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長林
摘要: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強和深化,行政事業單位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中的會計監督是其改革的重點,不斷加強內部管理,落實相關改革政策是行政事業單位新時期發展的基本理念和原則。本文將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會計監督進行分析探討,目的在于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中會計監督的不斷強化,全面推進我國的改革事業發展,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新進步。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問題;對策
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和實踐經驗的積累,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問題逐漸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內部管理能夠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維護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則會產生消極影響,而會計監督作為內部管理的一個關鍵部分,其直接影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是任何經濟組織活動的基本保障,良好的財務管理能夠保持事業單位發展活力,促進單位的發展,因此,不斷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將會促進我國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有序進行,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和發展。
一、行政事業單位加強會計監督的必要性
(一)加強內部管理的必經之路
伴隨管理理論研究的進步,組織內部管理問題逐漸成為各個經濟組織工作的關鍵問題,加強組織內部管理成為任何經濟組織發展的關鍵。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同樣需要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水平,規范組織內部管理,提高內部組織管理效率。會計監督是內部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會計監督能夠保證組織內部財務管理穩定,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實現財務平穩發展,提高組織內部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規避財務風險
加強會計監督,充分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有利于規避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尤其是近年來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的應用,對于未來市場和形勢能夠做到預測和判斷,這將大大規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讓這種風險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加強會計監督不僅能夠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同時對于促進單位發展,遏制腐敗也有一定積極作用。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監督意識缺乏
意識能夠指導實踐,正確的意識才能對實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行政事業單位中會計監督意識的缺乏是存在的根本性問題,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于會計監督不重視,不落實相關政策導致會計監督名存實亡。主要體現在,首先是單位管理者沒有正確理解相關行業法律法規,導致不能正確的落實相關政策,其次,對于會計監督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認識,不能將會計監督工作落到實處,相關領導對會計監督的不重視導致會計人員工作缺乏相應的行政支持,從而造成監督工作無法開展,進而產生整個事業單位對會計監督工作缺乏應有的理解和支持。
(二)會計監督力量薄弱
會計監督力量的薄弱導致會計監督職不能充分發揮,不能起到對財務監督的作用,這也讓會計監督流于形式,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其性質特殊,人事變動主要通過每年的國家考試進行,人員的聘任相對固定,這就導致很多優秀的人才無法進入事業單位工作,而在崗的一些人員存在專業程度不足,工作態度消極的情況,其次,由于單位領導的不重視,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會計監督制度不完善,導致會計監督存在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狀態,會計監督無法落實;最后,由于行政事業單位性質存在一定局限,人員等級較為森嚴,往往會計人員沒有足夠權限對單位實行全面的監督工作,這也導致會計監督職能發揮的不充分。
(三)會計監督制度的不健全
完善的管理來源于健全的制度,制度的不完善成為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發展的瓶頸。會計監督制度的不健全首先表現在沒有規范的會計監督流程,單位沒有根據自身單位發展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會計監督制度,導致會計監督無章可循,不能正常的開展工作;其次,即使在具有制度約束的前提下,會計監督人員對于制度的了解不充分,理解程度不足也導致了工作開展的不順利,不能正常履行會計監督制度。最后,制度的不健全還表現在會計監督人員往往身兼數職,沒有專職的會計監督人員,只有在應付檢查時才臨時抽調人員作會計監督,這對單位本身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對國家和社會也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四)人員數量不足,專業程度存疑
行政事業單位往往擔負著一定的行政職責和政府工作,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不足,每年通過招考進來的人員由于有編制的限制要求,不能充分招聘到具有專業技能的大量會計人員,因此,存在人員數量不足和人員專業程度不夠的情況。通過每年的招聘考試,進入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輕人員,存在經驗不足的情況,同時,由于剛剛踏入社會,沒有工作經驗,對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的會計監督工作不能完全勝任,同時,人員數量的不足也為會計監督造成了制約,會計監督人員通常身兼數職,不能將全部精力應用到工作中去,最終使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工作受到制約。
三、行政事業單位加強會計監督對策
(一)提高認識,充分認識會計監督重要性
要解決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問題,首先應該明確組織內部管理的重要性,同時明確財務管理對組織發展運營的重要意義,會計監督作為組織內部管理間接影響因素和財務管理直接影響因素,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單位管理者明確會計監督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意義,了解行業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對會計管理的認識,不斷提高學習能力,主動接受相關知識,支持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人員的工作,不斷將會計監督工作落到實處。
(二)強化會計監督力度,彌補缺失
會計監督力度的弱化問題主要是由于會計監督人才的缺乏導致的,雖然行政事業單位性質特殊,人才招聘有其本身的異質性,但行政事業單位可以通過不同渠道招聘非編制人員,合同工的招聘也可以為行政事業單位做好人才補充,提高隊伍專業水平,擴充隊伍,引進人才,是解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弱化的根本途徑。同時,要不斷健全行政事業單位相關制度,切實落實相關政策,保證會計監督的完全落實。
(三)健全完善會計監督制度,規范會計監督流程
健全的制度是任何管理的基礎,只有制度健全了,才能保證政策的落實和執行,因此,不斷健全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制度是一項基本性工作。首先,規范會計監督流程,讓會計監督逐步走向正規化和規范化,對審批監督的相關表格和文件,要統一格式,統一審批,逐級匯報,規范工作程序;其次,作為會計監督崗位人員,要充分了解會計監督相關法律法規,了解單位內部相關制度,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最后,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要給予會計監督人員充分的權限,能夠將會計監督切實落實到單位各個部門。
(四)充實人員數量,提升人員專業水平
人才是發展的根本,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我國政府機關,人才更是極為重要,要不斷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和會計監督,就要從人才入手,不斷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給予人才充分的平臺發揮才能。行政事業單位要不斷充實人員數量,解決工作中人員數量不足的問題,充分考量人員專業水平,同時,對在職人員要不斷加強內部培訓,通過定期的內部培訓和外部學習,不斷提高會計監督人員專業水平,接觸新知識,開拓眼界,不斷提升內部人員的專業程度,實現會計監督的專業化和正規化。
四、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政府機關,其發展對于經濟的促進和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會計監督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應用有利于規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保持事業單位發展動力,同時對扼制貪腐都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會計監督的落實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但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會計監督一定能夠充分發揮職能,提高組織內部管理效率,促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再創輝煌,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彩花.論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J].現代商貿工業,2017 (28):83-84.
[2]諶峰.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的探討[J].納稅,2017 (20):46.
[3]徐小君.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職能的對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7 (0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