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預備,啟程!”香港西九龍站23日提前到清晨5時開門,3名在車站通宵等候的鐵路迷興奮狂奔,沖線一刻不禁振臂歡呼。B1層售票大堂立刻熱鬧起來,不少乘客拿到票后迫不及待地拍照留念。從構思、規劃到興建近20年之久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23日正式運營,開啟了香港高鐵新時代。
旅游業嘗到甜頭
23日早7時,高鐵香港段首班車G5736從西九龍站出發前往深圳北,車程為19分鐘。有乘客稱贊,“還沒坐熱就到站了”“非常舒適,車廂顏色搭配也比較有設計感”。香港《星島日報》24日提到,高鐵香港段每天只有一班直上北京西站的列車,雖車程長達9小時,但23日仍吸引30名乘客一嘗“從頭到尾”的滋味。有港人專門購買了3800港元的商務座。
23日晚,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等透露,首日至下午5時半,共賣出超過7.1萬張來往香港的南北車票,預售車票已超過30萬張。另據“東方日報網”報道,港府24日凌晨公布的數字顯示,23日經西九龍站入境的旅客有42509人次,出境33008人次;經全港14個出入境管制站入境的旅客總數為57萬人次,出境總數近51萬人次。
“星島日報網”注意到,23日早8時許,免稅店的生意已十分興隆。香港《大公報》24日稱,高鐵香港段23日開通時,10個高鐵首發團迅即出發,報名情況非常理想,桂林、武漢等中短途團已經爆滿,預計未來每月會開辦近200個高鐵團,帶動業界內地線旅游生意增長約20%。康泰旅行社執行董事、香港旅游業議會主席黃進達說,預期今年第四季度往內地的旅行團市場有兩至三成的增長幅度。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行政總裁劉永基稱,迪士尼在高鐵站設行李托運服務,幾個月來在武漢、長沙、廈門及福州等高鐵沿線城市宣傳,未來將繼續到高鐵沿線城市加強推廣。
“香港與內地就是這么近”
“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兩頭不見太陽……”這是從深圳赴西九龍高鐵站內地口岸區執勤人員的工作寫照。福田站站長張新征透露,500多名內地工作人員每天早上5點多從深圳搭乘通勤車赴港工作,晚上12點多才能回到深圳。
《星島日報》記者23日由西九龍站入閘始計時,約54分鐘抵達月臺上車,扣減開閘、前往B2樓層及檢票的時間,往來兩地口岸區的過關程序需30多分鐘。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主席田北辰也親身搭乘,從售票處步行至月臺,過程只需約15分鐘,比飛機更具競爭力。《大公報》記者從廣州出發乘坐高鐵抵港后進入內地口岸區,在自助通道6秒左右便完成通關;進入海關查驗區,到達香港口岸區,僅需10分鐘左右便完成“同層兩檢”的出入境全流程。有港媒直言,“一地兩檢”近年一直是香港政治的爭議焦點之一,反對派曾以“兩地兩檢”“車上檢”等作為反建議,但數以萬計的旅客用雙腳實踐證明,“一步邁過去,香港與內地就是這么近!”
首日瑕疵正迅速修正
高鐵運營第一天也出現一些瑕疵。據香港《東方日報》24日報道,兩地身份認證機制不互通,在內地網上預購的香港出發車票,要在西九站5個專柜出票,現場一度大排長龍,等候時間超過一小時。鑒于此,西九龍站的內地12306指定取票柜位24日從5個增加至7個。另外,23日出現高鐵列車誤點和停電情況。港鐵車務營運總管李圣基解釋稱,虎門23日大雨,列車降速,導致直達廣州南站的首班車比原定時間遲7分鐘。停電則是因供電區停了3列列車,由于開車時電量大,觸發安全裝置啟動。
行李尺寸問題也困擾不少乘客。羅先生一家四口拖著兩件行李,23日早從香港入閘時因行李箱過大與工作人員發生爭拗。車務總監劉天成24日強調,高鐵香港段的行李限制與內地一致,港鐵日后會加強行李大小限制的宣傳。《星島日報》提醒說,高鐵香港段是連接內地高鐵網絡的首條跨境路線,乘客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23日就有內地乘客不了解新條款坐過站,被罰款1500元。
23日晚,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現身西九龍站視察,就通車首日出現的問題說,香港多年來沒有大型基建啟用,不少問題需與內地系統磨合,希望市民多包容。《星島日報》24日評論稱,香港與內地需要打通出票身份認證系統,預計高鐵除了促進兩地人流之外,還會促使兩地在一些便民設施上加快融合。
高鐵成為香港新的生命線
高鐵香港段不僅在國內備受好評,也受到不少外媒的肯定。美國彭博社評論稱,高鐵除了給乘客帶來更為舒適與便捷的旅行體驗外,在一個易受臺風侵襲的城市,它還有著飛機無法代替的優勢。文章說,高鐵與香港國泰航空重疊的11個目的地中,前者票價只有后者的一半;高鐵的安檢及候車時間都比搭乘飛機短,大大節省乘客的時間。英國路透社稱,相對早前外界對高鐵便捷度的質疑,如今有了更多積極評價。報道引述了香港10歲男孩和父母搭乘首班列車前往深圳的感想,他表示“列車非常棒,開得很穩”,如果滿分是10分,他愿意給高鐵9分。香港旅發局澳洲、新西蘭和南太平洋區域總監克拉克直言,這個鐵路系統將是香港與內地主要城市及其他地區的一條夢寐以求的鏈接。
香港《大公報》稱,高鐵香港段接通全國高鐵網絡,香港與國家三大經濟圈連接在一起,產生的區域經濟效益無可估量。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屠海鳴24日撰文稱,香港正式邁進“高鐵時代”,不僅打通香港與內地陸路交通的最后一道屏障,更意味著740萬人口的香港正式無縫對接14億人口的祖國內地。文章說,這不只是一條鐵路,更是一條增添香港未來數十年發展動力的“生命線”。▲
環球時報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