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倩
摘要:勞動力成本上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雖然作為企業利潤的抵減項會降低利潤,但是也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高精尖人才,提升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同一行業中的各家企業存在競爭關系,當一家企業開始主動提升勞動力成本,會對競爭企業的行為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競爭企業也會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被迫選擇提升勞動力成本,而這種存在先后關系的主動提升與被動上漲對各自企業績效會產生何種影響值得研究。本文擬選擇專用設備制造業中的兩家龍頭企業——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研究自上市以來,勞動力成本的傳染效應對企業績效產生何種影響。
關鍵詞:勞動力成本;傳染效應;企業績效
一、勞動力成本的傳染效應
(一)案例選擇依據
兩家公司同屬專用設備制造業,地處長沙,所面臨的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政策環境等因素基本相同,在進行勞動力成本比較時可以剔除很多干擾因素,在同一個地區,同一個行業,面對一樣的經濟背景,經營的產品類似,兩家公司上市時間也相近,且都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壓力,因此這兩家公司具有可比性,在分析傳染效應時,相同的因素越多,所處的距離越近,競爭企業之間行為受對方行為影響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傳染效應分析
本文勞動力成本是用合并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行業平均工資是根據證監會行業標準下專用設備制造業199家企業在csmar數據庫中選取數據進行計算。2009年之前,行業水平均高于兩家企業平均工資水平,2011年以后兩家企業則反超行業平均水平,因此行業對兩家企業的影響程度明顯小于兩家企業相互影響程度。從兩家公司折線圖可以看出,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平均工資基本保持交互式增長,2003年,三一重工上市當年平均工資基本為中聯重科2倍,于是中聯重科在傳染效應的影響下開始被動提升平均工資,至2005年反超三一重工,2005-2007年,三一重工在中聯重科平均工資超過本企業的情況下再一次選擇被動上升,至2007年超過中聯重科,從這兩個時間段可以發現,兩家企業都是選擇超過對方的平均工資,而非行業平均工資,2008-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中聯重科作為國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平均工資依舊處于上漲狀態,而三一重工作為民營企業為了維護投資者利益,追求高利潤,采取了和中聯重科相反的應對措施,2010-2013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被接受,三一重工又開始提升平均工資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2012年三一重工平均工資逐漸超過中聯重科,且兩家企業的差距會在傳染效應的作用下不斷縮小(如圖1)。
二、傳染效應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渠道
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對員工來說就是收入,因此收入高低會直接影響員工人數和結構的變化,員工流失會給企業帶來損失,且企業高學歷、核心員工由于可替代性弱,對其的影響會更大,會造成企業關鍵人才的流失,進而會對企業績效產生影響。
(一)技術人員
圖2可以看出,2003-2005年,中聯重科在傳染效應影響下被動提升平均工資,此階段技術人員占比增長率大于三一重工,2005-2007年,兩家企業出現反轉,在2005年平均工資低于中聯重科的情況下,隨后兩年三一重工再一次被動上漲平均工資,至2007年再次反超中聯重科,與此同時,三一重工技術人員占比增長出現大幅上漲,而中聯重科則出現下滑,2010-2012年,三一重工技術人員占比增長率由負變正且2012年增速超過中聯重科。
(二)高學歷人員
由于中聯重科財務報表中缺少2003、2004年研究生以上人數的細分指標,因此無法比較2003-2005年研究生以上人數占比增長率變化。2005-2007年為三一重工受傳染效應影響被動提升員工平均工資階段,其研究生以上人數占比增長率明顯快于中聯重科,2010-2012年同樣為三一重工被動提升平均工資,其研究生以上人數增長率也是同樣超過中聯重科(如圖3)。
三、傳染效應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
(一)相關財務指標
從表1、表2可以看出,在競爭對手三一重工主動上升工資的傳染效應作用下2003-2005中聯重科盈利能力提升較明顯,2005-2007年,三一重工在下降工資之后又受傳染效應影響提高平均工資,盈利能力同樣提升較快,但是2011-2013年,在全行業發展緩慢的情況下三一重工又受到“裁員門”事件的影響,對企業績效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二)凈資產收益率比較
2004年中聯重科小幅提高平均工資帶來ROE的提高,2005年平均工資超過三一重工,ROE雖然出現下滑但是依舊高于三一重工,2005-2007年,中聯重科平均工資小幅上漲5.51%使得ROE提高75.59%,同時期,三一重工平均工資上漲62.81%,ROE提高225.82%。2007-2009年,由于三一重工降低平均工資導致ROE降幅較大,之后三一重工平均工資漲幅達到24.33%,同期中聯重科只有2.89%,在金融危機來臨時三一重工根據內外部環境狀況的變化適時選擇了降低成本節約資源,在危機逐漸被接受之后再一次調整戰略提升平均工資,因此,三一重工ROE在2010年之后始終大于中聯重科(如圖4)。
四、結論
(一)勞動力成本除了受勞動力供需變化、國家政策、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上升外,在外部環境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時,也會受到存在競爭關系的企業行為的傳染影響,在比較行業和兩家企業平均工資走勢圖可以發現這種影響的幅度隨著企業相似程度、競爭激烈程度的提升而愈加明顯。
(二)傳染效應需要通過一定渠道才能產生作用,本文主要是通過員工人數結構變化影響企業績效,但是當市場上某一事件的突然爆發可能會使傳染效應減弱甚至消失,在金融危機期間,兩家企業由于企業性質不同分別采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而不是像前期一樣呈現平均工資的交互式你追我趕。
參考文獻:
[1]陳冬華,范從來,沈永建,周亞虹.職工激勵、工資剛性與企業績效——基于國有非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10 (7):116-129.
[2]黃俊,陳信元,張天舒.公司經營績效傳染效應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3 (03):111-118.
[3]劉偉,沈永建.現金持有水平與職工薪酬的業績敏感性[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5 (03):78-88.
[4]林煒.企業創新激勵:來自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解釋[J].管理世界,2013 (10):95-105.
[5]Aharony,J.and I.Swary,1983,“Contagion Effects of Bank Failures:Evidence from Capital Markets”,Journal of business,Vol.56,pp.30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