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玉 丁麗
組建歷史
機動部隊師成立于2001年2月,是意大利特種人員及機動部隊指揮部的一部分,總部位于羅馬,現(xiàn)有人數(shù)6500人。機動部隊師主要負責的任務包括在緊急情況下大規(guī)模機動保護國家安全、在海外執(zhí)行軍事行動及軍警任務、維持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等。
意大利軍隊中,成立專門用于處置暴亂和戰(zhàn)術任務的憲兵部隊,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代晚期,成立至今經歷了多次組織架構的變化。在1919年之前,意大利軍隊控制暴亂主要是在暴亂發(fā)生地附近的地方營中抽調人員,如果暴亂持續(xù)時間長,再從其他地方營中抽調人員進行替換。這種方式有很多弊端,比如不同地方營中的人員相處并不和諧等。為此,曾多次提議成立專門的憲兵部隊以解決這一問題。但這些提議提出后尚未實施即爆發(fā)了一戰(zhàn),只能暫時擱置。
一戰(zhàn)后期時,意大利軍隊進行重組,對陸軍進行減員。一戰(zhàn)結束后,意大利國內反對聲音加大、平民集會增多,而部署處置國內安全任務的陸軍人數(shù)大大縮減。為了應對與日俱增的平民暴亂,1919年,意大利多個省指揮部紛紛成立專門處置大規(guī)模暴亂的憲兵營,數(shù)量多達18個,人數(shù)1.2萬多人,可作為機動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接受各省指揮部的獨立指揮。每個憲兵營包含3個步兵連、1個自行車連和1個機槍分隊,接受的主要訓練包括維持公共秩序和控制暴亂等。成立之后的幾年時間,憲兵營就成功處置了幾百起暴亂事件。
國家憲兵隊正在進行閱兵
隊員正在執(zhí)行反暴亂任務
1945年,憲兵營更名為機動營,并配備新型車輛以便于更快速部署。二戰(zhàn)結束后,意大利作為戰(zhàn)敗國被嚴格限制警察和憲兵部隊使用手榴彈、機槍、步槍甚至手槍等武器。為此,機動營配備了專門的暴亂處置設備,以加強其反暴亂的能力。1956年8月,機動營加入藍色貝雷帽部隊;1963年,機動營內還成立了專門的傘降部隊。
1963年,有高級軍官建議對機動營進行重組,并成立統(tǒng)一的指揮部,以更好地應對意大利國內防衛(wèi)需求。同年4月,第11憲兵機械化旅成立,所有機動營歸入到該旅旗下,并擴大憲兵部隊的任務范圍,既可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也可執(zhí)行公共安全任務。
成立之初,第11憲兵機械化旅共擁有成員約5000人,其內擁有一個傘降營,全旅裝備80輛履帶式車輛、200輛裝甲車、130輛坦克。1964年,該旅內又成立了一支直升機分隊。此后一直到2001年之前的多年問,第11憲兵機械化旅歷經多次重組,人員及結構幾經變更,并多次執(zhí)行公共安全維持任務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
2001年,第11憲兵機械化旅再次經歷重要重組,并被組建為全新的機動部隊師。機動部隊師成立后,其將總部基地遷移到特雷維索,2013年再次遷移回羅馬。新組建的機動部隊師在意大利國內執(zhí)行的最重要任務是G8峰會安保任務。除此之外,其多次被派遣到海外協(xié)助意大利軍隊執(zhí)行軍事行動,包括塞浦路斯、黎巴嫩、阿富汗、科索沃、索馬里、以色列、伊拉克、馬里等。
目前,機動部隊師下轄有2個旅,分別為第1機動旅和第2機動旅。
第1機動旅
機動部隊師第1機動旅總部位于羅馬,其是早前第11憲兵機械化旅的直屬分隊,主要執(zhí)行暴亂處置、公共安全防衛(wèi)任務。下屬部隊包括第1皮埃蒙特團、第4騎兵團、第5艾米利亞羅馬涅團、第8拉齊奧團、第10坎帕尼亞團以及5個獨立營級部隊。
第1皮埃蒙特團在第1機動旅剛成立時是一個營級部隊,2014年擴建為團級部隊。目前,該團的下屬部隊包括第1營和第2營。第4騎兵團的主要任務為暴亂控制和鄉(xiāng)村巡邏,總部位于羅馬。其最早成立歷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最初成立時分為兩個小隊,一隊騎白馬、一隊騎黑馬,非常引人注目。成立之后,該團歷經多次重組,劃歸到第1機動旅旗下。目前,其下屬部隊包括1個指揮中隊、2個中隊、1個騎術中心。第5艾米利亞羅馬涅團的下屬部隊為第6營;第8拉齊奧團的下屬部隊為第9營。獨立營第4威尼托營總部位于梅斯特雷;獨立營第14卡拉布里亞營成立于2017年3月,總部位于維博瓦倫蒂亞,屬于一支精英部隊,目前下設有2個連,主要執(zhí)行暴亂控制、敏感目標監(jiān)視及逃亡者搜尋任務等。除上述分支之外,第1機動旅的其他下屬分支情況不明。
第2機動旅
第2機動旅總部位于里窩那,主要執(zhí)行國際軍事任務及軍警任務,需要時也可執(zhí)行意大利國內的暴亂處置任務。其大約擁有人員1500人,崇尚的座右銘是“我在戰(zhàn)爭中帶來權力”。該旅組成部隊的一部分可以追溯到第11憲兵機械化旅,另一部分則追溯到1963年成立的福爾格雷傘降旅。目前,第2機動旅的下屬部隊包括第7特倫蒂諾阿爾托阿迪杰團、第13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團、第1圖斯卡尼亞傘降團和特種干預集團。
反暴亂作戰(zhàn)訓練
第7特倫蒂諾一阿爾托阿迪杰團
第7特倫蒂諾阿爾托阿迪杰團總部位于拉伊韋斯,其成立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1943年被解散,1945年再次組建,并在1963年,第11憲兵機械化旅成立之后劃歸到該旅旗下,2001年劃歸到第2機動旅。該團自成立后多次到海外執(zhí)行任務,包括黎巴嫩、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科索沃、伊拉克、也門、哥倫比亞、愛沙尼亞、索馬里等等。目前,第7特倫蒂諾阿爾托阿迪杰團的下屬部隊包含1個指揮及服務連、3個作戰(zhàn)連。
該團的人員選拔條件嚴苛,想要加入到該團的申請人必須先通過一個嚴格的體能選拔測試,測試合格后才有資格接受之后的選拔課程。該選拔課程為期15周,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為期6周,為基礎課程,課程內容主要是訓練候選人的各項技能,包括個人戰(zhàn)斗、武器使用、射擊訓練、快速反應、心理健康、暴亂控制、軍警任務、化學及生物武器處置、醫(yī)療救援、爆炸物處置、人道主義救援等等。
隊員正在進行巡邏
順利學完基礎課程并考核合格的候選人可以繼續(xù)接受第二階段的進階課程。該進階課程為期9周,課程內容主要是訓練候選人的各項高級技能,包括軍事戰(zhàn)術、武器處置、近距離戰(zhàn)斗、高級軍警射擊、日夜導航、山地地形、火力突擊、外交關系、巡邏、游擊作戰(zhàn)及反游擊作戰(zhàn)等。順利完成進階課程并成績優(yōu)異者最終被分配到第7特倫蒂諾阿爾托阿迪杰團中,在執(zhí)行實際作戰(zhàn)的同時繼續(xù)加強訓練。
第1圖斯卡尼亞傘降團
第1圖斯卡尼亞傘降團是第2機動旅旗下的一支特種部隊,其成立歷史可以追溯到1940年,1942年被解散,1963年第11憲兵機械化旅成立后被劃歸到該旅旗下,2002年被劃歸到第2機動旅,其隊員與意大利特種部隊人員一樣佩戴褐色貝雷帽。
第1圖斯卡尼亞傘降團現(xiàn)有人數(shù)550人,總部位于里窩那,崇尚的座右銘是“如果命運違背了我們,那是它的不幸”,擁有“沙漠之獅”昵稱。該團所執(zhí)行的任務包括特種行動、外交官保護、據(jù)點占領、游擊作戰(zhàn)及反游擊作戰(zhàn)、快速反應、暴亂控制等等。其曾多次被派遣到海外執(zhí)行任務,包括納米比亞、土耳其、索馬里、波斯尼亞、柬埔寨、阿爾巴尼亞、東帝汶、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巴勒斯坦等。
目前,第1圖斯卡尼亞傘降團的下屬部隊包括指揮及服務連、訓練部門和傘降營。其中傘降營包含指揮排、3個傘降連和支援部門。
該團的人員招募及訓練十分嚴格。想要加入該團的人員必須首先通過體能測試和心理測試的雙重測試,通過測試之后要接受為期長達44周的訓練,訓練內容包括傘降課程、巡邏、游擊作戰(zhàn)及反游擊作戰(zhàn)、特種武器及設備使用等。訓練結束之后,候選人要接受非常嚴苛的測試,該測試的通過率只有25%。
特種干預集團隊員正在進行閱兵
文物遺產保護調查小組正在執(zhí)行任務
成功通過測試的人員被分配到第1圖斯卡尼亞傘降團的傘降營,并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繼續(xù)參與作戰(zhàn)訓練、維持訓練、特種行動訓練、傘降訓練、個人武器及班組武器訓練、爆炸物處置訓練、特種射擊技巧、軍警技巧、撤離、戰(zhàn)術情報收集等方面的訓練,不斷提高隊員的軍技素質。
第1圖斯卡尼亞傘降團隊員使用的武器包括伯萊塔92FS手槍、AR70/90突擊步槍、布什瑪斯特M4卡賓槍、伯萊塔M12沖鋒槍、英制40mm榴彈發(fā)射器等。
特種干預集團
特種干預集團是第2機動旅旗下的一支精英傘降部隊,2004年被整合為一支特種部隊,代號為11部隊,具有極高的保密級別。
特種干預集團成立于1978年2月,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執(zhí)行任務是在1980年12月的監(jiān)獄暴亂處置任務中。其擁有人數(shù)對外保密,但據(jù)估計至少有100人。其人員具備的技能包括爆炸物處置、破門、城市狙擊及反狙擊、自由傘降、戰(zhàn)斗潛水、海上突擊等。
雖然該集團目前的具體人數(shù)不明,但其下屬部隊結構明確,包括指揮分隊、訓練分隊、偵察及目標捕獲分隊、戰(zhàn)斗分隊、狙擊手分隊。其中戰(zhàn)斗分隊規(guī)模最大,其下分為3個小隊,每個小隊擁有多個4人小組,小組成員包括指揮員、爆炸物處置專家、攀爬專家和設備專家。在任何時間可保證在接受任務30分鐘后派遣一個小隊,其余部隊則可在24小時內派遣。為此,該集團基地中長期駐扎有直升機和運輸機。偵察及目標捕獲分隊中每個小隊擁有3名人員,包括2名戰(zhàn)斗員和1名探險員。
曾發(fā)生過燒毀國家憲兵隊車輛的暴亂,最終被成功處置
目前,特種干預集團的已知行動包括數(shù)十次,執(zhí)行任務地點除意大利國內外,還包括黎巴嫩、索馬里、土耳其、柬埔寨、以色列、巴勒斯坦、科索沃、阿富汗等海外地區(qū)。
作為一支精英特種部隊,特種干預集團的選拔和訓練自然是極為嚴苛的。申請加入該集團的人員必須是國家憲兵隊的一員,并且年齡不超過33歲。申請人首先要經過面試和心理測試,完成這兩項測試的人員只占全部申請人的40%。此后,通過測試的申請人即開始參與極為嚴格、艱苦的訓練。
隊員乘車在街頭巡邏
最初的訓練為傘降訓練,在第1圖斯卡尼亞傘降團內進行,為期9個月。傘降訓練的內容包括軍事傘降、繩降、戰(zhàn)斗醫(yī)療、地面導航、人員防衛(wèi)、化學及生物武器處置、偽裝、戰(zhàn)術移動、克服障礙物、山地作戰(zhàn)及生存、巡邏、躲避及撤離、武器及特種物資使用、軍警技能、爆炸物處置、人道主義救援等等。
成功完成傘降訓練并通過測試的候選人只占參與該訓練初期人數(shù)的30%。這些候選人接下來將參加為期45周的進階課程,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為期18周的基礎訓練課程,第二階段是為期27周的特種訓練課程。其中基礎訓練課程的內容包括爆炸物使用及處置、武器及彈藥使用、特種裝備使用、突入技能、攀爬及下降技能、繪圖技能、目標評估、精準射擊、戰(zhàn)斗醫(yī)療、重要人員保護等。特種訓練課程的內容包括狙擊手射擊、高級爆炸物處置、滑雪及攀爬、快速導航、游泳及兩棲突擊、建筑物破壞、游擊及反游擊作戰(zhàn)、乘飛機突擊等。成功完成上述課程并考核合格者才最終被允許加入到特種干預集團中。
加入到特種干預集團后,隊員還要不斷進行加強訓練。此外,其還定期與德國GSG9、美國SWAT、法國GIGN、英國SAS等特種部隊進行聯(lián)合訓練。
特種干預集團使用的武器包括伯萊塔92FS手槍、格洛克17/19手槍、史密斯-韋森M28轉輪手槍、貝內利M1超級90霰彈槍、貝內利M3霰彈槍、HK MP5沖鋒槍、伯萊塔PM12沖鋒槍、FN P90沖鋒槍、斯太爾TMP沖鋒槍、HK MP7沖鋒槍、巴雷特ARX160突擊步槍、斯太爾AUG突擊步槍、HK416/417突擊步槍、SCAL-L突擊步槍、薩科TRG42突擊步槍、布什瑪斯特M4卡賓槍、HK53卡賓槍、M203榴彈發(fā)射器等。
特種部隊師成立于2001年2月,總部位于羅馬,是一支特種警察部隊,主要執(zhí)行特種警察行動、對地方軍隊進行支援等。特種部隊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成立的第12憲兵旅,2001年重組為特種警察部隊后,于同年被命名為特種部隊師。
目前,特種部隊師所屬有8個指揮部,分別為外交指揮部、藝術及文化繼承指揮部、法庭調查指揮部、保衛(wèi)指揮部、憲兵隊航空集團、反造假指揮部、工人保護指揮部、意大利銀行指揮部。
在鄉(xiāng)村地區(qū)巡邏
特種作戰(zhàn)集團成立于1990年12月,是一支反恐部隊,主要執(zhí)行反犯罪行動、反恐行動等。其成立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70年代的特種反恐小隊。目前,該集團的下屬部隊包括3個調查服務中心、1個反破壞小隊和1個技術支援小隊。其中調查服務中心可應對的任務包括有組織犯罪、毒品走私、洗錢、武器走私、綁架,以及對犯罪活動進行分析等。
(全文完)
編輯/王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