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兒子正寫作業,突然抬頭望我,一本正經地:“媽媽,我是你可愛的小男人。”撲哧,我笑了。
兒子10歲了,說出這樣的話我并不驚訝。自他三四歲學會表達自己感情以來,會時不時地說出諸如此類暖心的話來:“媽媽,我怎么這么愛你呢!”“媽媽,我怎么這么喜歡你呢!”“媽媽,我長大了要跟你結婚。”“媽媽,我不想你變老,我想讓你一直陪著我。”“媽媽,我愛你!”……說這些話的時候,小家伙兩只胳膊纏著我的脖子,熱乎乎的小臉蛋緊貼著我的臉,表情故作嚴肅又讓人忍俊不禁。
我是個極其悲觀的人,細細想來,很多時候,都是兒子稚氣卻溫暖的話讓我能夠以陽光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磕磕絆絆。
兒子5歲的時候,由于第二天要早起,我早早睡下,兒子和他爸還在看電視,迷迷糊糊地,我感覺兒子的小手摸著我的頭發,暖暖的臉蛋輕貼我耳根,“媽媽我愛你”,隨即小嘴唇在我臉上重重地親了一下,沒有完全入睡的我頓時暖流上涌眼眶濕潤。
有時候我會胡思亂想,杵在一個地方半天不動,兒子會從背后伸過兩只小手,繞著我的腰,“媽媽,你怎么不說話,不高興嗎?”“沒有啊。”“那你怎么不說話?你笑一下。”我轉身掬著他的小下巴,在他稚氣的額頭使勁親一下。“哈哈。”“哈哈……”兒子笑得更歡,露出可愛的小豁牙,帥氣的臉蛋也成了一朵笑瞇瞇的盛開的菊花。頓時,我心中的陰霾和不合時宜的想法也在這朵菊花里散了化了,消失得無影無蹤。
和老公吵架,在我們即將大動干戈時,7歲的兒子仰著臉問我:“媽媽,你愛我嗎?”“愛。”“雖然你老覺得爸爸不好,可他是我爸爸呀,你愛我也就應該對他好。”兒子轉而質問他老爸:“爸爸,你為什么要跟媽媽吵架?既然選擇了媽媽,你就應該對媽媽好。”“你媽媽老是發脾氣。”他爸試著狡辯。“媽媽脾氣不好,你是男人,就不能讓著她嗎?”我和老公面面相覷,半晌無語。
后來,兒子長大了,老公去了外地。偶爾回來一次,每次在一起吃飯,兒子都會很興奮,邊吃邊不停給他老爸夾菜,說:“媽媽,我覺得我們是幸福的一家人。”我臉唰地紅了,在兒子面前,我竟那么狹隘,無地自容。是兒子教會了我如何待人,包括對待自己的愛人。
關于人倫,很喜歡魯迅的一句話: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長途走去,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誰受誰的恩典。從兒子身上,我學會了愛和寬容。
兒子生日,我問他想要什么禮物,小家伙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說:“我想要一輩子的幸福。”轉身又問我:“媽媽,知道我為什么喜歡吃橘子嗎?”“為什么?”“因為它表示團圓,代表著人間真情。”
兒子不愛學習,有時候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回家來問他,老師怎么教育的,小家伙半天不吭,再問,會說忘了。再往下追問的話,他會滔滔不絕:媽媽,好話我可能會記住,不好的話我記不住,就像人們喜歡喜鵲不喜歡烏鴉一樣的道理……
我不是個完全的唯物主義者,對很多事情將信將疑,但有一點我深信不疑:也許婚姻讓我一度瀕臨絕望,但上天又賜予我一個陽光般的精靈,將我拉回這熠熠生輝的現實,一切都是那么靈動有光彩。是兒子讓我更加熱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就在剛才,兒子說“我是你可愛的小男人”時,我瞬間感覺陽光爆棚。我可愛的小男人,我生活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