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艷
摘要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生產過程中最基本且必要的生產資料。種子發芽率的高低是保證有效基本苗的前提,開展種子售前發芽測試工作是為了在播種前評定種子的品質,杜絕將發芽率不合格的種子售給農民,以免劣種造成損失,保證大田生產用種。本文論述了種子售前發芽測試的重要性,介紹了種子發芽試驗的操作過程,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種子;售前發芽測試;重要性;操作過程
中圖分類號 S339.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051-01
在《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GB/T3543.4—1995中規定:“種子發芽率是通過種子標準發芽試驗得到,發芽率是在規定的條件和時間內長成的正常幼苗數占供檢種子數的百分率,也就是在適宜的條件下發芽并長成正常幼苗的能力,其正常幼苗是指在良好的土壤及適宜的水分、溫度和光照條件,具有繼續生長發育長成正常植株能力的幼苗[1-2]”。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實施以來,種子經營市場日趨繁榮[3-4]。為了杜絕不合格種子進入市場,給農業生產造成損失,種子檢驗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經銷商將種子投放市場前,應先做好發芽試驗,發芽率達不到標準的,一律不準備案、不準銷售。因此,室內檢驗特別是發芽率的試驗不可忽視[5-6]。
1 重要性
種子是特殊的、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農業生產資料。開展種子發芽測試工作是為了在播種前評定種子品質,發芽測試檢驗是種子質量檢驗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種子發芽測試可測定每一批種子的發芽質量,按照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衡量估測田間播種使用價值,發芽率不達標也就失去了種子的使用價值。在種子售前要做好種子發芽試驗,避免造成經濟損失。播種前做好發芽試驗,可以選用發芽率高的種子播種,同時可以計算實際播種量。因此,做好發芽試驗對保證農業生產安全用種具有重要意義[7-8]。
2 操作過程
2.1 發芽箱的選用
選用CZP—250A—2XT智能光照干型培育箱。一是控溫可靠、準確、穩定,箱內上下各部溫度均勻一致。二是制熱、制冷能力強,變溫轉換在1 h內完成。三是光照強度達到750~1 250 lx。四是裝有風扇、通風良好。五是操作簡單易行。“干”型發芽室放置的培養皿需加蓋保濕。
2.2 發芽介質要求
采用紙床和砂床2種發芽介質。一是紙床。選用JR001抽取式紙面巾,規格200 mm×135 mm,紙上(簡稱TP)2層,紙間(簡稱BP)底2層、蓋2層。主要在水稻、高粱等小粒種中進行。二是砂床。選用河砂通過篩選,取孔經0.8 mm圓孔篩篩過的細沙作發芽介質。砂床主要在玉米發芽試驗中進行。將拌好的濕砂裝入培養皿盒子中2~3 cm厚,再將種子壓入沙表層(簡稱TS)即砂上發芽,通過改進,將砂床玉米種子上面蓋2層JR001抽取式紙面巾保濕,效果非常好。
2.3 發芽條件及其控制
一是水分。紙床吸足水分,瀝去多余的水即可。沙床加水至飽和含水量的60%~80%為宜。二是溫度。水稻發芽試驗選恒溫28 ℃,玉米選恒溫26 ℃。三是氧氣。主要靠風扇轉動進行流通,以滿足呼吸需求,促進生化代謝,物質轉化。四是光照。設定日8 h日光燈照射,強度為750~1 250 lx。
2.4 發芽試驗程序
一是設定發芽床。大粒種子宜用發芽床(S)發芽,中粒種子選用BP發芽床,小中粒種子可用TP發芽床。二是數種。選用凈種子,一般數量400粒。每100粒為一個重復。三是置床。置床種子均勻、種子之間留有1~5倍間距,防霉病感染。四是貼放標簽。標簽上注明置床日期、重復序號、品種名稱、品種編號,蓋好器蓋或套膜袋子。五是在設定條件下進行培養,新收獲的種子采取變溫或較低恒溫發芽。調節好水分、光照、溫度和通風透氣等條件。六是檢查管理。種子發芽期間每天檢查1次,對濕度不夠、干躁的種子噴水。溫度保持設定±2 ℃范圍。發現霉變種子及時處理。
2.5 觀察記載
一是試驗持續時間。水稻7 d為初次記錄,14 d為末次記錄。玉米4 d為初次記錄,7 d為末次記錄。二是鑒定幼苗和觀察計數。計數時把良好正常幼苗從發芽床中揀出,對可疑、損傷、畸形等幼苗到末次記數時,按死種子、硬實、新鮮不發芽種子、不正常幼苗、正常幼苗分類記數和記載。
2.6 結果表示
試驗結果以百分率表示。計算時每100粒種子為一個重復,如采用50粒或25粒的副重復,則應將相鄰副重復合并成100粒的重復。
3 參考文獻
[1] 莫丹,李文生,黨俊華,等.農作物種子室內發芽試驗的注意事項[J].農業科技通訊,2011(4):145-146.
[2] 劉春風,曹麗娜.室內種子發芽試驗的改良方法[J].種子,2016,35(1):129-130.
[3] 張同禎,李永生,張國旗,等.3種標準發芽試驗方法對玉米種子發芽的影響[J].中國種業,2014(12):43-47.
[4] 李玲改.種子發芽試驗應注意的問題[J].種子科技,2012,30(9):39.
[5] 陳少國.種子發芽試驗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J].河南農業,2010(7):45.
[6] 張桂堂,劉瑞芳,王東彬,等.影響種子發芽試驗結果的因素及調控措施[J].種子世界,2009(3):32-33.
[7] 王愛國,曹竤,陳智宏.種子發芽試驗的新方法[J].草業科學,2002(2):31-32.
[8] 盧椏涵.種子發芽試驗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探討[J].當代化工研究,2017(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