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明琪
摘要:在現代經濟形勢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新的市場環境,改革是進步的動力,而在稅收制度方面,營改增政策的出臺就是一個典型的稅制改革案例。本文對營改增對制造業企業的稅負影響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營改增”改革的意義入手,進一步介紹了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基本理論,并且分析了“營改增”對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稅負影響,最后提出了制造業企業應對該項政策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制造業企業;稅負影響;意義;基本理論;重要措施
營改增政策的出臺,改變了傳統的征收營業稅的模式,而轉變成征增值稅,該項改革措施,起到了良好的降低企業納稅壓力的作用,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整體效益和市場競爭優勢,而且該項改革措施有利于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激發市場活力,最終促進現代化企業的長遠發展。鑒于在營改增政策的施行過程中,會存在一系列的推行阻力,因此如何采取科學的措施,對不足之處進行妥善處理,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稅收優惠,值得思考。
一、“營改增”改革的意義
“營改增”是國內稅收制度改革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將國內面向各個企業所征收的營業稅轉變為征收增值稅,施行這項改革,改變了之前雙重征稅的現象,使整個產品的流通的過程得到疏通,使得增值稅抵扣鏈條得到了進一步延伸,包括加工制造業等企業的發展積極性,對各種制造業的產業調整和升級、業務研發與創新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營改增”的內容中,其功能不只是表現在原來的營業稅得到減免方面,更表現在促進流通高效運行方面,而且對于許多新的征收增值稅的單位來說,其購買服務業務等能當作進項稅額得到一定的抵扣和稅收減免,從而使得這些單位能有更富裕的資金用于科技創新和服務購買等領域,達到用稅收促進經濟進步的重要目的。
二、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基本理論
營業稅原本指的是在國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所取得營業額為課稅對象而征收的一種商品流轉稅。其目標對象集中在各種勞務和居民生活服務業領域,在施行“營改增”政策之前,其具體表現在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進口貨物等方面。而制造業則是增值稅的重要征稅對象,而營業稅和增值稅的計稅方式本身有著巨大的差異,原來的營業稅所采取的是價內稅的計稅基礎,稅基是所取得全部營業額。增值稅則采用價外稅的計稅基基礎,計稅基礎中不包含增值稅,并且對一般納稅人采用抵扣稅制的計稅方法。因此,對于一個企業單位的發展而言,當銷售額是確定值的時候,假設增值稅率和營業稅率一致,則企業所需上繳的增值稅額會更低,而在實際操作中,也會面臨一定的操作問題,比如征稅的流程會比較繁雜、抵扣憑證的獲取會比較困難,企業在現實中所需上繳的稅額困難會遠遠低于理論分析得到的數值。
三、“營改增”對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稅負影響
增值稅以及營業稅二者并行的征稅制度,打破了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使得企業必須面臨重復征稅的現象,這就使得國內企業單位缺乏獨特的競爭優勢、不利于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和企業的現代化轉型。而在全國范圍內出臺營改增政策之后,制造業企業的稅負也會受到巨大影響。
(一)從整體上降低稅務壓力
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了“營改增”政策之后,制造業企業的所需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和出臺新政策之前比有著明顯的降低。而納稅的制造業單位在統計各月所需要繳納的增值稅時,往往是采取抵扣稅制的方式。在傳統的征稅模式中,原有的用于材料采購、作業設備配備等所形成的增值稅是能夠被直接抵扣的。因為“營改增”政策的推廣,與制造業務相關的其他服務業、無形資產經營管理,和鑒證咨詢等等業務的主營單位,在長期運營中只要能得到比較正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就能夠將其當作增值稅進項稅額進行必要的抵扣操作,而能夠被抵扣的業務范疇在擴大后,能夠形成應納稅額降低的效果。受惠于“營改增”政策,制造業的成本壓力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從而預留更多資金用于勞務業務外包、無形資產開發和設備配置、產業轉型等等方面,只要增值稅專用發票能夠得到相關單位的認可,就能夠對其開展稅額抵扣處理,而抵扣口徑的擴張,能夠起到良好的控制企業增值稅成本的重要作用。
(二)對中小型制造企業的稅負影響不大
對于許多中小型企業的發展來說,營改增政策的改革對其納稅金額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這是因為比較小型的單位稅務基數比較小,日常納稅金額處于一個比較穩定的數值水平。實踐證明,在“營改增”政策推行后,原本需要上繳增值稅的中小型制造業單位的稅務金額并沒有出現大的變化,這些單位的計稅方式往往是采用以下理念,也就是用不含稅的銷售額乘以征收率。而小型單位在采購材料等階段,也往往難以得到專業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用于抵扣的部分更是只占據極小的比例。所以,在現實的經營過程中,比較小型的單位往往很少直接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而是索要普通的發票,這就無法得到抵扣帶來的優惠。
(三)“營改增”會影響到制造業企業的財務核算和財務報告
在企業的長期運營中,其在技術引進、產品研發或者廣告支出等方面的資金項目,在接受會計處理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一定的變化,而這類業務的增值稅征收尚且沒有得到非常明確的規范。在實行“營改增”政策前期,企業因為無形資產所帶來的支出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屬于借記無形資產,貸記銀行存款等名目的范疇內,而企業需要支付的廣告費在會計處理時則是隸屬于借記銷售費用等類型。“營改增”全面推廣后,抵扣的范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
四、對政策解讀積極強化,促進稅負風險有效降低
優化征稅納稅環境是革新稅務制度的重要目標,能夠起到有效的降低企業經營稅務負擔的作用,從而達到企業對稅負政策支持的需求。而實行不同的稅收制度,要求企業必須做好科學的稅務籌劃工作,在綜合研究稅制政策的要點的基礎上,從整體高度把握不同行業的稅制變動狀況,并且對企業的運營模式做出正確的調節,這將有利于企業更順利地適應稅制改革后的企業發展環境。
在整個營改增政策落實的過程中,制造業也是受到巨大影響的一個部分,而制造業本身是國內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構成要素,有著極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因此可以對國家的產業優化調整、經濟轉型發揮正面作用。因此在營改增的市場背景下,應該加大對票證進行管理的力度,能迅速獲得稅款抵扣,以此起到控制企業經營成本的功能。
五、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營改增對制造業企業的稅負影響的探討,對于改善企業經營效益有著極其關鍵的作用。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營改增”改革的意義;同時把握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基本理論;在了解“營改增”對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稅負影響——如從整體上降低稅務壓力、對中小型制造企業的稅負影響不大、“營改增”會影響到制造業企業的財務核算和財務報告等基礎上,提出科學的措施,對政策解讀積極強化,促進稅負風險有效降低。
參考文獻:
[1]李傳霞,王愛玉,萬梅.“營改增”對加工制造業的影響[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12):15-18.
[2]繆桂英.“營改增”對我國裝備制造業增值稅稅負影響的分析[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16 (3):16-18.
[3]解洪濤,祝莉,榮麗芬,王偉域.“營改增”后研發和技術服務業稅負變化及對制造業研發外購的激勵作用——基于全國稅源調查湖北省數據的分析[J].財政科學,2018 (1).
[4]馮焱力.“營改增”對建筑業企業稅負及盈利水平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2016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