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劉智揚在康洪雷導演的電視劇《我們的法蘭西歲月》中飾演李富春一角進入娛樂圈;同年主演話劇《李雷與韓梅梅》;因出演《打狗棍》中反派角色白金柜受到關注。在電視劇《愛情回來了》中飾演豆子。同年,擔任男主角的驚悚題材網絡劇《靈魂擺渡》播出。在2015年《大秧歌》播出后,劉智揚演繹“漢奸”演技獲贊。2016年,參演蔣家駿執導的金庸武俠巨制《射雕英雄傳》。2017年與張國強、陳小藝合作主演都市情感勵志劇《西京故事》;7月,與張丹峰合作主演奇紀懸疑網絡劇《百慕迷蹤》。
友誼是最圣潔的靈物,她既會在同性中生根、發芽,也會在異性中開花結果。有了理解,友誼才能長駐;有了友誼,生命才有價值。讓我們發出理解之光。我們耕耘著這一塊土地,甜果澀果分嘗一半。為了共同享有那甜蜜的生活,我們需要奮斗和友誼。在歡樂時,朋友們會認識我們;在患難時,我們會認識朋友。
不論是誰,在一生中總會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朋友,有的是點頭之交,有的是莫逆之交。說到自己一起長大的朋友,劉智揚說他前一陣子回了青島,跟他的小學同學們聚了一聚。“因為我在青島只有小學同學,我五年級的時候就來北京上學了'所以只要一回去,第一時間都會聯系一下,叫上大家聚一聚。”
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許對于友情的理解有少許的變化。“上大學的時候,都是跟我年齡相仿,或者比我大幾歲的一起。因為我上學比較早,16歲上的大學,11歲就來北京讀附中,那時我身邊都是哥哥姐姐,對我有很多關照,幫助我更快的去成長。而現在像于毅、馬赫,再往上還有黑子哥,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在交往過程中,我們除了聊戲,還會聊生活上的趣事兒,會帶給我很多很多不同的感受。”
因為職業的原因,劉智揚很少能夠常常與朋友相聚。“演員這個職業其實沒辦法,一出去拍戲可能就六七個月,我這些身邊的朋友,包括一些我在北京附中的朋友同學,他們都很理解我的這份工作,所以并不會說一兩年不見就影響我們之間的情感。只要我一有時間回來,就會找個合適的時間找個地方,去聊一聊過往、聊一聊經歷過的事情,去相互督促相互進步。”
劉智揚說他在朋友中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因為我是天秤座,有的時候更多地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比如大家聚在一起,這個場面比較冷的話,我會多說_點,如果大家比較熱鬧的話,就少說一點。”
說到和朋友之間最難忘的事應該是幫助好哥們求婚了。“在我們拍攝《最美的青春》的時候,馬赫跟我們說要跟他女朋友求婚,然后戲里有一場勞模表彰大會的戲份,本來是沒有馬赫的,我們之前就和導演一塊設計安排‘假拍攝作為求婚場景。讓馬赫扮演勞模受表彰,讓他女朋友飾演一個角色給他獻花。在這個規定情境中,馬赫就向她求婚了,對女方來說特別驚喜,我們在一旁也特別感動,替他高興。”
朋友之間也會有些小矛盾。劉智揚說:“有的時候矛盾是在所難免的。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比較愛喝酒。有的時候跟朋友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特別是跟我比較親近的人,說話就喜歡損人,損友嘛。有一次開玩笑可能觸到了同學的點,他就拿酒瓶子往我桌子上扔了過來,但其實他沒有扔到。我就知道說的有點過了,像這種不能開的玩笑以后就不開了也會注意說話的尺度,還是分人吧。一來二去的,因為都是同學,也就是小打小鬧,當天晚上他就跟我道歉了。”
《時尚北京》:你覺得跟朋友相處的最快樂的事是什么?
劉智揚:我覺得如果他是你的朋友的話,就沒有最不最快樂,只要和朋友在我就會很踏實。
《時尚北京》:友誼能夠一直保持到現在的秘訣?
劉智揚:是時間,時間能證明一切。
《時尚北京》:你怎么看待你和朋友之間的這種友情?
劉智揚:朋友之情淡如水,不用每天都聚在一起,友情是需要通過時間通過事兒去印證的。所以能走到今天的朋友,對我來說就是知己啊。人生得一知己就足以,不用太多,有幾個就好。
《時尚北京》:你覺得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是什么呢?
劉智揚:我覺得是真誠,真誠很重要。
生活中的劉智揚是一個相對而言是比較開朗、喜歡熱鬧的人。沒有工作的時候會出去旅游走一走,或者在家宅著。有時候情緒低落,就喜歡一個人走夜路。“我以前有個網名叫‘夜行俠,晚上一個人走很遠很遠,比如說有一次從五道口走到動物園,然后拿一相機,去捕捉生活中的一切,在這過程中我就會緩解很多。”劉智揚出演的《最美的青春》正在播出,現在的他就是在去忙這種通告,接下來他也會選擇一些喜劇角色,想讓觀眾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劉智揚。
人世間有一種情感,叫做友情。友情是很微妙的東西。它在機遇中結成,在境遇中深化。當然,友情是需要彼此付出的,靠朋友自覺相互理解,相互充滿熱情,才會收獲到友情。
試問友情是什么?它是友誼的同義詞。是朋友與朋友之間的情感付與。友情很抽象,也許捉摸不透,也許很透明的在你身邊存在著。他與親情、愛情相似,但沒有血親關系,所以比它們更加需要珍惜。友情,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它寄托著一種精神,一份默契。
對于友情,張元坤坦言真正的友情不一定是天天見面每天都要聯系的那種,反而是無論多久沒聯系,任何時候,無論發生什么事,只要一句話就知道彼此在身后,互相支撐就足夠了。而且張元坤說他身邊的朋友也一直都是這樣的。“有一次我心情特別不好,我的好兄弟特意在大半夜,穿著睡衣來家里找我,安慰我,和我聊天,幫我開解。那天我們真的是從黑夜聊到白天,聊了整整一宿。除此之外,還有一次是我回老家的時候,他看到我特別疲憊的樣子,當時就跟我說:‘別讓自己太累了,實在不行就回來吧,不管怎么樣還有我們哥幾個在呢。當時他說完這句話我立馬紅了眼眶,很感動。”
張元坤說其實像這樣的事情在他的朋友圈里有很多,他也很慶幸自己能有那么一幫好兄弟。“雖然我們不在一個城市,彼此見面的機會也不是很多,大約一年能見上兩三次。一般見到了都是去壓壓馬路,或者大家一起吃個飯、打打游戲,聊聊夢想什么的。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在各方面肯定會有一些細微上的變化,但對于友情會更加珍惜,更懂得朋友之間的相處。”
“其實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朋友之間的感情都應該是最堅固的,不會輕易被動搖的。在迷茫疲憊的時候,友情給了我很多力量。”張元坤說道。
《時尚北京》:和你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現在還有聯系嗎?
張元坤:當然,雖然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出國了,但是現在科技這么發達,我們也都會保持聯系。
《時尚北京》:你覺得自己在兄弟之中屬于什么樣的人,是開心果、傾聽者,還是領導者?
張元坤:我還是偏開心果多一點吧,因為畢竟見面的時間會比較少,所以見面了還是想大家都開開心心的!
《時尚北京》:你和朋友之間有沒有產生過小矛盾,最后是怎么和解的?
張元坤:矛盾肯定都會有啊。小時候也會因為氣不過動手打架,但是男孩子嘛,打完后握個手,擁抱一下就好了。如果現在遇到了矛盾,我就讓自己先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的問題。然后在心平氣和地跟對方溝通,解決問題就好了。
《時尚北京》:是什么樣的感情讓你和朋友這么多年的友情堅固的無法被摧毀,能夠一直保持到現在?
張元坤:基于互相對彼此的了解、信任和默契,有的時候都不需要說話,一個眼神互相就懂了。
《時尚北京》:你覺得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是什么呢?
張元坤:理解、信任和包容。
“生活中的我是一個比較好相處的人。”張元坤說道,“雖然有時候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冷冷的,但是一旦接觸久了大家就會發現我還是蠻熱情的。”私下里,張元坤喜歡通過看電影揣摩演技。比如《泰坦尼克號》就是他很喜歡的一部電影。“在我看來,一部電影打動人的原因太多了,小到一句臺詞、一個鏡頭,大到整個故事都可能是打動我的原因。像《泰坦尼克號》這樣優秀的電影就更是了,有太多動人的細節可以考究。”除了看電影。張元坤也會通過看看書,或者跟朋友們小聚一下來給自己充電。“因為我覺得在拍戲中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角色,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嘛,‘戲劇總是來源于生活。”
作為北京電影學院2017級表演班的學生,課余之時張元坤開始進入劇組實踐,打磨自己的演技,參演的首部電影《靈魂的救贖》也將在今年與觀眾見面。在影片中,張元坤飾演周柱一角,是一位汽修員工,和王迅飾演的何國典為同事。在何國典完成自我救贖的旅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于自己首次參演的電影,張元坤說非常高興有機會能將課堂上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付諸實踐。“同時我也非常感謝有頗多對手戲的王迅老師對我的照顧。王迅老師會在表演時給我一些小建議,這些小建議也讓我受益良多。”
《時尚北京》:對生活的態度是什么?
張元坤:年輕人,就要多努力,多去闖,哪怕頭破血流。
《時尚北京》:對時尚怎么理解?
張元坤:特別好看、出眾,能有不同的感覺。
《時尚北京》:你給自己定位的時尚風格是什么}
張元坤:在時尚的領域還是一個新人啦,風格造型都在慢慢嘗試中。
《時尚北京》:你覺得做藝人之后對時尚感覺有更大的幫助嗎?
張元坤:當然,因為會接觸很多時尚圈的老師們,也會慢慢培養我的審美。
《時尚北京》:你為什么會選擇演員這個職業?
張元坤:對表演充滿熱情,也想借自己的作品和觀眾朋友們多交流。
《時尚北京》:希望成為什么樣的藝人?
張元坤:比較全能型的吧,就像黃渤先生那樣,成為大家都很喜愛的演員。
2015年,因在青春愛情電影《梔子花開》中飾演司文一角而受到人們關注;2016年主演古裝玄幻大戲《玄門大師》,同年飾演《溫暖的村莊》男一號王一鳴。2017年主演輕古裝劇《蕓汐傳》。2018年主演湖南衛視熱血古裝劇《大宋少年志》飾靠譜擔當王寬。
友誼是一座架起情感的橋梁,使你我溝通,心心相映,成為摯友。它是什么?它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炎炎夏日,友誼便以一杯清新透涼的冰紅茶,滋潤著你我干渴的喉嚨。秋風瑟瑟,友誼就如隨風而落的佳葉,構成了金秋時節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寒冬臘月,友誼就是一朵朵迎雪而立的梅花,綻放開來,溫暖著你我的心田。友誼是心中深深的眷戀,友誼是跟友人相連的一根心弦,纏綿不斷,淵源流長,譜寫出一首首悠長而又耐人尋味的高歌。相離,帶來的是無盡的思念,然而它卻是友情的升華。深深的眷戀、日日的思念化作一句句真誠的祝福帶到了遠方,帶給了遠處的你。在心靈的深處,彼此相互祝福,友誼時時刻刻溫暖著我們的心田。真情誠可貴,友情價更高。有著這份情誼滋潤著我們的歲月,那么我們的冬天將不再是嚴寒。
說到自己的好友王佑碩說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是我們都會保持聯系,一有機會就會聚聚。隨著年齡的增長友誼在王佑碩的心目中沒有太多的變化。“我是一個喜歡自由的人,我覺得最好的友情就是大家在一起都覺得很舒服,相處很自然,不用去考慮別的東西。”
朋友之間的情誼不會因為見面的次數而改變。在他們心目中,情誼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時間在推移,那份情只要見面都會更加濃烈。“只要我不在拍戲,一有機會就會約朋友見面。像從小和我一起長大的朋友,就只能過年的時候見了。通常也就是約吃飯或者下午茶,還有看電影,偶爾還會去唱個歌,其實只要跟朋友在一起做什么都還挺開心的。”
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不僅僅是一種玩樂,而是相互之間給彼此一種鼓勵。有時候充當的是傾聽者,有的時候是傾述者。“我在朋友之間更傾向于傾聽者吧,因為我是屬于那種話不是很多又愿意傾聽的人,比較喜歡聽大家叨念、吐懵、聊八卦之類的。”
有時候朋友之間也會有點小摩擦,但是這都不是友誼之間的隔閡。“我是一個比較平和的人,幾乎很少跟朋友產生矛盾。生活中我是一個很在乎朋友感受,尊重別人的人,所以即使有小的分歧,我也會及時找一個折中的方法來化解矛盾。”
《時尚北京》:你覺得跟朋友相處最大快樂的事是什么?
王佑碩: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大家都這么大了還會經常一起做一些自己都覺得很幼稚很好笑的事情。
《時尚北京》:友情能夠長久的因素是什么?
王佑碩:我覺得是喜歡、是包容、是對彼此的理解。
《時尚北京》:你是怎么看待你和朋友之間的這種友情?
王佑碩:“這世上所有的久處不厭,都是因為用心。”這句話杏仁我的友情再恰當不過。
《時尚北京》:你覺得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是什么?
王佑碩:我的友情很簡單,只要相處不累就好。我不需要對方和我出生入死,為我兩肋插刀,那樣反倒會讓我覺得很幼稚,不成熟。朋友之間,在一起舒服最重要。
生活中的王佑碩屬于比較安靜的人,不太愛說話。“我不太善于表達自己,也不太喜歡表達自己,因為懂你的人自然會懂,不懂你的人,說再多也是徒勞。”沒有工作的時候會宅在家里擼狗、看電影、健身、旅行。王佑碩很喜歡“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很讓人動容。情緒低落的時候他會在那安靜地發呆,聽悲傷的歌,讓情緒更低落。“但我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很快樂。”做有用的事,說勇敢的話,想美好的事,睡安穩的覺,把時間用在進步上。好好的去生活,用力的去愛。即使遇到悲傷挫折也不要沮喪,這世界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這是王佑碩對于生活的態度,也正是這種態度讓他在自己的演藝事業里更加堅定。王佑碩說他很喜歡《肖申克的救贖》。喜歡它表達的積極力量,向上的態度,還有它展現出的一個人無限的潛力和毅力。
《時尚北京》:覺得自己是一個時尚達人嗎?
王佑碩:我覺得自己屬于半個時尚達人吧。
《時尚北京》:對時尚怎么理解?
王佑碩: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時尚北京》:有喜歡收集的時尚單品嗎?
王佑碩:我比較喜歡收集各種帽子。
《時尚北京》:最喜歡怎樣的穿衣搭配方式?
王佑碩:我喜歡比較簡單干凈的搭配,所以我的大部分衣服褲子都是純色的。
《時尚北京》:近期的一些工作安排和計劃?
王佑碩:《大宋少年志》剛剛殺青,給自己放了一周的旅行假,馬上就要進入下一個戲的拍攝了。
她是《今晚,你想點什么》中的藍千尋,是《沒有名字的甜點店》中的陳甜,是《征婚啟事》中的柳雅竹,也是《新兵日記》中的金碧瑩……她說自己當初誤打誤撞去演戲,沒想到對表演產生了興趣,希望之后有更多的機會。除了表演之外,黃荻鈞在音樂上有著很深的造詣,畢業于美國柏克理音樂學院的她,曾為很多知名歌手制作過歌曲。她說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專家型藝人。有一定的才華和地位,且無可取代。
“閨蜜”這個詞,從第一次聽見開始就覺得它如絲絲陽光一般照愛心底,別樣的溫潤。其實“閨蜜”以前都被稱做好友,或是死黨,現在的稱呼可以說是越來越小資了。可是無論怎么變,我們依然是彼此的好友,依然會沒心沒肺地胡侃一通,在失戀的時候一起哭一起鬧,酩酊大醉時,相互擁著回家……
在黃荻鈞看來,好朋友就該是這個樣子。“我的朋友都是認識好多年的那種,最久的是小學同學。但是因為我之后又去了美國和日本,加上現在搬來北京,所以朋友都不是很集中在一個地區。不過現在社交軟件很方便,所以我們都會不定時的組織聚會。”
黃荻鈞說在她的朋友圈里她屬于傾聽者,所以朋友也喜歡找她訴苦,說說心里話,她都會為朋友們好好保守秘密。‘也因為我比較隨和,很好相處,不計較不記仇,所以團體里面有人喜歡做主我都不太會有意見的。”不過黃荻鈞說她也有當領導者的時候,“因為我外文好,所以如果是大家一起出國,她們一般都會聽我的安排和建議。”
“很多時候自己看事情或處理問題還是會有盲點,朋友就會從不同角度給予我建議,讓我采納。”黃荻鈞開心地說。“而且有時候幾個閨蜜會聚在一起小酌,吐槽一下身邊的事情,或者大家一起回憶過去經歷的點點滴滴。”黃荻鈞坦言因為朋友大部分都結婚生子了,比較少有自己的時間,所以她們喜歡不定時相約,聊聊育兒經。“雖然我還沒結婚生子,但是聽著她們互相分享經驗也很開心。”
對于朋友之間的這種情感,黃荻鈞說大部分都是無法替代的,因為那是從學生時期就一起共患難一直到現在。“雖然后來她們都有家庭了,但還是會偶爾聚聚,所以我不會輕易放棄這些難得的情誼。”
《時尚北京》: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對于友情的理解有變化嗎?
黃荻鈞:有的,以前交朋友不會想太多,但是長大了,進入社會以后發現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簡單。現在交朋友我會比較看人品跟價值觀,不合適的人就不會深交了。也比較會分辨別人親近自己是不是想圖什么。
《時尚北京》:是什么樣的感情讓你和朋友這么多年的友情堅固的無法被摧毀,能夠一直保持到現在?
黃荻鈞:對自己稍微嚴厲一點,對朋友稍微包容一些,講義氣但不爆沖,明事理但平時裝傻不逞強。我不會正面去挑起沖突,也不吵架,我都是比較禮讓型的。所以朋友喜歡找我,因為他們覺得我沒脾氣。
《時尚北京》:在你的人生閱歷中,你覺得怎樣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友情?如何來形容友情?
黃荻鈞:平時不需要每天見面每天聯系,但是互相有默契,發生了什么誤會都能第一時間為對方想,一有什么困難都能互相幫助。可以同甘苦共患難,而且能為對方的成功感到高興。
《時尚北京》:你覺得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是什么呢?
黃荻鈞:不過多參與對方的私事(比如感情問題),然后越親近的好友越需要多些理解。我跟好友們的家庭也都是互相認識的,所以友情上升到家庭層面,會更深厚。越是親近的朋友越是凡事說清楚,就可以避免很多誤會。
“生活中的我是一個有輕微潔癖強迫癥的工作狂。平時沒有工作會很痛苦,所以會很積極找工作機會。”黃荻鈞說道。沒有工作的時候她喜歡到處旅行,或者一個人在家看書。《偷書賊》是黃荻鈞最近正在看的一本書,主要講了二戰期間一個德國小女孩所經歷的故事。她說自己很喜歡看書,也會把好看的書推薦給周圍的朋友,而《serial killers》就是她最喜歡的,講述的是美國連續殺人犯的真實案件紀實。因為在美國長大的緣故,所以黃荻鈞通常都是有話直說。她坦言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努力,不拖泥帶水,也從不迂回。
在表演上,黃荻鈞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是實打實地下了很多功夫,也讓很多專業人士對她的表演贊賞有加。問她希望成為怎樣的藝人,黃荻鈞說:“希望成為一個專家型藝人。有一定的才華跟地位,并且無可取代。”
《時尚北京》:什么情況下會讓你覺得快樂?
黃荻鈞:工作使我覺得快樂,越是忙到無法睡覺我越覺得充實。
《時尚北京》:你經常健身嗎?會選擇什么項目?
黃荻鈞:一周兩次。動感單車以及仰臥起坐。有氧運動能增加自己的肺活量,減少體脂。
《時尚北京》:對時尚怎么理解?
黃荻鈞:不隨波逐流,知道自己適合什么。
《時尚北京》:你給自己定位的時尚風格是什么?最喜歡的造型?
黃荻鈞:歐美系簡約風。最喜歡簡單的搭配,比如T恤牛仔褲,或是長連衣裙。
眼前的丁冠中陽光、成熟、帥氣。雖然出道時間不長,演過的作品也不算多,但是每一次出演丁冠中都會鉚足了勁兒,百分百地投入其中。尤其是在新古風舞臺劇《夔龍玉》中飾演錦衣衛指揮使門達一角,憑借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臺詞功底,丁冠中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認可。他說雖然自己還是一個新人演員,但是面對每一次機會都會格外珍惜。
真正的友誼是在你傷心時讓你走出低谷的人;在你開心時和你一起歡笑的人;在你成功時提醒你不驕傲的人;在你遇到挫折時給你信心的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幫你的人;在你貧和富時都不離棄你的人。真正的朋友是大度的、包容的,一輩子陪你走的人。而作家巴金也曾說過:“友情是生命中的一盞明燈,離開它,生命就不會開花結果。”
丁冠中說他的成長中也不乏朋友們的幫助和支持。“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前段時間我遇到些緊急事情需要回家處理,家鄉的兄弟們知道后凌晨都在機場接我,他們給予了我極大的安慰與支持,讓我非常感動。”
“你覺得自己在兄弟中處于什么位置呢?”我問道。丁冠中想了想,說:“不同的情況身份也會不同。兄弟們在一起的時候是最放松最真實的,所以逗樂開心必不可少。可作為朋友,遇到事情當然也要第一時間站出來提供自己的建議與幫助,這個時候我們既是傾聽者,也是好幫手。”
雖然現在丁冠中大多數時間都在北京,但只要有機會回家都會和好兄弟聚一聚。“不過很幸運的是有幾位好朋友也在北京,不忙的時候我會每周組織一次聚會,我喜歡在家泡上一壺好茶,做上一桌美食,和好友們小酌一點,暢所欲言。在我看來,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人,碰到很多事,但我對于友情的那份真摯還在,并依舊相信。”
對于如何來形容真正的友情這樣的問題,丁冠中笑言這樣的問題看起來很“江湖”,讓他想起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論秤分金銀。“不過回到問題本身,我想用一句很暖心的話來形容,就是有我在。”
陽光、開朗、幽默,丁冠中就是這樣一個很受朋友歡迎的人。沒有工作的時候他喜歡逛菜市場、買菜做飯、喝茶聊天、遛狗、養花。他說這樣的自己會讓別人覺得像個老大爺。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情緒低落的時候,他會跟身邊的好兄弟們多交流,或者干脆就是蒙頭睡一覺,讓自己暫時跳出那個圈子。“我覺得朋友是我的一個很好的精神支柱,他們的開解會很有效。”
丁冠中喜歡旅行,喜歡看電影、讀書,也喜歡健身。而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則是他最喜愛的電影。“至于看了多少遍我已經記不清了,我想至少十遍以上吧。‘沒有人可以對你的夢想指手畫腳,沒有人。哪怕他們說你不行。對,這就是我愛它的原因。”
而對于時尚,丁冠中覺得最重要是適合,而不是要刻意模仿最前沿的東西。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氣質風格就是時尚。“我比較喜歡簡單大方,看上去不那么繁瑣,有設計感的服裝。很喜歡襯衣類的搭配造型,不是說穿襯衣的男生最帥嘛,哈哈。”
對于表演,丁冠中坦言可能是骨子里帶的吧。“因為從小就喜愛,并且一直到長大之后都沒有改變過。”他說沒有成為演員之前,自己眼中的演員就是鮮花和掌聲。可是后來上了大學,老師就曾告訴他們:“表演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演員是一個職業,一個研究人的職業。那么就必須要有職業操守,和自己的藝術價值觀。”所以丁冠中希望自己可以永遠帶著那根標桿走下去。
《時尚北京》:你覺得跟朋友相處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
丁冠中:我可能是一個很珍惜細節的人,因為當我現在回憶起和他們相處的時光,不一定是很大的事情,反而是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大家心領神會的眼神。我覺得這些更重要。
《時尚北京》:是什么樣的感情讓你和朋友的友情能夠保持到現在?
丁冠中:三個字,同路人。
《時尚北京》:你怎么看待你與朋友之間的友情?
丁冠中:我希望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我們的人生走到哪一部分,我和我的朋友們都能互相記得我們最初的感情與模樣。
《時尚北京》:你覺得朋友之間相處之道什么?
丁冠中:尊重、包容、真實,攜手進步。
《時尚北京》:對生活的態度是什么?
丁冠中:我相信結局一定是好的,如果不是,證明還沒到最后。
《時尚北京》:你的假期是如何支配的?
丁冠中:要有旅行,有家人朋友的聚會。再來個海邊下午茶就更美啦!
《時尚北京》:你平時選擇什么方式給自己充電?
丁冠中:我是個工作狂,邊工作邊充電,不拍戲會焉掉的。
《時尚北京》:希望成為怎樣的藝人?
丁冠中: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演戲。十二個字,能做到不容易。
《時尚北京》:你覺得自己成就感來自何處?
丁冠中:最直觀來講觀眾喜愛,同行認可。我以前演出話劇的時候,最后謝幕站在舞臺的中央,臺下是觀眾的掌聲和叫好聲。我鞠下深深一躬,包含了我所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