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部編版在教材編排上有突破,凸顯識字教學在低年級的重要位置,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字理識字受一定的青睞,字理識字重在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規律、激發學習興趣、探索字理識字的源頭,找到一定的識字方法,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關鍵詞:教材編排;識字教學;字理識字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11
作者簡介:張愛仙(1973—),女,福建建甌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教、學、評相一致研究。
部編版義務教育語文一年級教科書(新教材)在編排上與以往的教材對比有很大的亮點,以識字編排為例:在教材的第一單元安排一個集中識字單元,改變了傳統的編排思路,將識字安排在拼音的前面。從這一單元的識字編排上看,例如《口耳目》《日月水火》這樣的識字課,旨在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和學習語文的規律,以提高識字效率,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領會編者的編排意圖,教師在選擇識字教學方法時,要根據漢字的具體情況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并適當利用漢字的構字規律進行教學。這種讓學生知道漢字的構造原理及其演變過程就是字理教學。
一、按規律,激興趣,字理識字受青睞
字理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之一。所謂字理,就是漢字的構形理據,字理識字教學就是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字理識字法在教學實踐中,大大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受到師生們的青睞。首先,編者在選材時針對初入學的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發展特點進行編排,字理識字正契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如《日月水火》,教材中先出示與漢字對應的事物的圖畫,然后在圖畫旁演示最早的漢字,再到現代漢字。字的呈現由具體到抽象,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了事物與漢字字形、字義的聯系,便于理解、記憶。其次,符合漢字構形規律。字理識字法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達到課標要求的識字目標。漢字最本質的特點是表意性。象形、指事、會意字的表意性是不言而喻的。字理識字教學正是準確把握這類漢字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的特點,學生看到表意部分可以聯想到漢字的意思,同時又能從表音部分準確掌握讀音。學生們可以清晰地理解漢字各部分組合的內在聯系,使學生理解每個漢字構字原理。再次,字理識字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字理識字法滿足了學生的求知心、好奇心等特點,以有趣的圖畫、動作、語言來解析漢字,變抽象為具體,變呆板為生動,變復雜為簡單,使學生充滿信心,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后,字理識字法真正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字理識字法注重把握了漢字規律,牽一發而動全身,解決了漢字識字難的問題,提高了識字效率。
二、追根溯源,找聯系,字理識字有方法
運用字理識字的識字教學,不同類型的字采用不同的方法,獨體字采用“追根溯源—圖字比對”的方法,合體字采用“音形分解—聯想記憶”的方法。 1.借助媒體,加深理解
在教學中,教師先通過課件出示實物,再演示由實物到字的演變過程,使學生感到形象直觀、新穎有趣,如教學《金木水火土》時,我教學“水”時,課件先出現一河流,慢慢演變成“水”,因此“水”有“河流”的意思。這樣教學,學生對認識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進一步探索漢字起源的意愿。直觀的演示,能把漢字的音形義貫通,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更能促進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的養成。
2.再現場景,聯想記憶
識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象形漢字比較直觀易理解,會意漢字更多需要學生展開聯想,在理解它的內涵和外延的前提下,合理聯想有助于漢字的記憶。學生可根據漢字聯想一幅圖或一種事物,如認識“火”可聯想到一堆熊熊燃燒的大火;可根據漢字聯想一種場面,如“休”可聯想到人累了,依靠樹木休息;可根據漢字聯想一種心理活動或表情,如見到“怕”字,可聯想一個人心里十分害怕,臉都白了。
3.形旁表意,記憶生字
部編版的編排中,在每課的會認字加了部首的認識,在單元組中也對一些部首進行歸類集中識字,讓學生通過部首理解字義。教學時注重從形聲字的特點入手,讓學生通過對部首的理解,對這些漢字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加深對漢字的記憶。
4. 示范動作,領會詞義
漢語單音節動詞中,有很多是表示人體動作的。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做示范動作,讓學生從中領會動詞的意義,掌握動詞的構形特點。如“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教學:“口字旁”的字有“叫、喊、唱、吐”等,“提手旁”的字有“打、握、拍、提”等,“足字旁”的字有“跑、跳、踢、跟”等,可以讓學生進行動作示范,幫助理解,“口字旁”的字與嘴巴的動作有關,“提手旁”的字與手的動作有關,“足字旁”的字與腳的動作有關。這樣的識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歸納識字能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詞義。
5.謎面藏字,趣中識字
字謎是以描述文字特征的方法作謎面,以漢字為謎底的一種謎語,它有利于啟迪學生們的思維、開發智能、鞏固識字、增長知識,把識字寓于娛樂之中,使學生們智趣雙益。記得我教學漢字“選”時,出了字謎:“一位老先生坐車走了。”待學生猜出后我又隨機啟發“你們會編字謎嗎?”教室里頓時活躍起來:“一把大刀把西瓜切成八塊”(分);“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美);“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里面藏”(高);“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金)……此時此刻,識字已經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成為學生們最喜愛的活動,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我也體會到猜字謎識字寓知識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體,不但能激起學生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謂是兩全其美!
6.兒歌辨字,分清字形
學生是聽著順口溜伴著兒歌長大的,朗朗上口、生動有趣的兒歌對低年級學生有著無窮的吸引力。我在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為了區別形近字“喝”和“渴”,我教學生說:“口渴想要水(氵),喝水要用嘴(口)。”把字理滲透在順口溜中。經過這樣一說,學生就不會混淆這兩個字了。
7.端正寫字,達高要求
(1)指導書寫。與常規識字教學一樣,注重老師的范寫和講解,具體到每一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重筆畫、筆順和間架結構。“字理識字”在指導的時候更要請學生強調和分析,這個字該注意的地方,同時哪個字也曾涉及這個方面,做到學習上的遷移和聯系。學生在掌握和體會的基礎上,學會提醒自己的學習伙伴注意哪個筆畫或者部件最容易寫錯,并在書寫的基礎上重視指導書空、組詞、造句等。
(2)強調默寫。默寫綜合運用筆畫、筆順、間架結均等基礎知識,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字理識字”從默寫筆畫和偏旁入手,更扎實地進行字形部件的過關練習,使學生對字的掌握更注重基礎的落實和過關。寫字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從筆畫入手,從偏旁抓起,學生才有一個良好的寫字基礎。
(3)聽寫。這是對漢字由淺層次記憶到深層次記憶的過程。聽寫能讓學生對記憶漢字的持久度加深,更好地把漢字符號與理解記憶有機地融合,克服淺層次識記后的遺忘。同時也是檢驗“字理識字”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讓識字教學更加有效。
依據漢字的構字原理和規律進行識字教學,實際上是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課標中在第一學段中提出“要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我們應該正確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彰顯特色,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質量,真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1]施茂枝.語文教學——學科邏輯與心理邏輯[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陳利平.用“字理識字法”進行識字教學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