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卉
主題為“品牌·城市·生活”的首屆長三角(上海)品牌博覽會(下簡稱長三角品博會),4月2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隆重揭幕。這是首次以長三角城市群為范圍,通過城市品牌、產業(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等多維度集中展示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以來以品牌為標志的長三角城市群經濟建設以及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偉大成就,的博覽會。
長三角品博會是2018年1月在蘇州召開的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由滬蘇浙皖政府主要領導簽署的《長三角地區共同推進平臺建設、組織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推進城市合作協議》中明確的一項重要活動,是為了迎接第二個“中國品牌日”,迎接將在上海召開的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共同打響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品牌是長三角地區力推的品牌經濟建設的一項重大活動,列入上海市政府2018年重點工作。
首屆長三角(上海)品牌博覽會由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指導,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上海社會科學院、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品牌建設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辦公室支持;上海社會科學院院屬上海品牌發展研究中心等承辦。
據悉,首屆長三角(上海)品牌博覽會持續三天,共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寧波等26個城市的近300個產業品牌、區域品牌、企業品牌聯袂參加。期間除舉辦“品牌讓生活更美好”的長三角品牌之夜外,還將舉行以“創新引領,共塑世界級城市群品牌”為主題的長三角城市·品牌發展論壇等系列活動。并將發布長三角城市群品牌發展報告、智造品牌指數、品牌經濟與知識產權研究報告等。
看26個城市300余個品牌展示長三角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
作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極,當今的長三角,乘著發軔于上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之東風,以舉世矚目的改革成就,越來越吸引全球關注的目光。長三角城市群是當今中國市場最具活力、經濟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已成功占據世界經濟版圖中的重要一席,躋身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其地域面積35.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1/26;常住人口2.2億,占全國的1/6;經濟總量19.5萬億元,占到全國的近1/4。
長三角品博會,26個城市的300余個品牌齊亮相。通過展示城市品牌、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發展的方方面面。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在滁州展區我們可以看到近30個品牌的展示。“全國幾乎所有的博世和西門子冰箱都是滁州生產的,安徽康佳電子一年生產彩電500多萬臺。全國一線食品品牌高度集中,六個核桃、盼盼食品、南方黑芝麻等都在滁州投資生產”——這些品牌悉數到場。除了這些制造業品牌,還有大量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從一個側面反映滁州農業改革的成就。據介紹,滁州正以“小崗精神”為引領,不斷擦亮滁州改革品牌。回顧小崗村的實踐,滁州展區的展品說明一個道理——大改革大發展,小改革小發展,不改革難發展,只有堅持把改革進行到底,才能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在上海展區,可以看到30余個品牌的展示,展館以科技與創新為基點來體現“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并結合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展示上海卓越品牌的發展成就。上海館不止帶來了商飛、上海電氣、上海醫藥、上汽榮威、小蟻科技等一批上海高精尖的企業,也帶來了例如恒源祥、老鳳祥、上海牌手表、九和堂等一大批上海人家喻戶曉的品牌。充分體現了上海在高科技領域雄厚實力,同時展現了海派文化的百年傳承。從品牌的角度,展示上海改革開放發展的成就。
據悉,長三角品博會的入選品牌多由各城市主管單位或行業協會推薦,獲得國家馳名商標,省(市)級著名商標、名牌,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農產品地理標志等稱號;各省(市)重點培育的品牌企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成果。
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就
首屆長三角(上海)品牌博覽會以品牌為線索展示長三角自古以來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脈絡。在長三角品博會的序館,特別通過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二十年發展歷程展覽,展示改革開放40年以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重要成果。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下簡稱“協調會”)孕育于上世紀一場關于“上海經濟區”的規劃試驗,脫胎于1992年15個城市協作部門主任自發倡議的聯席會議制度,呼應浦東開發開放,1997年正式起步,并日臻成熟。多年來,該制度及成員城市多次擴容,從曾經的15個城市擴容為如今34個。協調會從城市自發自愿組織的橫向交流與合作平臺,逐步完善發展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區域合作的重要平臺。
20年來,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開展了40多項專題合作和50多個課題研究,涉及了經濟、社會、生態、交通各個方面。通過已形成的每年一次的市長會議高層決策機制,每季度一次的辦公室常務協商工作機制,每年四次的辦公室主任重大事項會商機制,不定期的專項工作專題會議研究機制,長三角城市品牌專委會、長三角城市旅游專委會等八個專業委員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聯盟、新能源汽車聯盟等五個聯盟的合作機制,使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分布在滬、蘇、浙、皖的34個成員城市,能夠保持較高密度的議事協商,充分行使平等、民主的權利,共同參與公共事務,促進共同發展。
總體來看,長三角區域合作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其合作歷程經歷規劃合作、要素合作和制度合作三個階段。首屆長三角(上海)品牌博覽會通過回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歷史,展示長三角地區在全國率先推動品牌建設,促進區域創新聯動、融合發展的經驗,在更高水平上促進長三角城市群經濟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把長三角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范區,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看長三角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在長三角城市群的轉型發展過程中,品牌經濟正在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切入口。長三角城市群人文史地一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近代民族品牌的濫觴,品牌資源豐富,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中華老字號1128家,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城市共有中華老字號企業392家,占全國的34.7%,是長三角城市群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發展基礎。
周虎臣毛筆(1694年創立)、吳良材眼鏡(1719年創立)、雷允上(1734年創立)……還有民國年間第一個注冊商標——兵船牌面粉;上海開埠二十二年后1865年,江南制造局宣告成立;上海亞明燈光廠有限公司(1923年)的“亞字牌”燈泡,上海三聯(集團)有限公司(1923年)的“茂昌”眼鏡……這些品牌濃縮著長三角的歷史人文、經濟社會變遷,也展示著長三角地區地緣毗鄰、人文相親、血脈相連的奧秘。長三角品博會序館的老字號展區,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記錄講述著長三角百余家老字號的前世今生。從明清,到近代民族工業崛起到改革開放,長三角的老字號歷經時代的洗禮,延綿發展。
在各個城市展區,我們還能看到很多煥發新活力的老字號。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九和堂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具有170年歷史的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上海表業有限公司;還有寧波的趙大有食品;揚州的中華美妝謝馥春;嘉興的五芳齋;鎮江的恒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徐州的曹氏香包有限公司……幾十家老字號都將在現場展示他們今天發展的面貌。
走近老字號,感受長三角品牌的百年滄桑。
看新科技品牌引領長三角創新
看了“老字號”,還要看看新科技。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具創新活力的地區。上海正在打造全球科創中心;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戶上海、合肥;杭州正在積極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積極推進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城東智造大走廊“兩廊”建設,可以說,創新是長三角城市群品牌中最不可或缺的因素。
參觀長三角品博會,不僅領略長三角各個城市的創新精神,也可以通過一個個企業的創新實踐,感受長三角的創新活力。可以了解上海聯影的高端醫療檢測設備;可以感受“浙江大云”的物聯網、大數據服務能力;可以體驗上海小蟻科技的運動相機、vr設備;還可以看到運動控制領域的上海維宏電子科技;感受UT斯達康的 IU+智慧云平臺,它作為開放的云平臺,除支撐自身新零售業務,更可為第三方公司提供服務。幾十家高科技企業帶來了他們的最新創新成果,揭示出長三角城市群高科技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看品牌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
制造業品牌可謂長三角品博會的重頭,中國商飛、上汽榮威、振華重工、徐工集團這些自主品牌都以自己的努力,展示中國制造的強勢崛起。
一些新興的制造業企業也紛紛在長三角品博會上亮相。臺州這座有著74個工業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31個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城市,這次展會上重點推出他們的智能衛浴產品:歐路莎、便潔寶、怡和衛浴、西馬智能,這些品牌加大創新,依托原有的制造能力,迅速在新的消費升級趨勢下,成為市場的寵兒,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廣受好評。還有短短2年內,就在2017年電商3大平臺各項指標奪得第一,超過百年美國品牌“新秀麗”的新興箱包品牌,來自滁州的安徽開潤股份有限公司。這些年輕的制造品牌,崛起速度之快,正是中國制造厚積薄發的體現,也是消費升級下,中國制造不可忽視的發展方向。
看綠色發展帶來綠水青山
本次長三角品博會的主題是,“品牌·城市·生活”,聚焦生活,眾多綠色、健康的農副產品品牌亮相展會。望海茶、鹿港食品、羊巖山茶葉、綠沃川蔬菜、草莓、Yumberry揚百利楊梅汁、大陳黃魚、鳳凰源鐵皮石斛這些品牌從點滴展示“綠色”發展的新成果。此次綠色概念品牌之豐富,展現的是新時代與時俱進的發展觀、政績觀、財富觀、價值觀,展示的是各個城市對生態、對環境的關注。
湖州突出綠色智造、生態宜居主題,整體設計風格以綠色為主,將“綠水青山”的“兩山”理論融入主題。麗水打造的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地級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帶動了全區域“生態精品農業”發展,讓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這也是麗水市遵循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重要囑托,打好“五張牌”(最美生態牌、綠色發展牌、全局統籌牌、改革創新牌、富民惠民牌),培育新引擎,建設大花園,全力做好“生態+文章”的具體體現。
據統計,本次長三角品博會上,綠色農產品、食品品牌近60家,每個參展城市都將這一品類作為重要的展示品牌,可見關注生態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看城市提升服務能力打造城市品牌
長三角品博會以城市群為范圍組織的博覽會,是展示城市品牌的舞臺,反映著長三角城市的發展風貌。
在杭州展區,觀眾可以現場體驗智慧城市的發展成果,感受智慧交通、智慧照明,現場體驗杭州依靠大數據技術提高政府服務效率,提升服務能力的成果。感受到這座城市正以一流狀態建設一流城市,不斷厚植創新活力之城、歷史文化名城、生態文明之都、東方品質之城特色優勢,朝著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目標邁進。
在嘉興展區,可以看到市96345社區服務求助中心,這個有15年歷史的政府服務品牌,它是2003年南湖區政府實事工程,中心以求助電話96345、網址www.jx96345.cn、短信、微信為載體,依托460家加盟企業、210名社區一技之長服務者和近萬名黨員志愿者隊伍,構建起一個覆蓋整個市區的信息平臺。
這些從一個角度展示了長三角城市的服務能力、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品牌的重要內容之一。
看文化品牌展示長三角歷史人文
如果想了解長三角的歷史人文,也可以來長三角品博會。
揚州展區的雕版印刷、天韻琴箏、揚州漆器、揚州玉器、揚州剪紙展現的是一派江南風貌,精致、儒雅。
徐州展區不僅包含徐工集團這樣的制造企業,也有文化彭城——特色漢文化展出,可以讓參觀者一睹悠久的漢文化風采。
還有,宿遷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東臺西溪旅游文化景區、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南通市沈壽藝術館的展示,都將讓參觀者感受到長三角多元包容的歷史人文氣息。
看專家解讀長三角品牌發展現狀
城市品牌是一個城市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相互交融所產生鮮明的個性化傾向,并被廣泛認同的城市形象。區域(產業)品牌、企業品牌是城市品牌的有機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區域之間競爭力的比較和該地區擁有的品牌數量是對應的。
長三角品博會期間,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品牌建設專業委員會發布了《長三角品牌報告2016/2017》,報告顯示長三角城市群是品牌資源大區域,截至2017年8月11日,全國共有3328家上市公司,長三角三省一市上市公司合計1105家,占全國上市公司的33.2%。長三角地區共有中華老字號企業392家,占全國比重的34.75%,數量由高到低依次是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截至2016年12月15日,全國地理標志商標累計注冊3374件,長三角城市群已注冊地理標志商標472家,占全國總量的13.99%。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長三角城市群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龐大的企業群體,具有全國乃至全球性影響力的企業并不多,在世界范圍內還不是品牌強區。
但是長三角城市群具有良好的國際影響力,具有追求品質、品位的偏好;具有城市品牌消費能力。專家建議,通過打造營商服務新格局,完善長三角品牌合作機制;運用“互聯網+”理念提升品牌影響力;通品牌培訓和人才認證市場;加強品牌培育的基礎工作;加強基層品牌管理和服務機構的積極性,開展建檔立庫、信息咨詢、上門服務、宣傳培訓;加強品牌保護工作,將有效加快推進長三角品牌唱響世界。
在長三角城市群的轉型發展過程中,品牌經濟將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切入口。品牌經濟以品牌為要素引領,打破區域市場界限,促進各種要素自由流動,可以進一步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加強分工與合作,建立各種協調機制,達到多贏的目的,可以有效發揮長三角不同區域的資源優勢,深度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