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刑事案件的激增,司法資源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2016年9月,為了提高訴訟效率,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在18個城市開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決定,旨在通過對被告人減輕處罰來鼓勵被告人認罪,從而達到節省司法資源的效果。然而這一系列以“認罪從寬”為內容,諸如“公訴案件訴訟和解程序”等制度早已存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只是重復了司法實踐中已經存在的做法。但是在認罪認罰從寬背景下,中國特色辯訴交易制度的構建有了極大可能性。
關鍵詞 特色辯訴交易 認罪認罰從寬 可行性
作者簡介:王麥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
中圖分類號:D9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131
一、特色辯訴交易制度構建背景與概念界定
(一)概念界定
由于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訴訟模式、司法體制都大不相同,因此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必須要根據現實背景,來構建中國特色辯訴交易制度。對于辯訴交易的定義,我國學界有很多看法,吸取這些觀點的內在特征,為使表述簡便的同時能體現其實質。從這個角度來看,辯訴交易的定義為辯護律師作為橋梁在檢察官和被告人之間溝通,通過被告人承認有罪,來爭取檢察官的輕罪名起訴或者不起訴的協定。
(二)法律背景
從“坦白從寬”到“普通程序簡化”再到“刑事速裁程序”最后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我國一直在探索諸如此類的以“主動認罪減輕刑罰”為內容的制度,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些制度的嘗試可以看出我國對訴訟效率的追求,認而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我國的最新嘗試,正是這個制度,讓中國辯訴交易制度的構建存在著新的可能性,我們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為中國辯訴交易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礎。
(三)國際背景
從世界范圍來看,世界多國根據自己國家的特點已經普遍采用了辯訴交易制度。辯訴交易發展得最完善的還是在美國,辯訴交易制度運用率達到85%以上,這意味著,辯訴交易制度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訴訟效率。除了這些英美法系國家,在一些大陸法系國家辯訴交易制度作為節省司法資源有效的方式在司法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總而言之,辯訴交易制度在世界影響深遠。因此,我國對辯訴交易制度構建的研究是符合國際發展共識的。
二、特色辯訴交易在我國的可行性
(一)制度基礎
在我國現有的刑事訴訟體制下,對于需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犯罪案件,檢察官根據案件的相關事實,以相應的罪名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具有自由裁量權,可以作出起訴、不起訴的決定。在刑事審判的過程中,檢察官具有量刑建議權,法官最終的判定結果與檢察官起訴的罪名和量刑建議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在司法實踐中,檢察官的起訴意見往往影響著整個刑事案件審判的流向。檢察官的起訴裁量權和量刑建議權對刑事裁判的影響較大,這為辯訴交易的實施提供了可能 ,在辯訴交易過程中,檢察官和律師達成一致意見,檢察官以較輕的罪名起訴犯罪嫌疑人,從而減少對被告人的處罰,達到實施辯訴交易的目的。
近幾年,為了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國的司法體制一直在不斷改革和完善,在刑事訴訟領域,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刑事訴訟法逐漸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在打擊犯罪的同時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在保證實體正義的同時注重程序正義,既提高效率又保證公正。刑事訴訟體制的改革致力于維持雙方地位的平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為其辯護,從而加強對被告人合法權利的保護。2016年,我國進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試點,是控辯協商在我國的試行,其配套的值班律師制度等都重視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尊重他們的自由意愿,這為我國建設辯訴交易提供了示范經驗。
(二)實踐基礎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曾有過辯訴交易現象的出現,2002年,黑龍江省牡丹江鐵路運輸法院進行了“國內辯訴交易第一案”的審理,整個過程僅用時25分鐘,案件的當事雙方都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符合法律本身“定紛止爭”的要求。且此次案件的審理一經報道,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這為建立中國特色的辯訴交易提供了實踐經驗。
我國實行“坦白從寬”等相關刑事政策性規定和法律規定,“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刑事政策與辯訴交易的實質有相通之處,對于有良好悔過態度和認罪表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官會酌情考慮從輕或減輕刑罰。我國《刑法》規定了自首和立功,在犯罪后及時主動承認自己的罪行,以及在共同犯罪中主動供述主犯的罪行,提供重要線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減輕刑罰,這說明我國的刑事裁判在某些方面與辯訴交易的本質要求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觀念基礎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借鑒西方的各項制度,并融合中國國情建設自己的特色體制,在此過程中,我國接受了西方的外來文化,人們的觀念也逐漸趨向開放化和多元化。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營造了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平等、自由等觀念深入人心。我國民主法治建設讓公民的權利意識不斷增強,人民民主專政體制的建立,讓公民在民主選舉和民主決議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民主觀念和主體觀念。我國多部法律明確規定對公民的權利加以保護,這讓人們更加重視對自己權利的保護。人們的觀念由封閉向開放包容的轉變,由義務主體觀念向權利主體觀念的轉變,都為辯訴交易的實施準備了條件。
三、國內“辯訴交易”制度研究現狀
在我們的司法實踐中,有一些雖然沒有“辯訴交易之名”但是行了“辯訴交易之史”的行為。例如所謂“相對不起訴”也被稱為自由起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對于輕罪,不需要處罰或者免除刑罰,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檢察機關應聽取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及代理人及辯護人的意見。這其實就是“辯訴交易”的一種應用,盡管這種應用沒有實際具體的法律規定,且控辯雙方的行為也具有極大的自主性,但是這確是我國在實踐中對“辯訴交易制度” 的一種嘗試,在現實中,這種嘗試不僅有效的提高了我國的訴訟效率,也為我國今后對辯訴交易制度的探索提供了實踐基礎。
由此可見,我國的辯訴交易制度并不是沒有可行性的。我國在司法實踐中也有試圖運用這一制度的內涵來節省司法資源。只是由于相關立法不明確,相關制度沒有完善,導致我國的辯訴交易制度遲遲未建立。但是我國一直都在開展類似于辯訴交易制度的一些試點工作,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大的問題。基于此,構建中國特色辯訴制度,規范中國辯訴交易行為,對于司法實踐有著重大意義。
四、國外辯訴交易制度
(一)美國
在美國,首先,辯護必須是自愿的。雖然檢察官所承諾的利益和起訴的威脅可能會使自認為“不自愿”,從而違反“憲法”,但聯邦法院則表示,認罪請求是在公共法庭和律師的幫助下進行。其次,法官需要審查認罪的自愿性質。所有違反被告意圖的被告人,均為無效。應該指出,檢方與辯方之間的辯方交涉協議是正式審查,主要是審查被告的認罪請求,放棄審判的權利是自愿的,明智的,不存在壓力的。美國的辯訴交易案件非常廣泛,涉及指控,犯罪次數,判刑等方面。沒有重罪,輕罪之分。例如,在被告認罪之后,檢察官可以將罪名允諾比起原告所指控的罪行更低的罪名。如果一級謀殺被二級謀殺所取代,或者被告已經犯了一些罪名,檢察官可以在指控之時,只能對其中一項提出指控。實際上,如果法官審查,一般會同意檢方的判刑建議 。在當今的美國,辯訴交易制度雖然有爭議,但仍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辯訴交易制已成為今天美國刑事司法系統中非常關鍵的制度。
(二)德國
在大陸法系國家的德國,由于案件數量的增加,審判前的司法實踐和審判已經悄然開始進行辯訴交易。事實上,近年來,德國的刑事訴訟程序中,檢察官可以在所有程序階段就認定有罪,判刑問題和被告達成協議。這項協議不僅達成了檢察院和法院決定的影響,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決定的具體控制。一般來說,在德國的做法上,主要是在審判階段或審判階段,只要被告同意在審判中承認犯罪行為,法官將在判決范圍內向被告承諾或者檢察機關承諾放棄某些指控。檢察機關,被告和法官可以主動要求協商。即使沒有檢察機關參與,被告和法官也可以談判。但訴訟各方有權要求公開法庭了解磋商的情況。此外,顧問達成的協議要求檢察官,法官與被告之間的關系有良好的合作和相互信任。 實質上,德國的辯訴交易制度的內容不在于供認談判,而是談判的承認。這種協商只是為了簡化訴訟程序,簡化證據的難度,不能省略整個審判程序。
(三)意大利
意大利也是一個大陸法系國家,意大利制定的新的“刑事訴訟法”以引進了美國的辯訴交易制度即 “要求適用刑罰程序”。在適用刑罰程序時,檢察機關和被告人可以就具體的判刑協商達成協議,要求法官按照協議進行處罰。目前在意大利司法實踐中廣泛使用這一程序。該程序的適用比例在獨任制法庭管轄輕微刑事案件為第一,在初審法院負責管轄除特別嚴重的案件以外的所有刑事案件占到很高,而且現范圍已擴展到更多的嚴重犯罪領域,這樣包括恐怖犯罪、有組織犯罪等嚴重罪行也可以適用這一程序,從而進一步減少了案件的負荷,得以將正式的程序用于少量重大的案件。可以預見,這一程序將會更廣泛用于意大利。
五、解決“特色辯訴交易”制度構建問題的方式
(一)強化當事人訴訟理念
為讓我國的司法環境適應構建“特色辯訴交易”的需要,我們應當強化當事人訴訟的理念,讓法官的地位保持中立,進而保障控辯雙方的法律地位平等,法官不主動介入案件,只是充當案件的裁判觀,通過聽取辯訴雙方的辯論,根據法律作出裁判。而不是盲目聽從檢察院給的起訴決定,忽略了被告人的利益。
(二)完善相關制度
辯訴交易制度需要相關配套的制度來完善補充。只有用制度來規范司法實踐,才能實施中國式的辯訴交易,我們首先要規范檢察官的自由裁量權,要用制度將檢察官的自由裁量權規定在一個合理范圍內,使其有能力決定是否要起訴,有能力與被告辯護律師達成協定節省司法資源。其次,完善律師辯護的制度,由于我國現有的訴訟模式不利于律師充分發揮其辯護作用,因此相關的制度也不完善,為保持辯訴雙方力量的均衡,我們必須完善辯護制度,提升辯護律師的地位,讓他們能夠充分行使辯護權利,從而保證辯訴交易過程的公平公正。
(三)提高司法人員素養
在控辯交易制度之下,檢察官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律師也能夠充分行使其權利,權力的越界會造成不公平的裁斷結果,侵害當事人的權益。因此,實施辯訴交易需要司法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個人素養,這樣才能實現構建辯訴交易制度的真實意義,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注釋:
王翠.論我國不起訴自由裁量權制度的完善.華中師范大學.2012.
楊佳.美國辯訴交易制度與德國協商制度之比較研究.寧夏大學.2013.
約阿希姆·赫爾曼、程雷.協商性司法——德國刑事程序中的辯訴交易.中國刑事法雜志.2004(2).1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