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芬
摘要網絡交易是當下十分流行的一種交易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商品選擇機會,也為現代人們的消費帶來了很大的便捷。但是隨之相對應的網絡交易安全事故也經常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網絡交易安全保護體系還不夠完善。民商法作為監管交易活動的根本大法,其在網絡交易中也具有較高的法律效力,不過,民商法還需要針對網絡交易的特點進行不斷的完善,才能在網絡交易中發揮出更好的保護作用。
關鍵詞網絡交易 民商法 安全保護
網絡交易與傳統交易的最大區別就在于網絡交易中的交易雙方不需要直接見面,且消費者也不能在交易活動進行前直接接觸到商家銷售的物品,所以消費者不能在交易的第一時間對欲購買物品的質量做出主觀評價。另外,網絡交易的支付方式都需要借助第三方認證平臺,以確保交易雙方交易過程的真實性與公平性。當今社會中,網絡交易行為十分普遍,由于網絡交易存在虛擬特征,所以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網絡交易的安全性。民商法對網絡交易安全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所以,積極探索網絡交易安全與民商法保護的相關性,對提高網絡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商法在網絡交易安全保護中應用的意義
(一)民商法中的相關法律行為規定對網路交易行為具有規范作用
網絡消費在現代人們的消費行為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為了建立健康的網絡交易環境,維護消費者與商家的合法權益,就需要針對網絡交易發展中的不足進行解決,這時,民商法中相關法律法規便應該發揮其的法律效力。雖然網絡交易是一種虛擬的交易行為,但是其中也會涉及到相應的實體物品與實際的交易金額流動記錄。所以,民商法有權對其中的交易行為進行規定,交易雙方都可根據民商法中的相關法律條文來判斷和檢查交易活動,從而維護交易雙方的合法利益。例如,部分app網站中的商家在交易活動結束后采取撤離、銷毀交易證據的方式,若利用民商法中的網絡交易法律制度對其行為進行監管,其撤離與銷毀證據的行為便會被暴露,從而對其銷售行為進行給予相應的懲罰。
(二)民商法的應用使得網絡交易雙方的法律地位與責任更加明確
網絡交易成為新時代最常見的一種消費形式,也是人們轉變傳統消費觀念的一種潮流。基于此,網絡交易的健康發展,必須要對交易雙方的法律地位、權責關系等做出合理的規定。而民商法作為維護和監督交易活動的基本法律法規,其在網絡交易安全保護中的應用就有明確交易雙方法律地位與責任的作用,也是的網絡交易活動實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規范活動。
(三)民商法對網絡交易的發展規定具有調整作用
網絡交易行為是一種虛擬行為,存在很大的特殊性,再加上網絡交易一直處于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其不僅具有較快的發展速度,還是一種新鮮事物,所以相關的法律規范還來不及建立和完善,從而導致網絡交易安全保護性能較差。所以,在網絡交易安全保護中應用民商法,對交易做出了進一步的規范,且對交易中的相關規定與行為具有調整和分析的效用。例如,民商法中的《電氣簽名商務法》、《電子交易法令》等法律條款對網絡交易中的相關不良行為進行了修改與調整,進而為網絡交易安全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二、網絡交易的現狀與安全保護困境
(一)網絡交易的現狀
信息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現代人們對網絡交易十分熟悉。與傳統的實體交易活動相比,網絡交易具有便捷、方便的特征,消費者在足不出門的情況下便可以進行消費,且可供選擇的商品較多,使得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網絡消費。電子商務成長和快速發展十幾年后的今天,網絡交易已經成為現代年輕一代的重要消費方式,對年齡較大的人們的消費行為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網絡交易正以一種取代實體交易的發展趨勢在發展,是一種潛力十足的市場交易方式。近年來,網絡交易促銷活動越來越多,其中最突出的促銷活動便是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據2015年的“雙十一”淘寶網的交易數額顯示,已經接近600億元,可見其對實體交易市場的重大沖擊力與影響力。。直至今日,網絡交易變得更加的廣泛和普遍,將2015年的交易數據作為分析的一個基數的話,可想現今的網絡交易量給實體交易帶來的更大影響。雖然網絡交易是當前十分火熱的一種消費形式,但人們對網絡交易活動的安全性的重視也越來越高。網絡交易中信息竊取、錢財盜取或騙取的顯現也十分常見,基于此,網絡交易安全性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網絡交易安全保護困境
網絡交易安全保護困境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網絡交易中消費者與商家處于一種信息不對稱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網絡上的商品信息比較匱乏,對商家的相關經營資質的了解也較少,從而導致一些欺詐的消費事件發生。
第二,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的隱私信息被泄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已經步入大數據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個人信息很容易被非法之徒盜用,并利用消費者的信息來謀取不當或不法的利益,或實施欺詐行為。
第三,網絡交易的安全保障系統比較匱乏。網絡交易活動中,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不能及時運用法律來維護自身權利;此外,網絡交易還存在取證困難的特點,導致消費者不能較好的維護自身的權益。
這三方面的問題充分說明網絡交易安全保障中還有較多的問題需要解決,網絡交易安全保障還存在較大的困境。
三、提高民商法對網絡交易安全保護作用的建議
(一)明確規定交易雙方的法律地位與責任
民商法中對交易雙方法律地位與責任的明確規定有利于提高網絡交易的安全保障,對網絡交易安全保護系統的完善與健全也具有促進作用,使得任何與交易相關的網絡活動均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和支持。基于此,民商法中明確交易雙方法律地位與相關責任時,必須賦予網絡交易雙方合理的民事主體地位,進而才能針對網絡交易中的民事主體進行法律地位與責任的劃分。采取網絡技術手段為網絡交易的雙方建立相應的電子身份信息,賦予網絡交易平臺監管和審核交易雙方電子身份的權利,增強網絡交易結果的公開性。
(二)強化民商法中的網絡交易先行賠付制度
民商法中需要增強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應將消費者權益保護作為網絡交易中的重要內容,以法律的角度來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這是由于網絡交易中消費者不能及時確認所買商品的質量,但是現代科技技術讓不少商家在進行商品性價比宣傳時應用大量的虛假廣告,這些虛假的廣告對消費者的消費產生誘導作用,從而讓部分消費者做出了錯誤的消費決定,最終導致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
基于此,民商法中應強化網絡交易中的先行賠付制度,明確先行賠付制度的使用范圍與辦法,以規范網絡交易行為,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供更高的保障。當前,大多數網絡交易平臺中的商家都需要交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那么,當發生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交易平臺提供方便可以依照民商法中的先行賠付制度對消費者的權益進行賠償,實現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目的。對于網絡交易平臺內的商家來說,由于他們受到先行賠付制度的約束,其消費行為也會更加規范,從而降低網絡交易中的侵權行為,促進網絡交易的健康發展。
(三)提高對網絡消費者隱私安全的保護
網絡交易中消費者的隱私安全也是重要的保護內容。隨著網絡交易越來越頻繁,經常會有新聞報道消費者因為對商品或服務不滿意而給出差評時受到商家或快遞員的恐嚇與騷擾,這充分體現了網絡交易中隱私安全保護的重要性。提高消費者隱私安全的保護首先需要避免消費者消費過程中的個人信息發生泄漏,這是因為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很容易被犯罪嫌疑人收集和利用,部分網絡交易平臺便利用消費者的消費信息展開二次營銷推廣,這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消費者提供消費建議,但是這種行為也對消費者的隱私權造成侵犯。另外,消費者的信息在物流信息中也會被展現出來,若沒有有效的保護措施,消費者的信息也會被嫌疑人利用。基于此,民商發張還需要增強消費者隱私安全保護的保護,為網絡交易活動建立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
(四)健全網絡交易格式條款的限制
網絡交易格式是規范網絡交易的重要手段,所以,民商法中明確網絡交易中的格式也是十分重要的。網絡交易格式內容需要受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法律條款與規定的限制,保證網絡交易過程中所使用的格式條款充分符合交易雙方的共同利益,使得交易活動更加公平公正。網絡交易活動中,由于消費者的網絡交易格式條款的專業認知比較缺乏,所以很容易受到網絡交易格式條款的蒙騙,誤導其盲目消費,導致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基于此,就需要將《合同法》中的相關法律制度應用網絡交易格式條款的限制中,促使網絡交易格式條款變得規范,并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引用或借鑒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對來說,西方國家的網絡交易起步是較早的,他們的民商法法律的規定也更為完善。因此,在應用民商法保護網絡交易安全時,可引用或借鑒國際貿易組織監理的相關法律規定。例如,明確網絡交易行為、電子支付方法、電子單據的內容、安全認證條款、權益仲裁制度等他,建立安全有效的網絡交易行為于環境。
四、結語
從當前的網絡交易安全狀況的分析中不難發現,網絡交易安全保護的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強化。民商法是我國監督交易活動和維護交易雙方合法利益的重要法律法規,其不僅對實體交易活動中的交易安全具有保護作用,對網絡交易活動的安全性也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為了提高網絡交易的安全性,民商法還需要針對網絡交易的特點與發展變化進行完善和健全,以促進網絡交易的健康發展,為廣大消費者打造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