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救命、搶救”,8月24日14時14分,搭乘滴滴順風車的溫州樂清姑娘小趙發出了求救微信,卻沒有逃脫劫難。這是短短3個多月內,又一起女孩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案。該案犯罪嫌疑人鐘某已被警方抓獲。據報道,該車主作案前一天,有另一名順風車乘客投訴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開到偏僻的地方,下車后司機繼續跟隨了一段距離”,滴滴客服承諾兩小時回復但并未做到,更沒有及時進行調查處置。
按照交通運輸部的說法,“滴滴公司在此次惡性事件中,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有個細節不能不提,受害人親友在當天16時22分報警,接警后警方向滴滴客服索要嫌疑人及車輛信息,兩度被拒。如果滴滴稍有警惕之心、敬畏之意,這起悲劇或可避免。
安全,原本是滴滴公司CEO程維常掛在嘴邊的詞。從“安全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是滴滴的良心指標”到“在滴滴,‘安全是第一要務”,再到“安全是滴滴最在乎的事情”……程維每每就安全發聲。可事實呢?有媒體統計,過去4年里,媒體公開報道及有關部門處理過的滴滴司機性侵、性騷擾事件,至少有50起,幾乎每個月都有。而北京海淀法院網刊登的法官辦案文章稱,滴滴順風車案件“從地域范圍上橫跨全國,從時間范圍上集中在近3年,罪名性質從殺人、搶劫等惡性案件到故意傷害、詐騙、盜竊不等;但都顯示,滴滴平臺所衍生的刑事案件數量,遠高于為公眾知悉”。翻檢順風車系列案,不難看出交通運輸部的評價極其準確:“承諾多、整改少。”不然,就無法解釋為何整改期內再出命案,也無法解釋滴滴為何一再拒絕警方索要信息。
程維曾驚呼,滴滴“每天都像坐在飛速行駛的車上,輪子都要飛出去了,還要不停踩油門”。滴滴公司無疑是資本的寵兒,大體量,高估值,快發展,但程維真的踩油門了嗎?鄭州空姐事件后,滴滴總裁柳青同樣信誓旦旦:滴滴將嚴格落實整改,請大家監督。公眾倒是想監督整改,但面對倨傲而不透明的滴滴,如何監督?
滴滴究竟做錯了什么?與傲慢有關,與“野蠻”生長有關,恐怕也與價值觀出現偏差有關。2015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為順風車描繪了這樣的場景,“就像咖啡館、酒吧一樣,私家車也能成為一個半公開、半私密的社交空間”,“這是一個非常有未來感、非常sexy的場景,我們從一開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這個方向打”。當一些司機肆無忌憚評判乘客外貌而發出淫邪的笑聲時,當網友曝光武漢、深圳某滴滴司機群聊天截屏,“滿頁下半身,用詞不堪入目”時,平臺倒是有“收益”了,可乘客的安全在哪里?
從這個角度看,一旦價值觀出問題,業務模式就必然出問題;一旦業務模式出問題,受害的就不可能只是一名乘客。程維如果不重估業務模式和產品邏輯,悲劇必將繼續批量生產。
如今,順風車業務下線,兩名高管被免職,但能否真正嚴守安全底線,仍不樂觀。程維比外人更清楚滴滴的短板和軟肋,也更有責任補短板和強軟肋。如果一再把整改當口香糖,承諾多、行動少,就不能不讓人警惕了。
日前,程維表示,過去幾年做得最對的事,是“時刻保持危機感”和“不斷歸零”。這話沒錯。但沒有徹底整改的能力,沒有尊重生命的意識,再驕人的成績——這幾年滴滴瘋狂擴張,市場占有率極高——也會被清零。畢竟,用戶要求不高,安全是重中之重,沒有安全一切都要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