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法治意識為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精神支持,也是一項衡量某個國家法治發展情況與水準的關鍵性指標,故而對現今社會來說,培育公眾法治意識,尤其是對高中生法治意識的培育為現今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強高中生法治理念,強化高中生法治意識培育力度,不單單有助于為我國培育合格守法之公眾,更有助于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所以必定要注重有關高中生法治意識的培育。同時各個高校需充足意識到高中生法治意識教育的意義,加強此方面教育對學生本身、高校與社會作用均十分重大,還可提升學生自身整體素養,推進其健康成長,并搭建和諧的校園生活環境。本文主要從當下高中生在法治意識培育過程中所存有的問題著手進行闡述,從而指出相對有效的改進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 高中生 法治意識 培育
作者簡介:王睿哲,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第九中學。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212
據相關調查顯示,現今未成年犯罪的重點全體多為高中生,其本身法律意識的強弱于整個社會穩定性而言意義十分巨大,現今國內大多數高校已經展開了相關法治教育課程,也獲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從我國整體高中教學機制角度來講,現有的法治教育制度缺少一定目標,換種說法就是高中法治意識培育中需要培訓的是何種法治意識,培育學生怎樣的法治理念等均要進行確立,而高校法治教育于建設法治國家、培育法治民眾等作用非常大,為教導青少年知法、守法,有效降低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的主要渠道。本文將重點從高中生法治意識的近況、存有問題等角度出發,分析與研究法治意識培育的有效措施。
一、現今高中生法治意識詳細現況、存有問題與成因研究
(一)當下高中生自身法治意識近況與問題分析
1.缺少基礎法律意識
當前,國內大多數高中學校還未設立法律相關課程,學生有關法律知識學習基本均是以思想政治課程與媒體為主,而高中生利用此兩類模式所獲取的相關法律知識面臨不成系統,數量不夠、法律知識匱乏等問題,也容易造成高中生在違法犯罪行為上認知度缺少,很難養成正確的法治意識。
2.缺少守法意識
經過相關高中生法治意識調研分析后得出,長時間處在學校相對單純環境內只知埋頭苦學的大多數學生以為法律知識可以和不同種類犯罪分子進行交流,覺得法律法規內所涉及的內容和其自身生活距離較遠,一般很難對其產生很大影響;并未真正認識到法律有關知識已經體現在學習生活的不同細節里,而高中生時刻都在承受著法律的保護、指導與約束,這種缺失是傳統教學在相關基礎法治意識上缺少的詳細體現。
3.缺少法治信任
學校中,有不少高中生均存在一種錯誤意識,其覺得法治或法律并不能真正解決實際生活與工作中的真實情況與瑕疵,局部學生甚至出現了權利比法律大的觀念,大多數學生就當前現實社會中所產生的各大違法亂紀現象產生了漠不關心、缺少對社會法治狀況信心等情況,嚴重的僅僅就生活里所形成的違法亂紀行為詛咒、亂罵,口頭表示其對此情況的看法,未能進行有關理智性思考,且未經思考便口誅筆伐,種種舉措均是缺少相關法治意識的具體體現。
(二)當前高中生法治意識存有一定問題的成因研究
1.學校教學影響情況
學校教學在培育高中生增強與普及法律意識上占據著主導位置,而學校教學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學生優良習慣和精確法律意識的形成,但現今學校教育情況發展卻不盡如人意,主要體現為:第一,學校不能依法治校,尤其是在依據相關規定施行與安排有關科目教學上,部分學校一味追求較高升學率,而隨意刪減部門課程考試與學習;包括為設立健全的教師與學生權益保護體制等。第二,法治教學整體趨向錯誤,只重視了相關法律知識講授,特別是在相關法律條文上,而未將培育高中生精確法治意識納進高校素養教學計劃里。
2.家庭教學影響狀況
家庭教學對學生法治培育極為重要,為整體教學系統中的主要構成,家長若是缺少相關法律意識,過渡看重文化課,忽略法治觀念培育,將對學生成長極為不利。主要表現形式有下面兩種:其一是家長功利思想較為嚴重,只關注學生文化課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學生法治意識培育,這將極可能導致學生本身素養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其二為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手法,單純的寵溺型、粗暴型、放養型等教育模式等會造成孩子不良的身心發展,比如好吃懶做等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各種心理障礙的形成等,均不利于學生法治意識的養成。
3.受社會環境影響
市場經濟發展不健全,缺少優良的法治環境,再加上網絡上的負面問題等等均對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產生極大影響,稍有不慎,學生便會受到各種引誘,力求物質,缺少自律性等均是引發學生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誘因。
二、有效加強并培育高中生法治意識的相關策略
現代高中生法治意識強弱程度為權衡某個國家法治發展狀況的關鍵性指標,同時表現著國家民眾素養,因此于高中生法治意識培育期間不能只追求速度,需要從系統角度設計整體法治教育課程,且在具體培育計劃中,需要考慮到各個要素的影響,比如學校、家庭等對其的影響,培育期間也要適當融合學生本身的特征,要選取學校教學作核心,并輔以家庭與社會教育的方式,提升高中生法治意識。
(一)確立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于培育法治意識期間的關鍵作用
1.確定政法課程教學目的
當前我國各大高中已經認識到法律教學的重要性,而當下高中時期法治教學主要側重于法律常識、知識等教育,忽略了法治意識培育,從培育合法公眾所需擁有的基礎素養來說,僅僅重視法律知識教學完全不夠,此種方式單純積累了相應法律知識量,在有關法律意識培育上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高中政法課程更需注重培育學生法律為主意識、流程意識、平等意識等基礎模式,讓學生掌握利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方式。
2.優化政法課程教學方式
當前高中生政法課程有關法治教學上的效用并不理想,這主要和其目前所施行的教育模式相關,要想改變這種情況需要落實課程革新,使學生主體情況得以充分發揮,并選用精確的法治意識引導學生解決真實生活里所遇到的問題,培育學生法治意識,充足挖掘學生學習法律潛力與積極性,轉變傳統講授型教授模式,配合實例分析、探究式教學等教學手法,相關實例注意和學生本身發展特征相符性、關聯性,這樣有助于學生將法律知識轉化成法治意識。
(二)注重家庭教育在學生法治意識上的培育作用
1.提升家長法律素質與法治意識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角色便是家長,家長本身言行舉止會對學生帶來很大影響,并將自身人生觀、價值觀、法律觀念等傳遞給孩子,所以家長首先要加強自身法律意識,不能出現任何侵犯子女隱私、偷稅漏稅、行賄等不良行為,這些均能造成孩子不正確的法律意識,家長需明確法律本身的威嚴感,為子女建立良好的法治意識樹立榜樣觀念,積極推進孩子法治意識的產生。
2.改善家庭教育模式
家長需要充分了解孩子身心發展情況,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和孩子之間建設相對平等、協調的教育關系,而非是教育型、暴力型的教育聯系,這些較為單一粗獷的教學手法容易妨礙學生健康成長,高中生是孩子進行轉型的主要階段,家長需和孩子互相關愛與支持,于孩子犯錯誤時需嚴肅看待問題,引導孩子思考錯誤之處,涉及到其相關重要選擇事件,要多家商量,而不是粗暴的幫孩子下決定。
3.塑造優良的家庭氣氛
家庭氛圍為實施家庭教育的首要條件,并對學生法治意識培育有著潛在的影響,因此法治教育期間不可忽略家庭的滲透性影響,家長所塑造的法律學習氛圍是培育孩子法律意識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此期間,家長需要注重法治教學,其本身也要將加強在法律學習上的興致,塑造優良氛圍,助力孩子養成準確的法律意識,精確處置相關突發性情況。
(三)打造有助于養成學生準確法律意識的社會化整體環境
1.強化社會法治建立
國家整體法治建立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有關法律法規上的信任情況,且學生在法律上支持深淺并非來源于法律自身內容,而是來自于司法等機關執法舉措的真實結果,倘若相關執法者并不能真正遵循法律制度,維護法律威嚴,將會危害到學生在法律上的認可度與信任度,故此創造整體良好社會環境中需要注意:相關部門嚴格依照法律規章處理各項事件,落實法律執法中個體平等的理念,嚴肅執法,設立完善的監管體制,避免職權亂用情況出現。總的來說,塑造優良的法治社會環境,有助于高中生建立準確的法律意識。
2.標準化網絡設立
現今伴隨電腦與網絡運用愈發廣泛,高中生對網絡的接觸機遇逐漸加多,受網絡文化的影響力度愈發增強,教師和家長要正確對待網絡,網絡中既能使學生學習擁有一定便利條件,同時也存有很多暴力、迷信等不良訊息,能夠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故而學校與家庭需要為學生塑造健康的網絡環境。第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當前國內網絡相關制度較為滯后,缺少實質性操作,所以有關專家可增強法規制度建立,標準化網絡環境。第二,強化有關互聯網監管力度,增強執法情況,隨時查看是否有未成年進入網吧上網等情況。第三,相關部門增強審核互聯網內容制度,適時刪減網絡暴力等內容,給予學生優良的法治意識培育環境。
同時,各個高中需要還要注重其自身依法治學、依法治校的理念,于學校內部設立相關申訴機制,保護師生合法權益,并健全與完善學校民主監管體系,而從教師角度出發,需要教師積極彌補有關法律知識缺陷,加強法治意識,形成平等觀念,尊重學生自身權益等,多種方式互相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并重視高中生法治意識培育。
三、結語
高中生為我國后期法治社會建立的主體,因此對其實施法治意識培育既可以增強其本身整體素養,又能符合國家與社會公眾需求,高中時期的法治素養培育為后期法治意識完善打下了夯實基礎,但整個培育期間又不能操之過急,需要首先了解當前高中生真實的法治意識情況,依據其現況與存有問題,找出高中生法治教育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與對應策略,同時選用實例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模式等手法挖掘學生在法律學習上的興致,并融合學生本身實際情況實施法治意識教育課程,推進學生整體法治意識的培育進程。
參考文獻:
[1]馬令存.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法治精神教育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6.
[2]孫艷華.高中生法治意識狀況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6.
[3]周麗莉.高中生法治意識培養研究.西華師范大學.2016.
[4]劉蝶依.關于高中生法治意識培養的問題研究.文理導航(上旬).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