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蓉
摘要:班級是學校的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一個班級班風、學風的形成以及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在我國教育改革飛速發展的時期,這也就要求教師與時俱進,研究、探索對班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以達到育人之目的。
關鍵詞 :班級管理 方法 學生 教育
班級的管理工作可謂是教育中的一門藝術,由于受到教師自身的管理能力、管理理念、學校規章制度及學生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不同,因此班主任的管理藝術也是各有千秋、百花齊放。我認為班級的管理者就像是一個家庭的“當家人”,每個學生就是家庭中的成員,每天要完成哪些任務,處理“家庭事務”時應該注意什么,如何協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等都是“當家人”需要考慮到的。我在班級管理中采用的管理方法是“以生理生 以愛育愛”,簡單的來說就是讓學生管理學生,用愛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 我對班級的管理著重從以下方面著手:
1、抓常規 創優秀
“習慣決定成績 細節決定幸運”。對于班集體的建設方面,我一直要求學生要有強烈的集體意識,把自己的個人行為放到班級中來,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代表的是整個班集體的形象。要求同學們嚴格遵守《中學生行為規范》、《七年級二班班級管理制度》,重點從提高學生樹立文明意識。每學期指定班級文化建設主題,今年我所帶的是七年級,指定的班級文化主題就是“優秀是一種習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衛生等習慣。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競爭意識,形成“你追我趕”的比學、敢學的好風氣。爭取使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當中汲取知識并獲得快樂,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發揚優勢,彌補劣勢。 所有良好習慣的培養及養成都為優秀班級的建設添磚加瓦,每一處小的細節也都為優秀班級的贏得綻放光芒。
2、加強班干部隊伍建設
發掘、培養一批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認真負責的學生干部,將班級管理事務進行分解,落實到每一個班干部以及每一個同學,使班里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各項工作中,培養更多的學生勝任班級管理工作,出現問題先有班委會自行解決,真正解決不了的班主任再出面,使大家都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作為班級的一個管理者,而不總是被管理者。這也就是“以生理生”的管理理念
3、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
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施教。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要從關心、愛護每個學生的角度出發,全面了解、關心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情況。對于個別學生的教育,保持正確的態度,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惡,態度上不粗暴。對后進生要一分為二,善于發現后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特別是要注意培養后進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也就是在班級管理中的“以愛育愛”理念。
4、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教育
近年來,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對學生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學校對學生的法制安全教育更是必不可少。 對學生的法制安全教育要時時處處都得講、時時處處都得做。如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上報,想盡辦法把問題隱患控制在萌芽狀態,把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點。尤其是學生校外安全和校內休息時間的安全,必須做好,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5、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平時,把學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現反饋給家長,及時與家長溝通,使家長對孩子在校情況作到心中有數,請家長協助鼓勵或幫助學生,作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同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及時找到問題所在,對癥下藥。結合學生的表現,開好家長會,針對學生的現狀,與家長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形成家長、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6、加強德育教育
根據學校德育處、團委及班級活動加強學生德育教育,包括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知法懂法教育等等,以重大節日為契機,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大膽創新、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要有高超的協調能力、精辟的分析能力,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提高德育工作的感召力。作為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
所謂一路艱辛一路歌,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過磕絆和不被理解,但我相信鞭撻雖然叫人疼痛、叫人難堪、叫人遺憾,但收獲的卻是佩服、是奮進、是經驗。班級管理方法千千萬,對學生適用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才是班級管理的真切之法。我將秉持與時俱進的品質,全力推動教育改革與教育創新,“不忘教育初心 牢記育人使命”。
參考文獻
[1]趙豐平.教育其實很簡單.開明出版社.2015,2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