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9月22日至23日,全球首屆女性外交部長會議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據法新社報道,東道主加拿大女外長明確表示,會議要凸顯女性發揮的重要作用,避免女性陷入“粉色貧民窟”。請介紹下什么是“粉色貧民窟”?
江蘇讀者曹彥
在國際社會關于女性就業、創業和職業生涯發展討論中,“粉色貧民窟”的說法頻繁見諸報端。顧名思義,粉色通常是象征女性的顏色,貧民窟是指被邊緣化人士的慘淡處境,而所謂“粉色貧民窟”,則是指女性只能從事相對低端勞動的就業領域,這種就業領域中的女性勞動工作強度大、壓力高、薪酬待遇較低,且往往無法做到與男性同工同酬。
據報道,與“粉色貧民窟”相對應,則有“粉領員工”這樣的說法,指的是從事護士、幼師、家政、文秘等傳統女性工作崗位的女性員工。她們的薪酬通常較低,不僅遠低于從事腦力勞動的“白領員工”,也低于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員工”。
“粉色貧民窟”可引申指女性員工在職業發展晉升時容易遭遇巨大瓶頸的情況,在這一語境下,“粉色貧民窟”與所謂的“玻璃天花板”含義相同。在當代社會,職業女性早已不僅僅局限在服務行業或支持輔助性工作的角色中,而是在包括新聞傳媒、法律、商務等諸多高端行業中發揮重要作用。不過,職業女性依然面臨著性騷擾、同工不同酬、上升空間有限等性別歧視問題,仍然身陷“粉色貧民窟”的魔咒之中。
通常來講,在傳統公司環境中,女員工陷入“粉色貧民窟”的境遇比較容易理解;不過隨著當代經濟的發展和女性權益意識的提升,女性創業人士已經開始意識到創業領域中存在的“粉色貧民窟”現象。在創業實踐中,許多女性創業人士紛紛選擇自己熟悉的婦幼產品、時尚化妝品、美容美發等行業,創業領域相對雷同。這就導致進入具有時代顛覆力的科技創新領域的杰出女性企業家人數寥寥,很難發揮女性在構建世界秩序中的重要價值。
美國主打科技和創業公司新聞網站VentureBeat的女撰稿人朱莉·奧戴爾此前呼吁:“女性朋友們,別再搞時尚、購物和嬰兒創業公司,至少今后幾年別搞了!”其言下之意是說女性創業者也陷入了“粉色貧民窟”,沒辦法在高科技領域取得突破。美國女性企業家創業咨詢師蘇姍·邦德表示:“女性不能只把生意成功建立在消費其他女性身上。”
有分析人士指出,現代女性企業家的“粉色貧民窟”存在于“輕商業”領域,也就是說女性所從事的創業工作領域比較簡單,不屬于高風險領域。這些行業自身具有局限性,容易把女性困在“粉色貧民窟”之中?!?/p>
(達飛)
環球時報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