的概念,構建了大數據時代下電力企業財務大數據應用框架,探索財務大數據在電力企業的應用場景,并闡述電力企業財務大數據應用實施所需要的措施。相信大數據在電力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實踐應用將推動財務管理模式轉型,并最終實現“智慧財務”,提升電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大數據,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2018.5.10
[2]曲成.基于大數據的電網企業智慧財務研究[J].電力設備,2016,4: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