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莉 常辰辰 黃苓苓
[摘要]目的研究對惡性腫瘤晚期病人運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受的惡性腫瘤晚期患者32例為研究對象,并按要求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中醫護理,然后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結果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比對照組的生活質量高出許多(P<0.05)。結論在惡性腫瘤晚期患者中運用中醫護理技術有顯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非常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
[關鍵詞]中醫護理技術;惡性腫瘤晚期;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51.02
根據病情的發展情況,惡性腫瘤晚期病人會呈現出失眠、癌痛、惡病質、免疫力低下等癥狀,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加上這類患者已經大多喪失了手術切除與放化療的最佳機會,導致其心理負面情緒比較嚴重。本文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的惡性腫瘤晚期患者32例進行研究,對這類患者采取中醫護理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在臨床護理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具體報道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診的32例惡性腫瘤晚期病人,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女性各半,年齡為31~85,平均年齡是52.8歲,病程為2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11.9個月;對照組包括男性10例,女性6例,
年齡為32~86歲,平均年齡是53.5歲,病程為2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12.1個月,根據病理學研究,這兩組患者的資料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以此為基礎增加中醫護理,主要包括:(1)情緒護理:由于腫瘤晚期病人長期受病痛危害,會產生煩躁、恐懼、抑郁等情緒,而對腎、脾、肝、肺等器官造成不良影響,所以需要護理人員以親切的姿態對其進行積極的心理交流和疏導,穩定其紊亂的情緒,使治療的依從性得到提升;(2)飲食護理:合理的攝取飲食能使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得到顯著提升,腫瘤晚期病人應該盡可能少食多餐,可以對偶爾有惡心嘔吐癥狀的病人咀嚼姜制品,使其這種不良反應減少,增強其食欲和胃蠕動的能力。(3)中醫進行按摩:遵循中醫理論,針對患者的具體狀況,按照經脈穴位對其進行按摩,以滾、揉等輕柔的手法和患者的主訴的力度對其胃經或脾經進行護理,防止過度刺激,使其乏力等癥狀得以消除,避免產生壓瘡;(4)中藥灌腸處理:大多數腫瘤晚期病人為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情況,因此經常因腸胃緩慢的蠕動而產生腸梗阻或便秘狀況,針對排便困難的病人,可以采用清熱類、通便潤腸的藥劑,進行灌腸處理,使其正常排便;(5)中藥泡洗:腫瘤晚期病人經常因回心血減少而出現腫脹的情況,其中化療后損傷神經系統者或風濕性疾病的患者表現比較明顯,因此護理人員可選用五苓散、五皮飲等祛除風濕類的中藥劑,煎成藥液跑洗患者四肢末端;(6)針灸及耳穴埋豆:疼痛是惡性腫瘤患者比較嚴重的癥狀,為了緩解癥狀,主要對患者注射布桂嗪、嗎啡等鎮痛劑,但長期使用患者會逐漸對其產生依賴,本文主要根據經絡和穴位對患者三陰穴、內關穴、足三里穴等實施針灸治療,并針對疼痛失眠者,采取耳穴埋豆法,選擇王不留行籽對耳廓上的耳尖、皮質下、神門穴等穴位進行刺激,使患者失眠疼痛的狀況逐漸減輕。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觀察,并對其心理功能、生活能力、肢體功能、社會功能等評分情況進行記錄,每項為100分,按照其分數確定其生活質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應用“x±s”描述,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能力、肢體功能、社會功能等指標都比對照組高,對其差異進行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對惡性腫瘤晚期患者臨床主要采取藥物化療和放射治療的方法,盡管這些方法可以消滅一部分腫瘤細胞,但與此同時還會使肌體正常的細胞受到一定損傷,
而使患者出現胃腸不適和炎性感染等情況。由于惡性腫瘤晚期病人的病程時間較長,常會出現暴躁、抑郁、煩悶等情緒,甚至因此輕生,所以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了中醫護理技術進行干預,得出觀察組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能力、肢體和社會功能等都高出對照組許多,其差異對比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所以中醫針對性的干預護理,可以使患者的心理情緒得到極大緩解,使其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針對惡性腫瘤晚期患者選擇中醫護理進行合理的護理,可以較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對該技術進行有效的推廣。
本文編輯: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