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9月24日文章,原題:要找到中國最佳無人駕駛技術,請將視線投向硅谷 中國的搜索巨頭百度與其美國同行一樣,擁有一個完全專注于無人駕駛車輛的部門。與其(中國)競爭對手一樣,源自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Waymo也以硅谷為基地開展研發活動。其實,在北加州擁有立足點的中資企業并不僅限于百度,中國的初創企業正紛紛在這個距離北京6000英里的地方設立研發“前哨”。中國擁擠不堪的大城市或許需要自動駕駛汽車,但有關專業技能卻在別處。
“硅谷是所有相關人才的聚集地。中國擁有大量未經雕琢的人才,但就核心人工智能技術而言,中國需要多年才能積累起來。”小馬智行創始人彭軍說道。其實,早在2014年在加州設立研發機構時,百度就已意識到這種現實,如今該公司還表示正為其位于同一地方的第二個研發機構新增150人。
大舉向自動駕駛汽車領域進發,是中國政府使人工智能成為該國未來經濟支柱之一的使命的一部分。然而,若要如愿以償,中國的許多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都需要硅谷的知識。在美國工作的工程師——一些是赴海外攻讀學位的中國簽證持有者,一些是在美國招聘的人才——是中國開發自動駕駛車輛攻勢的重要組成部分。
彭本人的經歷彰顯中國科技領袖通過與美國機構和雇主的接觸后自主創業的途徑。在接受中美兩國的教育后,他在谷歌工作7年,2012年跳槽至百度,后來又自主創業。自動駕駛汽車Roadstar的創始人佟顯喬也有類似在蘋果等美國大公司工作的經歷。
如今為吸引更多人才,佟在蘋果所在的庫比蒂諾設立大型研發中心。“中國的初創企業正斥資招聘人才。”自動駕駛汽車咨詢企業Brulte&Co聯合創始人布魯爾特表示。“通過在硅谷設立研發中心,他們正在獲得自身不具備的知識并將其輸到國內。”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電動汽車初創企業蔚來汽車在美國上市。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謝東螢說,該公司將前往硅谷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目前中國沒有自動駕駛汽車人才,該領域的大部分人才都在硅谷。”▲
(作者大衛·韋爾奇,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