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煒
前不久,山東特檢集團旗下山東省特檢院有限公司一行7人抵達吉爾吉斯斯坦,對中大中國石油公司位于卡拉巴德市東方工業園區內的144臺煉油設備進行檢驗檢測。這是自去年底以來,山東特檢集團先后承接中馬(中國-馬爾代夫)友誼大橋、恒逸(文萊)PMB石油化工項目之后的第3個海外服務項目。
山東特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閩生介紹說,山東特檢集團的特種設備檢驗服務業務,正在東南亞、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開市場。走出國門,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已成為山東特檢集團業務發展的一個新亮點。
3個海外項目順利實施的過程中,山東特檢集團表現出的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贊譽。文萊PMB石油化工項目中方負責人評價說:“‘一帶一路’市場情況復雜,多虧了山東特檢集團的保駕護航,我們‘走出去’的步伐才更穩健。”
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是國際公認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從世界通行做法來看,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既是政府發揮監管職能的技術支撐,也是實施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充分發揮好質量基礎的作用,就是要發揮質量基礎在國際貿易中的“規則”作用,只有“一帶一路”沿線所有國家和地區在質量規則上取得最大限度的認同,才更利于彼此更好地合作。
2017年7月,山東特檢集團所屬山東省特檢院有限公司中標“中馬友誼大橋”項目。該項目是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馬爾代夫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雙方領導人共同商定的大型基礎設施工程。
去年7月,山東省特檢院有限公司代表首次奔赴馬爾代夫;11月,孫景強、徐柏程兩位專家隨中交二航局援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項目施工技術組再赴馬爾代夫。經過兩批次的工作,圓滿完成了“中馬友誼大橋”建設施工現場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任務。這為山東特檢集團開拓海外市場、打造海外服務品牌、做優做強主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恒逸(文萊)PMB石油化工項目是首批列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首個全面執行中國標準的海外項目。據介紹,該項目是文萊迄今為止最大的實業投資,也是中國民營企業最大的海外投資建設項目,一期投資42.92億美元。計劃2018年底完工,2019年初投產。
“當時我們從獲悉招標信息到投標只有不到10天的準備時間,投標時間緊迫,需要提前研究的事項非常多。”山東省特檢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峰說,“聽到文萊項目招標的信息,集團第一時間召開黨委會研究投標事宜,各分管領導分頭會同相關業務部門聯系文萊現場施工、檢測等單位,求證施工進度,咨詢相關政策。”
在對項目有了更為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當天項目洽談小組一行3人同律師連夜趕赴杭州恒逸集團總部接洽,就有關招標事宜進行了詳細質詢,編寫了質詢文件提交給招標方。與此同時,山東省特檢院有限公司一名副總帶領12名專業技術人員,仔細研究分析招標文件,集中編制標書。技術標、商務標的編制與翻譯同步進行,技術人員加班加點,犧牲休息時間,與時間賽跑,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投標文件的編制,最終拿下了該項目。

文萊項目檢驗現場
張峰感嘆道:“該項目的最終中標,充分體現了山東特檢集團的實力。”
2018年,山東特檢集團黨委提出“發展年”“項目年”的工作目標。而恒逸(文萊)PMB石油化工項目的中標捷報,恰恰是集團綜合檢驗檢測實力和技術服務能力的體現。
開頭提到的吉爾吉斯斯坦卡拉巴德市東方工業園區內的煉油設備,則是山東省特檢院有限公司依托服務貿易大環境,拓展海外檢驗檢測市場的第3個海外項目。
項目主體中大中國石油公司,是經過中國、吉爾吉斯斯坦有關部門登記備案,由陜西省省屬特大型能源化工企業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控股的中亞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依法注冊成立的境外企業。中大中國石油公司在吉爾吉斯斯坦項目總投資4.3億美元,主要建設80萬噸/年煉油裝置。全部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向吉爾吉斯斯坦政府交納各種稅費超過1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超過2800個。
山東省特檢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左曉杰說:“山東特檢集團與中大中國石油公司簽訂了技術協議,為該企業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開展檢驗檢測技術服務,保障設備的安全運行。”
據介紹,該項目于2013年底全部竣工并完成了單機試車和最后的調試;2014年,項目生產工藝流程全部打通;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低負荷試生產。
半年多的時間,山東特檢集團已通過中馬友誼大橋、恒逸(文萊)PMB石油化工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等項目成功試水海外市場,并得到當地客戶的一致好評。
張閩生介紹說,3個項目總投資大約50億美元,都是“一帶一路”版圖上耀眼的重點工程。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極大提升了山東特檢集團技術服務的品牌知名度,“山東服務”的特檢品牌已經開始在海外打響。

吉爾吉斯斯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