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聯體建設持續推進,在實現廣覆蓋的同時也面臨成員單位“形散神也散”的難題。對此,青海省西寧市強化頂層設計,推倒了人、財、物的籬笆墻,成立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賦予集團更多管理權限,使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成了一家人,逐步向健康聯合體邁進。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國內算不上“大塊頭”,是與周邊大醫院競爭,還是獨辟蹊徑、找尋特色發展路徑,相關探索始于2016年。
2016年5月,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掛上了一塊新牌子——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總院。新的“名片”賦予醫院更寬的視野與更重的責任。根據市政府的規劃,醫院需要以本院為總院,聯合西寧市大通縣的3家縣級公立醫院、30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89個村衛生室,組成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
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體系分明,形成了“總院—分院—衛生院(社區)—村衛生室”四級垂直管理模式,最上一層是總院,在大通縣又分別依托縣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成立分院,每家分院又分別管理一定數量的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和社區中心管理轄區內的村衛生室和社區服務站。在此框架內,集團按照統一管理、獨立運營、分工協作的原則,行使對各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權、經營權、人事分配權,實行人員調配考核、財務、設備、藥品、業務統一管理。
根據西寧市深化醫改領導小組畫出的遠景,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要構建管辦分離、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相互促進、同步發展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帶動區域內所有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技術和能力整體提升。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董事長王東超對記者說,過去作為一家醫院院長,他只需考慮醫院發展、職工利益、醫改要求;現在成為集團董事長,對四級垂直管理模式負有總責,哪一級機構管不好,均面臨政府和集團監事會的問責。
集團成立后,西寧市衛生計生委從公立醫療機構管理者轉變為行業監管主體,大通縣衛生計生局除保留監管、行業準入和資質審批等職能外,將醫療質量管理、人員管理、采購審批權等全部移交醫療集團,實現了由政府部門統管向自主管理轉變。
在此基礎上,集團成立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健康管理委員會、醫療保險管理委員會等25個專業管理委員會,統一規范各級醫療機構工作標準流程、服務標準,力促內部的醫療同質化;成立醫療集團采購中心,實現醫療集團內統一目錄、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結算。統一集中采購解決了藥品耗材配送不及時、不到位的問題,也使藥品、醫用衛生耗材和辦公用品價格分別下降了6%、11.6%和12.5%,降低了運行成本;集團區域放射影像、病理、超聲、電生理、胃鏡5個診斷中心成功上線運行,實現了總院與分院的互通互聯,為穩步提高各分院的診療水平奠定基礎。
西寧市大通縣景陽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劉明對記者說,改革激發了基層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薪酬提升。根據集團績效考核方案,衛生院院長每月可在原有收入基礎上,新增2400元的崗位績效工資,總院和分院分別承擔1000元,衛生院自身承擔400元;集團依據不同地域及氣候差異、交通條件,對在衛生院工作的醫務人員設立了400元~800元不等的崗位績效工資,越是艱苦等級越高。
該院主治醫生鮑元成表示,在集團績效分配體系下,醫療和公共衛生工作均受考核,隨著防治并重的工作思路確立,讓他去年的收入達到近10萬元。
在景陽鎮甘樹灣村村衛生室,村醫李永凱已養成定期給村民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的習慣。根據集團績效考核方案,健康教育工作按照每季度每服務人口0.8元的標準考核發放,全村常住人口1000左右,單此一項一年最多可獲得3200元。加上每季度每人次2.5元的健康檔案建檔費、每人20元的新生兒訪視、每人25元的高血壓患者管理等,李永凱算了筆賬,去年他的收入接近6萬元,其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達到3.2萬元。

王東超認為,提高對基層醫務人員的激勵和保障,總院并不是單邊付出或是盲目分錢,而是以理性的眼光,以共贏的角度來探索今后的醫療服務模式,“從專注醫療轉向全方位全過程的健康管理服務,無論如何得邁出第一步?!?/p>
據悉,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有關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方案已經出臺,并在大通縣實際運行了大半年。通過按參保人數總額“打包”付費,使醫療集團形成服務、責任、利益、管理的共同體。同時,通過健康管理實現醫保支出降低,結余費用可用于分配。
根據改革方案,今后大通縣城鄉居民醫保年籌資總額的90%將“打包”給醫療集團包干,用于大通縣縣域內城鄉居民參保人員在醫療集團內、外定點醫療機構和異地醫療機構的住院費用以及特殊病、慢性病門診費用報銷?,F實層面,集團顯然需要對超出的醫保費用承擔兜底責任。
在此框架內,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從醫保費用的被監控方,轉變成了醫保資金的管理方。集團成立了打包付費醫?;鸸芾眍I導小組,王東超任組長。這個小組的職責主要是負責集團醫?!按虬备顿M管理工作和醫保重大事項的決策。錢到底夠不夠用,得到年底才能見分曉;但使用好錢,減少因為疾病所產生的醫保支出,則就是當前最緊迫的工作。
為此,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專門成立宣傳部,強化對集團改革政策、雙向轉診政策、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等進行宣傳報道;在總院成立健康管理部、各分院成立健康管理科,負責公共衛生服務網絡組織管理體系運行,組織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進基層開展公眾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組成了由“全科醫生、護士、公衛人員及鄉村醫生”為核心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并根據大通縣人口分布特點,將大通縣所轄行政區域網格化劃歸到相應的村衛生室,確保簽約居民均能得到簽約服務。
此外,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還成立醫療集團健康管理專家組,聯合市縣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婦計中心等公共衛生機構開展健康管理工作,制定出《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健康責任共同體實施方案》,提出全面構建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的“大健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