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淇
摘要本身違法原則同合理性原則為反壟斷法的重要適用原則,主要適用于橫向限制和縱向限制的規制之中。合理性原則自從在美國被提出之后,其在美國和德國的實踐也給我國對于該原則的具體適用及適用范圍起到了借鑒的作用;而此經濟學在此原則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也體現了經濟法的理念與價值;從實踐的角度出發,結合經濟學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此原則在我國仍然不是盡善盡美,應當做到“揚棄”。
關鍵詞反壟斷法 合理性原則 具體適用 價值理念 揚棄
一、我國合理性原則適用范圍及適用標準
我國合理性原則的適用范圍是廣闊的,這源于合理性原則極強的“適應性”以及它的社會基礎和經濟價值,這些要素決定了它廣泛的適用范圍,如上文所述的《反壟斷法》第13條規定和第14條規定中規定的數個情形之外,還有許多情形適用于合理性原則,如經營者集中,即經營者之間的合并或者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多是適用于合理性原則,其中包括資產轉移性集中和經營控制型集中,因為在多數的經營者集中的情況下,應對其進行仔細的分析,才能確認是否是限制競爭,因此可根據實質減少競爭、市場支配力標準等標準才能確認其是否適用于合理性原則。從壟斷協議來看,除了橫向價格協議、某些橫向非價格協議、某些搭售協議、某些聯合抵制協議、某些轉售價格維持協議等五種適用于本身違法原則的協議。其余當是適用于合理性原則。
以上是合理性原則在我國的適用范圍,然而是根據什么適用標準來確定這些適用范圍的?從其要件也可以說是操作標準來看,則是從目的和危害性這兩個方面進行展開,應當根據事實基礎對協議的目的和危害的后果進行考量,筆者認為,應當是以危害后果為先,因為在特定的情況下,于協議成立之時并沒有這個目的或者說是意圖,但是在過程之中,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或者說在過程中因為巨大的利益而使得意圖的改變和原先有所不同,因此對危害的后果的考量應當先于目的,然而目的不應當被忽視,應當根據所具備的材料來考量協議制定者的真實的目的。
而另一方面,合理性也應當符合壟斷的控制標準,壟斷的控制標準有有效競爭標準、社會公共利益標準、社會公共利益標準正當性等三個方面。從有效競爭標準來看,競爭法想要做到的是限制不合理的競爭,并對不合理的限制競爭的行為進行規制,從而做到有效率,有效的競爭能夠給社會帶來經濟效益,但離開了競爭公共利益的實現會很有難度,合理原則則是防止《反壟斷法》在適用的過程中對一切限制競爭的行為作出否定性評價,保障有效競爭,因此對于一個協議的判斷標準可以從競爭的角度出發;其次從社會公共利益標準來看,它可以說是競爭法所追求的一個目標,涉及了多個方面包括經濟、福利乃至環境等,而合理性原則產生的基礎包括效率這一價值觀念,自然其追求的也是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和福利,在這里可以通過一個縱向的對比,即社會的投入與產出來來判斷壟斷行為是否損害了公共利益,在通過橫向的對比即將該壟斷行為與其他行為作對比,比較其帶來的社會效益的不同,以此作為標準判斷壟斷行為是否“合理”;最后則是關于社會公共利益標準正當性,其中包括追求社會公共利益以及與協調個人利益最大化的關系,即減少貧富差距追求社會公平,不能僅僅追求效率而忽視代價,就此筆者認為,同時不能和經濟法相關理念,諸如“可持續發展理念”、“實質正義理念”、“人本主義理念”相悖,由此社會公共利益的正當性標準才可實現,合理性原則在適用過程中當注意這點。
二、合理性原則中的的合理性及理念
(一)合理性原則的正當性
合理性原則的出現與發展離不開其自身的正當性。可以看到,合理性原則和本身違法原則是反壟斷法的重要適用原則,兩者共同構成反壟斷法中的違法確認原則,二者相輔相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制度的不確定性。如根據這兩原則對限制的對象進行一個分類:經營者集中多數適用于合理性原則;對于搭售行為和價格歧視行為的區分;對于壟斷價格和掠奪性定價的適用。因為我國是成文法國家,語言的模糊性及專業性,適用的不確定性使我國的法律的適用無法特別明確地完全按照法律條文來適用,而且法律法規有局限性,不能完全考慮到社會的各種情況,這兩原則其在一定程度上改正了制度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盡管不能完全囊括,但對我國反壟斷法有不小的積極意義。
合理性原則的提出和壟斷的二重性以及相對性有一定的關聯。壟斷的二重性也就是壟斷的危害及好處。而在一般看來,壟斷會對社會造成危害,而且甚為嚴重,在某些經濟流派的眼里,競爭才能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效益增加,而從根本上對壟斷作出否定性評價,實則不然。壟斷同樣有其優勢,比如在我國電力、水力等部門需要國家進行壟斷,否則,社會秩序堪憂!再者若是在個別的部門中壟斷實施得當,生產集中,效率將會被提高,社會效益的增加也是應然的。由此可見壟斷具有二重性,且壟斷的危害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基于此,需要合理性原則,來規制“不合理”的壟斷,區分“合理”的壟斷。
(二)合理性原則的價值理念
反壟斷法中的合理性原則其中所包括的價值理念是與《反壟斷法》的價值理念乃至經濟法的價值理念一脈相承,在把握合理性原則的內涵中,會體現出經濟法和《反壟斷法》的價值理念。
據李昌麒老師所述,經濟法理念大致可為“人本主義理念”、“實質正義理念”、“社會本位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適度干預理念”等。合理性原則雖然并未囊括五者的全部,但也充分體現了部分的理念。如經濟法的“實質正義理念”指的是在宏觀層面調控全局性和公共性利益,微觀層面則是不平衡的經濟利益,合理『生原則則是在宏觀的層面規制了反壟斷法的適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實質正義;“適度干預”的理念不再贅述;“社會本位理念”因語義的特殊性及學者的見解不同不好定義,只能說是從社會總體的角度來出發,以社會為本位,合理性原則正是規制了反壟斷法的適用,從社會整體的角度出發,提高了社會整體效率。
毫無疑問,價值問題是反壟斷法的核心問題,反壟斷法所追求的實體價值在經濟和社會之中得到了體現,其包括自由、公平和效率等。雖然中國反壟斷法所體現出來的自由和經濟理性等價值理念不是特別的完善,且反壟斷法的價值問題在學界爭議較大,然而,這并不妨礙合理性原則對實體價值,即自由、公平、效率等的追求。合理性原則保障了社會中的經濟的適度自由,并在適當的時候進行適度干預,維持社會經濟的總體自由的平衡;合理性原則同時保障了競爭者在競爭中的合理權利,不允許不合理的壟斷行為對他人的權益造成損害,體現了公平的價值;最后合理性原則,保障了適當的壟斷行為的存在,適當的壟斷行為有利于生產的集中,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對損害社會利益、降低社會效率的壟斷行為進行了界定,此為對效率這一價值的追求。通過對本身違法原則和合理性原則的比較、考量,本身違法原則側重的是多元的立法目的,而合理性原則說是從經濟角度(尤其是效率的追求)出發更為合適。
三、合理性原則揚棄
(一)合理性原則的優勢
合理性原則因其自身的優勢,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廣泛傳播及使用,雖然具體適用和相關規定有所不同,但合理性原則的優勢不能被否認。
首先,從合理性原則的本身出發,其基于社會現狀和經濟情況等產生,與社會現狀密切聯系,能夠切實地滿足社會的需求,社會的具體情況是其產生的基石之一,自然,該原則的可行性也是相當得強;概念界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原則充分體現了“合理”,其與本身違法原則相對,將概念及范圍進行科學的界定,而在適用過程中,更為地清楚,這同樣也是其自身的優勢之一;合理性原則隨著社會的發展、理論的進步、國家之間交流的頻繁,其自身的內涵同時不斷完善,不管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且合理性原則存在其自身的正當性,此處不做贅述。
其次,拋開合理性原則的本身,大致有之前所提到的幾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司法效率;控制了原告濫訴,有利于豁免制度的適用;是“社會本位理念”、“適度干預理念”、“實質正義理念”的一種在理論上的體現;體現了對自由、公平、效率等價值的追求。之前的敘述不能說詳盡,但表達了筆者的看法,此處也不再贅述。
(二)問題及啟示
合理性原則同樣在理論和實踐方面也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同時也是難以解決的,首先,合理性原則方便了《反壟斷法》的適用,提高了司法的效率,然而,它在適用過程中往往要考慮到問題的方方面面,此時,耗費的成本和原來相比較是巨大的,且完全考慮到事物的方方面面也是不太可能的;其次,合理性原則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合理性原則和本身違法原則構成了違法確認的準則,但是社會現象是復雜的,其囊括的情形是相當有限的;再者說,合理性原則所要求的法官的專業素養是相當高的,因為在合理性原則的適用過程中,給法官的判斷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完善合理性原則的內涵與我國的豁免制度,毫無疑問,不少法律在我國的適用都存在很大的問題,有些是立法原因,有些是現實情況所致,關于合理性原則的判斷標準、具體內涵也應得到完善,應當細化本文所提到的標準并做適當刪減,如此才能完全客服局限性和模糊性,同時有助于正確細致地界定豁免制度的適用范圍;堅持一元序列分析,關于合理性原則以及本身違法原則,往往是存在兩個觀點,一個是二元分析模式也就是將兩者相分割,而這一觀點很顯然是偏頗的,若是兩者相割裂,適用的范圍和方式都會出現混亂的情況,故應堅持一元序列分析,結合兩者,用本身違法原則進行排除,用合理性原則對部分行為進行考量;重視反壟斷執法機關的作用,因其反壟斷法的不確定性和成文法模糊性以及社會的復雜性,相關人員對壟斷行為作出法律和經濟上準確的分析和價值判斷,這就對專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要求,重視反壟斷執法機關的作用,對人選的選拔機制以及機關的執法應當有嚴格的標準及要求。
四、結語
本文先對合理性原則以及合理性原則的產生及在我國的現狀進行了簡要的闡述,結合實例和法條、資料解釋了合理性原則的適用范圍及在我國的具體適用,并對合理性原則的優勢和意義進行了考量,結合了經濟法的理念和反壟斷法所追求的價值分析了合理性原則的價值理念,最后說明了合理性原則在我國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相關的啟示。
由此本文總體上對反壟斷法中的合理性原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總而言之,合理性原則在我國的反壟斷法中有其存在的價值,應當結合實踐、社會現實和有關理論對合理性原則進行完善,有助于反壟斷法中的合理性原則更好的“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