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山西省鄉寧縣科技服務中心,山西 鄉寧 042100)
翅果油樹(Elaeagnusmollisdiels.)是我國特有木本油料樹種,主要分布于山西省呂梁山南端和中條山西端,屬于珍貴的純天然綠色資源。翅果油樹種仁含油量45%左右,葉中不飽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總量的77%以上。種仁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氨基酸、微量元素,是一種品質極高的油脂,可作為生物制藥、高濃度維生素E藥丸、植物甾醇、降脂藥、強化食品以及高檔化妝品的優質原料或添加劑。因其巨大的生態、經濟價值,山西琪爾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翼城縣森源翅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大面積栽植翅果油樹,國內各地也在積極引種栽培,苗木需求量劇增。但翅果油樹種子壽命較短,不宜久藏,播種育苗出苗率低,嚴重制約了翅果油樹產業的發展。為此,筆者進行了翅果油樹種子變溫處理及育苗技術試驗,以期為翅果油樹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育苗試驗地選擇在山西省鄉寧縣昌寧鎮寬井村,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5 ℃,極端最低氣溫-21.3 ℃,極端最高氣溫39.7 ℃.年均無霜期196 d,年均降雨量490 mm,降雨集中在6月至9月。土壤為褐土,質地沙壤土。
2.1.1 種子采集
選擇生長健壯的林木作為采種母樹,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進行采種,避免采集小果、蟲果。入庫前,對采集的鮮果進行風選,保證種子純度達95%以上。之后用冷庫貯藏,溫度控制在3 ℃~4 ℃.
2.1.2 種子處理
當年11月中旬,在室外選擇背陰處,進行低溫沙藏處理。種子∶沙=1∶3,藏積厚度30 cm,內層濕度控制在60%左右,表層濕度控制在80%左右。翌年2月中旬,將沙藏種子取出,用水漂洗分離沙種,輕微晾曬。種子表層干燥后,再次放入冷庫貯存,冷藏溫度控制在3 ℃~4 ℃為宜,濕度控制在60%左右。以種子只做沙藏處理為對照。
2.2.1 施肥與消毒
秋季結合深耕施入腐熟廄肥15 000 kg/hm2.翌年3月初結合耕作施入硫酸亞鐵750 kg/hm2,3%辛硫磷顆粒劑300 kg/hm2.做床前再施入復合肥1 500 kg/hm2,以不施復合肥為對照。
2.2.2 做床
結合圃地地形做床,高20 cm,寬1 m.長依地形而定,一般不超4 m.床間排水渠寬0.3 m,行間主排水渠寬0.5 m.要求溝渠排水暢通,以免因積水造成幼苗爛根。
2.2.3 播種
4月下旬進行條播,播幅寬7 cm~8 cm,行間距25 cm,播種深2.5 cm~3.0 cm.用3 cm踏板平整下種槽,均勻撒種,然后用腳輕踩種子,保證種子與土壤充分結合,用種量750 kg/hm2.用腐殖土+黃土(腐殖土∶黃土=2∶3)進行覆蓋,對照區用殺菌殺蟲后的黃綿土覆蓋。
種子破土出苗前,于下午4點后適時適量噴水,清除雜草。苗出齊后及時澆1次透水,促進苗木生長。7月中旬施尿素225 kg/hm2,9月中旬施磷肥300 kg/hm2.施用15%阿維菌素毒死蜱,可防治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1)發芽率。3月中旬,將沙藏+冷藏處理和沙藏處理后的種子各取100粒進行發芽率測定,5次重復。
2)出苗率。10月上旬,選擇覆蓋不同基質的樣地5塊調查出苗率,樣地大小2 m×2 m,5次重復。
3)生長量。10月下旬,選擇不同施肥方式的樣地5塊調查苗木的生長情況,樣地大小2 m×2 m,5次重復。
不同貯存方式種子發芽率的測定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貯存方式種子的發芽率測定 %
由表1可以看出,經過沙藏+冷藏處理的種子平均發芽率為85.5%,較對照(71.5%)提高了19.6%.其主要原因是沙藏處理能夠有效保持種子含水率,冷蔵處理可有效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發芽。
不同基質覆蓋對出苗率的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基質覆蓋對出苗率的影響 %
從表2可以看出,腐殖土+黃土覆蓋的出苗率為79.2%,較對照(61.4%)提高了29.0%.其主要原因是腐殖土+黃土混合土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結構良好,能有效減少表層土壤板結,有利于幼苗出土。
不同施肥方式對幼苗生長的影響見表3.

表3 施肥對幼苗生長的影響 cm
由表3可以看出,在施入相同廄肥的前提下,施復合肥的幼苗當年平均苗高達86.2 cm,比對照提高了27.1%;平均地徑達0.84 cm,比對照提高了27.3%.
1)翅果油樹種子沙藏+冷藏處理后的平均發芽率為85.5%,較對照(71.5%)提高了19.6%.
2)腐殖土+黃土覆蓋基質的出苗率為79.2%,較對照(61.4%)提高了29.0%.
3)施復合肥的幼苗當年平均苗高為86.2 cm,比對照提高了27.1%;平均地徑為0.84 cm,比對照提高了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