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府之國、府河之畔,有一所小小的學校。學校占地4000多平方米,師生只有八九百人。在這個平凡的學校卻有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團隊。
2017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馬鞍小學數學教研(以下簡稱“小馬數學”)團隊一鳴驚人。由該校校長、特級教師胡方廷擔任顧問,成都市骨干教師晉瑛擔任主編的小學數學科研成果集——《小學數學單元知識全面梳理與深度解析》由四川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同年9月,他們將北師大版小學數學1~12冊所有單元知識點梳理并制作成微課,在騰訊課堂上線;同時,在千聊平臺面對校內外師生開通網絡直播課程;創新作業方式,收集學生視頻作業上萬節。這一系列“動作”,引起了區域內外廣大師生的關注,產生了良好的“小馬數學”輻射效應。
如今,成立6年多的“小馬數學”團隊以“團隊進取,享受教育”的“馬鞍精神”砥礪前行,先后產生了成都市勞模、成都市學科帶頭人、成都市優秀班主任、成都市級骨干教師、金牛區拔尖人才、金牛區學科帶頭人、金牛最美女教師、金牛教育模范等優秀個體,被評為“成都市優秀教研組”。
這樣一支具有凝聚力、戰斗力、感染力的團隊,成長的密碼是什么呢?讓我們來解密“小馬數學”團隊。
關鍵詞一:“soul”【靈魂】
“小馬數學”團隊,能建設成今天的團隊,晉瑛老師功不可沒,真可謂團隊的“靈魂”人物。她常說:“珍惜工作,享受教育,換一種心態想問題,就會覺得人生很美好。當你用愛的眼光看待工作,你會覺得工作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當你用愛的眼光對待數學,你會發現數字也變得異常溫柔?!?/p>
潛心“修煉”,碩果累累。從教30余年來,晉瑛榮獲了諸多驕人榮譽,參與省級送教至瀘州、達州、宜賓、涼山、渠縣、巴中、資陽等市州縣,承擔省、市、區級教研課、示范課數十節,為青年教師上示范課數百節。她撰寫的教學論文先后在《四川教育》《教育科學家》《現代教育科學》等多家刊物上發表,并在各級評選中獲獎。
穩定“軍心”,敢于奉獻。在榮譽面前,晉瑛沒有裹足不前,而是全身心進行“傳幫帶”,讓“小馬數學”團隊茁壯成長,從一株幼苗逐漸盛開出一樹燦爛的芳華,匯結出累累的碩果。晉瑛老師任勞任怨、嘔心瀝血,不僅是青年教師的導師,也是和藹可親的“知心大姐”。工作中,她從不言累、從不喊煩,青年教師抱怨辛苦時,她總是悉心開導,幫助打開心結、提升覺悟。在“小馬數學”團隊里,大家都親切地稱晉瑛為“師傅”。只要有“師傅”坐鎮,青年教師心中就有了“定心丸”。
隱身“幕后”,甘當綠葉。在參加成都市金牛區解讀新課標的團體比賽前,晉瑛把年輕教師召集起來,討論用小品形式呈現數學組的常態教研。那次比賽,從劇本撰寫、角色分配,到表演指導都凝聚著她的心血,最后她果斷選擇退出:“我就不上臺了,我相信你們會表現得更好!”青年老師們心中都明白,晉瑛老師這是在為大家提供成長機會。結果,“小馬數學”團隊在那次決賽中又斬獲了一等獎。
勇挑重擔,事必躬親。2017年初,“小馬數學”團隊按照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編輯《小學數學單元知識全面梳理與深度解析》一書,分體系和版塊地將數學知識點進行逐一解析。每個年級由一位老師負責,每個單元寫完后晉瑛老師都要進行修改完善,她不僅具體負責組稿和審核,還聯系美編、聯系出版社等,事事親力親為……正是因為有晉瑛老師堅定的教育信念和迷人的個人魅力,“小馬數學”團隊才能不斷在前進道路上披荊斬棘,譜寫出一個又一個嶄新的篇章。
關鍵詞二:“partner”【伙伴】
老師們常說:“有晉老師,是我們的幸運?!睍x瑛老師卻說:“一個人的優秀點不亮團隊榮耀的光環,一個人的戰斗吹不響勝利的集結號,只有伙伴精誠團結,齊心協力,才能極大提升團隊的戰斗力?!睂嶋H上,在團隊中,每一位教師都是那么優秀。
鄭斌是團隊里的創新者,大家稱他為“鄭帥”,他對最新教育理念及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敏感,經常推薦適用教育教學的App給大家。不僅如此,教師們制作微課時或使用多媒體時遇到技術問題,也能迎刃而解?,F在,團隊教師掌握了網絡直播授課、視頻后期制作等技能,團隊信息技術水平飛速發展,讓“小馬數學”的延伸性和前沿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鐘盛林是團隊的“推進者”,一旦接到公開課任務,她一定會身先士卒去試課;劉熔是團隊的“完美者”,她的粉筆字和鋼筆字特別漂亮,對工作要求盡善盡美;朱鳳蓉、黃琳是“實干者”,只要團隊有活動,她倆一定率先響應;李朝霞、裴雪蘭是“協調者”,只要教隊需要,她倆就義不容辭……這群性格各異的教師,卻能其樂融融地生活、工作在一起,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猶如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2016年一個周一的早晨,剛上班,晉瑛接到通知,安排鄭斌送教到邛崍。消息一出,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開了:“鄭斌,他今天不在學校。”“他這周不是參加六年級的社會實踐活動嗎?”“他這一周都不在學校。”晉瑛當時愣了一下,不過馬上又輕松地說:“沒關系,我們一貫是團隊作戰,鄭斌可以在基地和我們隔空教研?!闭f干就干,黃琳、朱鳳蓉將知識點梳理成思維導圖并制作成微課;劉熔、鐘盛林、裴雪蘭準備教具;李朝霞、晉瑛進行教學設計并準備試講……試講錄像和觀課意見很快發給鄭斌,他結合個人教學風格作微調,反饋教具和微課修改方案,最終由團隊協同完成。這次送教活動受到觀課專家和邛崍老師們一致好評。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蹦拇谓虒W研討不是這樣精誠團結完成的呢!正因有這樣一群熱愛教育事業、愿意為之努力付出的“小伙伴”,團隊的凝聚力才如此之好,戰斗力才如此強。
關鍵詞三:“Project”【項目】
團隊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化繭成蝶”,都是在一個個項目的確立、實施、總結中完成的,可以說團隊的成長離不開項目的支撐。項目管理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指在項目活動中運用專門的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項目能夠在有限資源限定條件下,實現或超過設定的需求和期望的過程。
“小馬數學”團隊近幾年一直致力于項目的開發、研究和應用,已完成的項目有:《成就學堂“3+n”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小學數學復習課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實踐研究》《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方式的研究》《利用微課提升家長輔導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實踐研究》《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研究》《在小學數學低段課堂表演有效性的研究》《利用視頻作業,讓學生開口講數學》《如何提高小學數學高段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研究》……
正是有了這些項目的支撐,才能促使團隊教師不斷地學習進步,閱讀教育教學專著,深入思考,反思總結,理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近幾年團隊教師在各級各類雜志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論文獲獎數十篇。
正是有了這些項目的支撐,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提升,在各類教學展示活動中得到專家和教師們的高度評價。2017年到學校跟崗培訓的成都市級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毛紅梅老師說:“成就學堂、成就學生、成就老師、成就課堂,馬鞍小學的數學老師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上學生們會問、樂學,個個都是小講師,這都是訓練有素的表現。成就學堂下數學的趣味和藝術性,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培養學生能力、挖掘學生潛力,就是教學改革的理想和目標。馬鞍小學數學教研組不愧是成都市優秀教研組,馬鞍小學數學老師的智慧與魄力就是學校的特色,不虛此行!”李憲意教師說:“兩天下來,我們看到了馬鞍小學在教改路上的追尋與探索,平實、真實、務實,看到了學校為讓學生提升發現學習的意義、教師教書的意義以及師生生命的意義所做的努力與成效。兩節課中呈現出的不正是讓學生不斷嘗試體會一次次挑戰的快樂嗎?不正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嗎?我想,這樣的課堂在氛圍上是安全的、思想上是自由的、精神上是獨立的、情感上是快樂的。作為馬鞍的孩子,是幸??鞓返?!”
正是有了這些項目的支撐,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也更加了解。視頻作業的開發和應用得到了家長極大的肯定和支持。史凱文的媽媽寫道:“我們班運行視頻作業模式也有快一年的時間了,我覺得這簡直就是時尚的潮流,我在給同事和朋友們提到微課時,她們都很好奇,而且學校都沒有這樣的學習方式,都感覺這樣很好,可以讓孩子得到語言鍛煉的機會,還可以有效地復習學過的內容,也讓家長看到了孩子的學習情況,老師把同學們的微課發到群里,孩子們還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晉老師的這個方法應該普及到每個學校,好東西應該大家分享。就是太辛苦晉老師了,在休息之余還得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在此衷心地謝謝晉老師,您辛苦了!為了這幫孩子您犧牲了多少休息時間!”
關鍵詞四:“share”【共享】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也是合作的時代,只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才能達成共贏。團隊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是一個持續的、不間斷的過程。老教師對年輕教師的傳、幫、帶;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都是團隊發展的重要方式。建立團隊自己的教學資料庫,是不斷積累知識、積累經驗、豐富教學資源的好辦法。
“小馬數學”團隊在日常的教學、教研、科研工作中注重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教材解讀、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和教具到課堂實錄、教學反思、教學評析、課堂觀察量表及分析、教學視頻等,力求每一次研究都成為一個經典案例收入資料庫,便于教師們學習參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自2012年起鄭斌、朱鳳蓉、李朝霞三位教師就在自己的班級使用微課進行單元復習,并把自己做的微課共享到教學資源庫。有了這些資源,其他的教師在單元復習教學中,也紛紛開始使用微課,并且在原有微課基礎上修改完善。幾年以后,不知不覺中資源庫里就有了一套比較完整、質量上乘的單元復習微課。于是在2017年,團隊將已有的微課再次精細加工,形成北師大版小學數學1~12冊單元系列微課,推送到騰訊課堂,共享給更多的教師和學生。
“小馬數學”團隊在360云盤里設立了39個不同類別的資料文件夾,收入了團隊幾年來的所有資料:教學課件庫、各年級試題庫、團隊發展史、團隊活動記載、優秀視頻資料庫、論文庫、教學案例資料庫、課題研究庫、直播資料庫等。資料庫里不僅有上述教學相關資料的收集,還有學生的作業收集,特別是大量的學生視頻作業,在課堂上可以作為教學資源共享。例如,學習了乘法分配律后,有個學生在視頻作業中講道:“65×43+65×57,就像警察抓小偷,‘65是一個‘警察,抓了一個‘小偷43,又抓了一個‘小偷57,帶回‘警局后把他倆關進一個‘牢房里,自己在外面守著。所以65×43+65×57=65×(43+57)?!倍嗌鷦拥睦樱褟碗s抽象的數學問題擬人化、趣味化。教師們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都將這個經典的視頻作為教學資源使用。
關鍵詞五:“feeling”【情懷】
“小馬數學”團隊準備的每一次講座、做的每一次課程開發,絕不僅是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而是源于對教育的執著和熱愛。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后,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當今社會,生存需要基本都能滿足。教師行業,雖然工資不高,但有養老保障,能滿足安全需要。在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中,相互理解,共同進步能滿足歸屬需要。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即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小馬數學”人的共同需求。
寒暑假都是教師們最放松、最自由的時間,而“小馬數學”團隊總會利用這段時間,集中加班一周進行教材解讀、教育教學技術培訓、課程資源開發……每次加班都是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三餐都是抓緊時間解決。晉老師總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但也有例外。有一次,早上5點就聽見外面有聲音。大家都以為是鐘盛林起來鍛煉了,開門一看,驚呆了——朱鳳蓉和鐘盛林已經坐在電腦前了,她們擔心完成不了任務,睡不著覺,干脆起來做事。加班并不是一種負累,而是一種能量大餐——心靈的碰撞、自我的重建和靈魂的升華。
“小馬數學”團隊開發的免費網絡直播課程《數學故事匯》《思維訓練營》《單元知識解析》等已達到86節,會員1500余人,參與學習達兩萬人次。直播幾乎都是晚上7點開播,平均每次約1小時,前期準備大約需要兩小時。目前,團隊直播在線時長約5000分鐘,線下時長高達10000多分鐘。聽眾涉及校內、校外、學生、家長……真正做到了“天涯共此時”。
有一次,李朝霞老師直播講課恰逢家中通知停電,于是她的丈夫陪著她在學校做完直播, 8點結束后才回家。直播犧牲了教師們很多休息時間,當看到家長們積極的評論、學生們滿屏的討論,教師們內心是極大的滿足,更加堅定信念,為學生們開發更多更好的學習資源。
這是一個有情懷、有愛心的團隊,除了教書育人,還免費送書、送教到涼山、邛崍、彭州等地,為邊遠貧困的石渠愛心捐款。
關鍵詞六:“life”【生活】
這是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的團隊,除了一起共享工作的快樂,還分享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一起閱讀,一起分享唐詩宋詞,體會經典的韻味,領略詩詞的魅力;一起寫詩,用詩意的語言、音樂的韻律記錄生活中的美好;一起繪畫,用絢麗的色彩描繪大自然的神奇;一起健身,用健康的體魄愉快工作;一起切磋廚藝、品嘗美食,晉瑛做的餃子被大家贊不絕口……
關鍵詞七:“you”【你們】
“小馬數學”團隊能有今天的成績,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你們:每一位專家、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家長、每一位讀者……
回首“小馬數學”團隊成長的密碼:soul、partner、project、share、feeling、life、you,首字母簡寫為:SPPS+fly,fly意為“飛翔”,它揭示了“小馬數學”團隊成長的路徑。希望“小馬數學”團隊沿著這樣的道路,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策劃編輯:黎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