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敏
摘 要:舞蹈的藝術審美功能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但是舞蹈的治療功能卻鮮為人知。心理學對舞蹈的研究表明,舞蹈是治愈心理創傷的一劑良藥。在中職舞蹈形體課中,引入舞蹈療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中職生在學業、擇業、就業等方面堆積的壓力,為合理宣泄不良情緒找到合適的出口。把舞蹈療法引入中職課堂,對培養高技能、高素質、高情商的優秀中職生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舞蹈療法; 心理健康; 中職舞蹈課堂
一、引言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經過身體和心理的二次發育,從外在到內在都充斥著對美的渴望和追求。尤其是在當今中國社會,21世紀的前10年給社會和家庭都帶來經濟基礎的積累,更重要的是,教育制度改革關于提升青少年素質教育水平的要求,現代獨生子女的家庭更是對孩子寄予了深厚期望。舞蹈作為其中廣受歡迎的通用性科目,做好形體舞蹈訓練,對于學好舞蹈、塑造良好身形,提升孩子自信心有著不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更多的是作為一個興趣科目,主要是在積極響應國家對青少年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千秋政策,并不是中職學校發展的重點專業,首先在教學定位上就存在先天性不足,也是因為如此,中職學校的舞蹈老師大都并非高級專業出身,往往是在社會上有點口碑的老師或是藝術學校的學生。在授課方式上,大多采取教師口傳身授和學生模仿練習,教學內容則大都沿襲"以本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存在極其明顯的弊端。在實踐上,學生的實用性舞蹈技能缺失;在教學時間上,教學課時被擠占、被挪用現象較為普遍;在教學內容上,強調理論的體系構建,大大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具有舞蹈天賦的學生,這種模式往往導致"優等生吃不飽"、差等生"吃不好"的現象,基于學生數量多、理論體系繁瑣的原因,只有個別學生能得到老師的切實有效指點并得到提高。
二、舞蹈療法適用的人群與舞種的選擇
1.舞蹈療法適用的人群
理論上說,舞蹈療法可以適用于任何人。正如華絲·凱――澳大利亞舞蹈治療師所言:“即便是專業舞者,如果你有情感問題或是壓力大無法釋放,也可以選擇舞蹈療法,因為它和純粹的舞蹈不同,更注重用音樂帶動心理情緒,更注重發現你自己本身。”舞蹈療法對于青少年由于自卑、自閉而引起的情感問題有很好的療效,舞蹈療法把語言方式所不能夠表達到的各種情緒,如憤怒、失望等,用肢體語言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讓負面情緒得以宣泄,使人們變得愉悅和自信。
2.舞蹈療法對舞種的選擇
對于采用舞蹈療法的人們來說,他們的目的并不是要通過嚴苛的訓練成為舞蹈高手,而是要通過舞蹈回歸心靈,感受自我、善待自己、珍惜自己,所以參加者并不需要舞蹈基礎,只是借由放松狀態下自然的肢體語言發現心理壓力的真正來源并尋求解決之道。因此,選擇對身體有足夠伸展的舞種,例如:簡單的瑜伽,拉丁舞中柔美的倫巴,優雅的華爾茲;也可以選擇能讓人情緒瞬間爆發的舞蹈,例如,充滿激情與爭斗的斗牛舞和探戈;還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交誼舞或是莎莎舞。如果從來沒有接觸過舞蹈,甚至可以從簡單的形體動作開始,在熟練了以后,無論是探戈還是爵士,都可以成為練習的課程。舞蹈治療重要的不是舞蹈本身,而是利用舞蹈這一特殊的路徑通往發現自我、改善自我的境地。
三、在中職舞蹈形體課中引入舞蹈療法的必要性
舞蹈療法,是迄今為止最安全同時也是最容易推廣且行之有效的心理或生理疾病治療方法。在舞蹈療法中最重要的是“指導”和“感悟”,對于中職生而言,舞蹈可以使他們潛藏在內心深處的焦慮、憤怒、抑郁、悲哀等不良情緒充分釋放出來,對心理創傷等心理障礙起到促進分解和消除作用。中職生處于生理和心理逐漸接近成人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我們需要從生理、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等方面引導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自己。尤其是當一些負面情緒產生的時候,該如何應對,如何對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合理的宣泄口,除了去尋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輔導之外,自我調節也是非常重要的。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總體上還是好動的,因此比起其他方式,舞蹈療法會讓他們更感興趣,更愿意去嘗試,從而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讓學生多了解各種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渠道,對學生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舞蹈課程中引入舞蹈療法,在健身塑形的同時,又能達到健心的效果,這是個必要且一舉多得的好方法。
四、在中職舞蹈形體課中引入舞蹈療法的可行性
1.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現狀
中職生處于心理的成長期,對于剛經歷中考失利的中職生來說,他們的心理正處于相對薄弱的時期,在學習心理、個性心理、人際關系心理、自我認識心理、性心理、情緒情感心理及擇業心理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近年校園暴力、早戀、自殺等現象在校園里越來越頻繁地出現,進一步表明他們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在用心理咨詢及心理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的基礎上,可以用舞蹈療法來進行輔助治療,應該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2.中職生舞蹈形體課的現狀
目前中職學校的舞蹈形體課,不管是舞蹈專業或非舞蹈專業,教師教的和學生學的都是基本的舞蹈技巧,包括芭蕾的基訓,民族舞、現代舞、拉丁舞等。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更多的是身體能力的鍛煉,柔韌性、控制力、力量的加強,對于心理上的幫助卻是微乎其微。而有些沒有舞蹈基礎的學生,因為練不好舞蹈動作而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和厭學心理,這種純技巧性的舞蹈學習反倒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 李佩婧.形體舞蹈訓練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與創新,2015,(1)
[2] 牛曉曄.形體舞蹈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8)
[3] 李菁.試論當代大學生開展形體舞蹈訓練的重要意義[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