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樊正威

中通集團生產的垃圾壓縮車
本刊訊 近年來,中通集團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技術創新對企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統籌做好新舊動能轉換布局,牢牢占領了環保新能源車輛行業的“制高點”。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高質量發展成為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主旋律和最強音,而創新則是驅動變革的深層動力。為此,中通集團大幅度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每年投入研發費用不低于銷售收入的4%。同時,強化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積極建成國家新能源商用車工程研究中心及國家級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中通集團還積極引進拔尖人才,側重引進泰山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國家“千人計劃”人才。近年來,多名業內翹楚紛紛到中通集團“筑巢”搞研發。
其中,旗下子企業中通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通新能源”)表現突出。中通新能源注重持續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造能力,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積極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進一步擴大校企合作、企企合作規模。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優化技術資源配置,發力技術創新,聚焦新能源環衛產品。圍繞新能源產品,相繼提出了“打造四個精品工程”“新型純電動產品”等重點實施管控項目。
“當前,國家對環保工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更是方興未艾。我們大力研發新能源環保用車,應該說是摸準了國家政策的‘脈搏’。”中通新能源總經理王書太說。王書太告訴記者,近期,他們研發的東風天錦純電動10方灑水車、10方抑塵車、8T洗掃車、12方壓縮車,一汽解放J6L純電動洗掃車,東風凱普特純電動3T洗掃車、東風小康3.5T掃路車、路面養護車,共計8款新型純電動產品已全部成功下線,達到可售狀態。城市清潔精靈、NG洗掃車、蒸汽路面養護車、12方升級版壓縮垃圾車等共計5款新能源產品的樣車研發試制工作也已逐步完成。
在純電動、天然氣等新能源產品方面,中通集團與東風、一汽解放等公司聯合開發專用底盤,保證了車輛運行的安全可靠。強化校企合作,實現技術融合,生產的環保車輛除了能夠實現傳統燃油車輛的強大功能以外,還具有噪聲低、零排放、低碳環保、經濟性好等特點,填補了國內環衛行業空白。
在聊城市“藍天保衛戰工程”中,中通集團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通集團專門成立聊城市藍天保衛戰方案項目組,探索出并全面實行“五位一體”的科學環衛作業模式,即“地毯式吸塵、機械化清掃、分時段清洗、全方位灑水、精細化保潔”。在試點路段區域進行了中通吸塵作業、灑水清洗、洗掃清掃、噴霧降塵、路面養護綜合治理,有效降低了道路揚塵和PM10的空氣含量。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增強國企推動創新的政治責任感,實現觀念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和企業治理創新。切實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努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勁引擎。”王書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