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斕 曹艷秋 呂盈 陳蒙蒙
摘 要: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可分為大學生創業政策、創業培育、創業金融、創業服務與創業文化五個子系統。文章通過對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進行調研,總結和歸納了創業生態系統下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優化創業生態系統的對策和建議,以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關鍵詞:創業生態系統;南京大學生;創業問題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8)06-0092-02
一、 南京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構成分析
(一)南京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組成要素
創業生態系統是指有機群體系統以及其所處環境系統的集合。創業生態系統的構成包括多種創業參與主體以及創業環境要素等,不同的創業生態系統也有不同的差異。結合南京大學生創業所存在的個性特征,文章將南京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組成的主要要素歸納為:大學生創業企業、高校、政府機關以及投融資機構。各要素關系如圖1:
在南京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中,政府機關的效用是協調高校展開創業教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政策支持;高校則是對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展開創業教育及輔導,并為其提供一些必需的幫助,比如技術、設備的支持;投融資單位則是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并從成功的創業企業得到回報。
(二)南京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子系統構成
因為各種原因,大學生創業更依賴于高校、政府以及社會投融資機構的支持。結合南京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組成要素,本文將南京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劃分為五大子系統即大學生創業政策子系統、創業培育子系統、創業金融子系統、創業服務子系統與創業文化子系統。考慮到研究五大系統過于龐大,文章主要從創業政策子系統和創業培育子系統兩方面闡述南京市創業生態子系統的宏觀環境。
1. 創業政策子系統
包括政府部門為創業者提供場所、資金、稅收優惠等政策扶持。南京市政府除了提供政策扶持以外,還成立了南京高校創業社團聯盟——一個由南京23所高校創業類團體學生自愿成立,同時由政府指導的自主管理的聯盟。與此同時南京政府還搭建了校內外實踐平臺和網上交流平臺,例如2017年5月27日,南京市公布了《青年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實施細則》并成立專門服務大學生創業的服務機構——青年大學生創業工作辦公室,簡稱“大創辦”。
2. 創業培育子系統
主要包括各大高校開設創業課程,舉行創業實踐活動,政府部門舉辦創業比賽等。南京市政府、學校組織開展各種類型、各種級別的大學生創業比賽,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鼓勵創新。同時,南京各大高校針對大學生創業問題均創建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有創業問題的學生提供各種解決方法。
二、 南京市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建設及大學生創業活動現狀調查分析
(一)南京市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建設現狀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提出,近年來,各地政府不斷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扶持。南京市政府對此公布了《南京市青年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實施細則》,細則明確列出了大學生創業申報前提、相應政策補貼、小額貸款政策、企業吸納事業人員減稅政策、個體經營減稅政策、創業成功獎勵政策以及給予大學生相應創業培訓等七個方面來扶持大學生創業。
南京各大高校針對大學生創業問題均創建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對于學生創業問題提供各種解決方法。同時在各大高校創建大學生創業園基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場地援助,例如入園即免3年30平方米租金。高校也會按期開展創業講座,聘請社會人士及高校老師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定期舉辦創業大賽,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機會,提高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其中特別優秀項目將注入風投資助,資助資金的50%由市資金科技創業投資集團的天使基金投資,50%由政府補助。另外,鼓勵社會各方力量以多種方式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基地),解決青年大學生自主創業場地問題。
南京市政府除了提供政策扶持、各高校的孵化基地建設和創業教育外,還成立了南京高校創業社團聯盟——一個由南京23所高校創業類團體學生自愿成立,同時由政府指導的自主管理聯盟。它搭建了校內外實踐平臺和網絡交流平臺,匯聚創業智士、創新型人才和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提升大學生創業素養;促進人才、項目、資金的融合,使大學生思有所行、創有所用、才有所施。
(二)南京市大學生創業活動現狀調查
1. 調查對象、目的和方法
本文調查對象是南京市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及其入駐企業和相關創業者。調查目的是了解南京市大學生創業活動現狀,為后續綜合評價提供支持。調查方法是采用訪談法和問卷法,問卷法用于了解大學生對創業的想法:是否贊成創業、認為創業會遇到哪些問題、政府應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哪些支持等。訪談法是通過對南京三江學院大學生孵化中心入駐企業和相關創業者進行訪談,初步認識大學生創業企業的基本情況,統計創業者對南京市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運行情況的評價,獲知創業者創業履歷,整合其創業意見,深入了解創業者對創業現狀的觀點。
2. 調查問卷設計
問卷分為大學生基本情況、是否贊成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學校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五個部分。共發放100份,收回92份,其中有效問卷 78份。
(1)大學生基本情況:了解大學生所屬年級、性別比例。
(2)是否贊成大學生創業:了解大學生對創業的想法。
(3)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了解大學生創業主要的顧慮。
(4)學校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了解大學生是否知道相關學校創業活動、為學生創業提供的幫助以及對學校提供的支持有何建議。
(5)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了解大學生是否知道相關政府扶持政策、創業教育培訓、金融支持等以及對政府為大學生創業的建議。
3. 調查問卷結果
在有效問卷中,100%的同學贊成大學生創業,但是并非所有同學都會選擇自主創業,只有79.17%的同學有意向自主創業(見圖2、圖3)。
三、 南京市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資金
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或者在校生都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平時生活費基本上是父母給的,即便有勤工儉學的同學也沒有大量的資金積蓄,可以說剛開始創業的大學生除了勇氣真的是一無所有。雖然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投融資機構的貸款,但小小年紀就負債的精神壓力是很大的,有些同學也因此放棄創業。
(二)缺乏經驗
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無論是從職業角度上看還是管理能力上看,都沒有經驗之談。很多大學生都是紙上談兵的趙括,既不了解市場也不懂得有效利用資源,更不具備企業管理的能力。
(三)價值取向功利化
應屆生們更愿意去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尋求工作的機遇,他們固執地認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才能展現自己的價值,才能取得成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普遍的情況是去國企的多,去小企業的少;去沿海發達城市的多,去內地大開發的少。在這種功利化的思想下,大學生們主觀上不愿意去創業。
(四)沒有有效的引導
大學生創業有時候是盲目的,有人甚至是因為眼紅跟風的。而創業的旅途何其艱辛,道路何其曲折。在遇到問題時沒有人可以請教導致創業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
(五)缺乏自信
雖然近年創業的潮流又開始涌動,大學生創業的人數也在增加,但是大學生創業的整體效果并不是十分樂觀。有些人前期因為資金技術等問題約束打退堂鼓,有些人還沒有創業就一臉無奈,感覺自己不是創業的料還是老老實實的打工吧。其實不然,有同學靠擺攤獲取人生第一桶金,有同學在大學時果斷做起了火熱的奶茶生意……艱苦奮斗、實干苦干才是成功的王道,而這前提條件就是對自己要有信心。
四、 南京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
南京高校林立,大學生人數眾多,就業壓力相較其他城市更大,為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并帶動更多就業機會,南京政府相繼實施多項舉措促進大學生創業積極性。
2017年5月27日,南京市發布了《青年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實施細則》,并成立了專門服務大學生創業的機構——青年大學生創業工作辦公室,簡稱“大創辦”,負責協調和具體實施工作。根據細則規定,南京投身創業的大學生將有統一的身份標志,并且能夠憑此證明享受一定的政府優待。
(一)資金扶持
若你的想法引人注目,創業項目前景看好,那么政府將毫不猶豫地與你合作。
《創業細則》中明確列出:大學生可以利用“南京大學生創業網”進行網上申報,也可以通過市、區大創辦服務窗口進行申報。另外有兩項條件需要滿足:①申報創業項目者必須為符合條件的青年大學生。②創業項目符合“十二五”規劃發展,具有可行性,能給社會帶來效益。
(二)住房補貼
除了資金扶持以外,南京市政府還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創業場所。持有創業證的青年大學生如果需要創業場所可向當地大創辦申請。大創辦可以免費推薦學生團隊入園。對于已經入駐創業園的項目團隊,則提供租金補貼。
(三)無息貸款
資金困難是大學生創業考慮的主要問題。為了緩解該問題,《創業細則》就創業融資政策扶持的申請與辦理做出了詳細規定。符合小額貸款申請條件大學生攜帶相關資料向當地創業辦提出貸款申請,在上報審核后即可到經辦銀行申請貸款。另外,對于從事個體經營、合伙創業的大學生最高可分別申請10萬元和50萬元的貸款。
(四)免費培訓
為了能夠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南京市政府提供免費創業培訓。《創業細則》中指出,持有創業證的大學生如果參加創業培訓,每人將享受一次創業培訓補貼。同時,符合條件的大學生需要到定點機構報名參加培訓。參訓學員信息必須實名制,參訓學員考試合格后可領取《創業培訓合格證書》。學員自領取《創業培訓合格證書》之日起六個月內在南京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并且實現創業的給予全額補貼,六個月內如果還未創業,則按照補貼標準的80%給予補貼。
(五)生活費補貼
為加強大學生實戰經驗,《創業細則》規定,持有創業證的符合條件的擁有南京戶籍的大學畢業生,每人有一次當局補助的機會。已經參加創業實訓的,實訓期內將不再享受其他項目的補貼。符合條件的學員需要去經過認證的各類創業實訓基地參加實訓,實訓期為3—6個月,該期間政府每月給予最低工資標準的60%的生活補貼。
(六)創業基地擴容
南京市之前制訂了扶助大學生創業計劃,到2015年時扶持大學生創業人數1萬人,帶動就業人數達到5萬人。配合該大學生創業計劃,南京市將為大學生量身定做相關的創業平臺,目標建立大學生創業園20萬平方米,市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園面積將拓展到1萬平方米以上。
五、 結論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創業面臨著很多機遇,同時風險和挑戰也伴隨著他們。怎樣在有利的在創業生態系統下成功創業應該是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創業并非易事,大學生創業應當更好地結合自身情況,利用高校和社會的資源,做好萬全準備,只有這樣才能一舉成功。
參考文獻:
[1]李曉霞.創業生態系統下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問題與對策——基于南陽市四所大學的調查[J].勞動保障世界,2016(35).
[2]華羅娟,劉修財.工科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構建研究——以華東交通大學為例[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1):120-124.
[3]黃國輝.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6(1):21-24.
[4]方興林,汪建利,王瑞樂.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6,18(4):110-113.
作者簡介:
蔣斕,女,江蘇無錫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會計學;
曹艷秋,女,內蒙古赤峰人,河海大學商學院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財務與會計;
呂盈,女,江蘇無錫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會計學;
陳蒙蒙,女,江蘇無錫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