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
與國子監街和五道營胡同的熙熙攘攘不同,方家胡同多了些生活氣息。逛方家胡同的多是背包客、文藝青年或是文化藝術及時尚圈人士。
NC SPACE就開在方家胡同46號,這是目前北京唯一開在胡同里的買手店,它具備零售與展示的雙重功能。
NC SPACE的創始人Nicole Chen,中文名陳芃,是Y-3品牌在華的營銷推廣主理人。Nicole是地道的北京人,是第一位出現在四大時裝周上的中國買手。Nicole曾經在日本和英國生活和學習了近10年。2003年回國,創辦了第一家整體形象造型工作室,同時又做了第一家買手店。在當時,Nicole發現國內還沒有非常成熟的平臺及產品去支撐藝人的造型及廣告大片的拍攝。她去全世界范圍挑選自己覺得好的東西,來運作這個買手店從而去支撐整體形象造型工作室的需求。她創建的買手型時尚品牌代理機構NC.STYLE將日本三大設計師之一的山本耀司同阿迪達斯合作的高端時尚運動品牌Y-3成功引入中國。此外,被英國首相夫人作為國禮贈出的輕奢品牌sophie Hulme,前愛馬仕設計師的獨立品牌Christophe Lemaire等也都是由Nicole引入中國的。
出生在東城區的Nicole Chen是地道的“老北京”。由于對胡同文化的眷戀,她曾發起“點睛計劃”胡同印記展,意在向胡同文化致敬。不少喜歡胡同文化的人投來設計稿。投稿者還不乏很多演藝界,藝術界及時尚界的“大腕”。胡同光影走拍、改造店鋪門頭創意設計……都是穿插在這個“胡同點睛計劃”中的熱門活動。
Nicole Chen還親自操刀,設計了胡同XNCSPACE的紀念款T恤,精選極具特色的主題文字,打造出具有非凡意義價值的限量版紀念T恤。或是精梳棉質地的款型打造寬松著衣風格,或是用孟加拉棉質地的款型打造修身的效果,一時間不少潮流人士紛紛將Nicole Chen親自設計的T恤穿上身,在胡同里“凹造型”。
NIRO WANG是一個誕生在倫敦的服裝和生活方式品牌。曾多次被英國主流時尚媒體報道,品牌展出于倫敦、巴黎、紐約、上海時裝周。NIRO WANG始終關注植物、自然與服裝及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它的產品主要選用麻,不管是針織還是梭織。當下很少有年輕設計師會選擇“麻”作為品牌的主要材料,因為稍不留神就會顯得老氣。NIRO WANG將自然的麻纖維和豐富多彩的童趣圖案結合在一起,給熱愛自然的人們帶來一種全新的闡述方式。Nicole Cben對其的評價是:“慵懶不拖沓、清新不輕淡、色彩斑斕不斑駁陸離”。
NC SPACE在2008年進入方家胡同,Nicole把一個沒有窗的高7米的倉庫改造成了兩層帶通頂玻璃的空間。之所以選在胡同開買手店,就是源于胡同的生活氣息。Nicole倡導“不做作的生活方式”,Nicole曾說:“比起價格和Logo,我更在乎品質。”
看似簡約的店鋪,其實一點也不簡單。一排排貨架上的陳列可都是國內外時尚圈中的優質品牌。前愛馬仕設計師的獨立品牌Christophe Lemaire、山本耀司YohjiYamamoto、Ys、BONASTRE、Sophie Hulme、Linda Farrow……除了時尚產品之外,還能發現很多性價比比非常高的生活方式類產品,比如SLOWOSOPHY、NATHOME、Marshall、ALTO……很多品牌在國內本就少見,如果不是“時尚精”,“購物精”恐怕未必識貨。所以這里更像是時尚圈中人的“私人衣櫥”,每件似乎都是限定款,由Nicole挑選而來,甚至剛到店就被一搶而空。
《時尚北京》:對于我國市場,何種風格的服裝或是配飾適合買手店?您個人喜歡的服飾風格又是什么呢?
Nicole Chen:每家買手店的風格各異,客戶定位也不同,所以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說大家適合選擇什么樣的服飾來銷售。對于我個人來講,現在的消費者趨于年輕化,他們還在尋找自己風格的階段,比較容易這個階段喜歡這種風格,下一個階段喜歡另外的風格,但是大的方向是對于好看的東西的認知越來越強。所以作為買手不能懶惰,要一直保持最敏銳的眼光,去發現好的產品,只有這種好的持續才能和消費者產生黏性。
我個人喜歡設計簡潔、實穿性高、面料高級、工藝精良的東西。Lemaire,MM,Y-3,可能是我最多選擇的品牌吧。
《時尚北京》:如何評價當下我國的買手店現狀?如何看待其今后的發展趨勢?
Nicole Chen:買手店的增長速度非常快,這很正常。中國市場這么大,買手店的模式才剛剛開始,在國外一個很小的城市都可以擁有很多買手店,更何況中國這么大的市場。其實買手店的開始多是因為店主非常熱愛時尚,有自己的品味,所以開始了一個把自己的興趣愛好當作生意來運作的行業。其實想讓買手店成為一個賺錢的生意不是不能實現的,而是要讓它賺大錢是很難的事情。國外的買手店之所以可以做得長久,正是因為大家沒有太大的野心,只要消費者認可買手店的風格,生意可以運轉,店主就踏踏實實地經營自己熱愛的小店的心態在做事。把買手店當作大生意來運作的企業不是沒有,的確需要很大的實力做支撐,也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積累,所謂的資本運作加經驗、加資源、加Timing(時機),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才能實現的運作。
接下去會有越來越多的買手店出現,風格也會更加豐富,它會與消費觀念的改變而平行成長。
《時尚北京》:您覺得外界對時尚圈“買手”有何誤解嗎?
Nicole Chen:買手的概念一直都很模糊,因為大家都是朦朦朧朧的從不同的角度聽說了這個詞,但沒有人真正為“買手”做清晰的解讀。很多人會把代購誤認為“買手”,當然它的確從詞面上來講是“買手”,代替消費者買東西的人,中文的理解就是“買手”。這個問題其實出現在英翻中的翻譯結果上,很多英文詞匯是根據行業背景而產生的詞匯。但是當英翻中的時候,僅僅把英文直譯的意思翻譯成了中文來使用,它會變的很直白,沒有任何的背景意義做支撐。如同“Showroom”翻成中文就是“展廳”,但是英文的“Showroom”是一種訂貨形式,但如果用showroom直譯到了中國,就完全改變了原本英文想表達的意思和定義。這些誤解正是因為我們時尚產業發展的歷程太短,媒體也很少去深究,所以傳達出來的東西都很表面,導致有興趣的人就只能了解一知半解的東西。“買手”服務的領域很多,針對的服務對象不同,要求的素質、能力也不同。所以想有機會做一檔真人秀,有關買手的養成,解開大家心目中對買手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