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
[摘要]目的研究與分析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效果。方法從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內接收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82例,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均41例。對照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聯合辛伐他汀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氯吡格雷的用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以及心電圖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聯合氯吡格雷對于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效果較為顯著,極大的降低了患者心絞痛的頻率和心肌缺血的次數,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氯吡格雷;不穩定型心絞痛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63.02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介于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之間的臨床表現,常由于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等所導致,其特征是心絞痛癥狀進行性增加,不穩定型心絞痛若無法及時治療,患者可能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對于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等,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選取本院間內接收的82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效果,并為深入的研究提供相關依據。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內接收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82例,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均41例。本研究所選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并經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為不穩定型心絞痛,并排除嚴重肝腎疾病患者、高血壓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礙者。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承諾書,本研究已獲我院批準。觀察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41~70歲,平均年齡(55.5±14.5)歲;對照組男20例,女21例,年齡44~71歲,平均年齡(57.5±13.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吸氧治療,并指導患者服用硝酸酯類藥物、ACEI類藥物、B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等常規藥物。對照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聯合辛伐他汀進行治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U/d,連續注射7 d;辛伐他汀,生產廠家: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943;口服;起始劑量10 mg/d,晚間頓服。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氯吡格雷的用藥,氯吡格雷,生產廠家: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83;口服;75 mg/次,1次/d。
1.3療效評價與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其中,顯效: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恢復正常,心絞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恢復到有效標準,心絞痛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41×100%。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電圖變化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將本研究所得數據納入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對t檢驗;計數資以例數(n),百分
2.2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變化情況對比通過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屬于急性心肌缺血綜合征,主要包括初發心絞痛、惡化勞力性心絞痛等。不穩定型心絞痛主要由于冠脈阻塞的急性加重所導致,血管破損和出血后形成斑塊,受到刺激破裂后導致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引發動脈栓塞表現出心絞痛。與穩定型心絞痛相比,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疼痛更強,持續時間更長,較低的活動量就可誘發不穩定型心絞痛,休息時也可自發出現,性質呈進行性。相關文獻報道,大約20%~30%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在發作后3月內可能發生心肌梗死,胸痛時心電圖的明顯變化是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臨床上提出多種藥物結合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方式,效果較為顯著,例如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等。低分子肝素是一種抗凝劑,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備而成,分子量較低,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靜脈血栓,低分子肝素的半衰期較長,抗血栓和抗凝效果較為顯著,能夠有效的改善心肌缺氧的狀況,緩解心絞痛。辛伐他汀是一種膽固醇合成限速酶,能夠減少患者血清內半胱氨酸的含量,從而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并且能夠有效的抑制細胞內膽固醇的合成,從而減少血小板的聚集,改善患者動脈硬化的情況。氯吡格雷是一種血小板受體抑制劑,能夠直接作用于血小板,從而有效的預防血栓的形成,減少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幾率,有效的改善心絞痛的發作頻率,治療效果較為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且心電圖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綜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的聯合使用,極大的改善了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了心絞痛狀況,降低了心絞痛發作頻率,促進了患者的恢復和預后,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