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佳
摘要:本文主要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問題進行了探討。首先從傳統教學模式弊端入手分析了新型教學模式的優勢,接著對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創新方法
一、引言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是具有靈活多變的形式,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得以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是一種告別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而引入的創新教學模式。
二、新型教學模式——小組任務教學
小組任務,顧名思義就是把學生按照男女比例和知識水平等因素分成小組,教師分配相應任務,學生按照小組完成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就成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中心,而按照小組搭配形式完成任務的模式也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首先,這種定任務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完成目標的決心。有了決心就必然會產生學習的興趣,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效率。這樣本來枯燥乏味的課堂也就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們在完成小組任務的同時,也高效地利用和掌握了本學科的內容,這是傳統教育模式遠遠不能比擬的。
其次,教師在這種新型的小組任務教學模式中也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設置合理生動的情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就是教師的首要任務。任務的精心設計是小組任務教學的關鍵,只有真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也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決心,也就是學習的自覺性。教師只需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相應的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即可。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教師的角色也告別了過去的“一言堂”,而變成了引導者和參與者。
三、新型教學模式——多媒體電子教學
既然是信息技術課堂,就必不可免地要用到多媒體電子教學,具體分為課內和課外兩種教學模式。
首先在課內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準備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視頻、圖片等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出來。這種多媒體教學的模式使課堂模式更多樣化的同時也增強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輔助完成多媒體教學課件甚至讓學生走向講臺,代替教師教授學科內容。教學生的也是學生,首先教授者會更好地掌握學科內容,增加學生的成就感;而對于聽課的學生而言,與同齡者交流也更方便。整堂課下來不僅教學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某種程度上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四、開展學案導學式教學,促進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
所謂學案導學式教學,是教師在編寫教案的同時,通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的綜合分析,設計一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導學方案,進而培養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在進行這種方式來創新教學模式的時候,要注意幾點:首先對于學案的編寫應該盡可能的靈活,靈活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把握程度。第二是學生目前教育階段的認知水平。在保證這兩個基礎之上豐富學案的內容,使其能夠豐富多彩,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其次,學案導學的實施應該改變傳統風格的教學方式,學生應該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處于輔助的地位。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不能夠過多的干擾,要讓學生自行的或者通過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來進行知識的探索和理解。在學生出現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的時候,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且在思考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帶著問題上課。
五、開展合作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
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發展觀,指出應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和實踐問題的解決能力,合作探究式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為主要目標,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前提,根據某一知識點,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課堂探究活動。
比如說在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當中會有這樣的課程內容,制作表格和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成為幾個團隊,指導學生運用分析、概括和比較這些方法,運用所學習到的知識來完成團隊任務,教師只需要巡回指導解決大家共同出現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團隊之間進行互相合作,出現了問題就利用計算機網絡搜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上述探究活動的開展,將教材上的課程內容以一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進行展開,這樣就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開展課外開放式教學,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的便利性以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的課程內容向生活中延伸和向家庭延伸,給學生的實際操作帶來更多的發揮空間,比如說針對家里面有計算機相關設備的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開展一些信息技術的興趣活動,比如說利用一些軟件來繪制圖畫,利用辦公軟件來制作海報等等,讓學生了解到生活當中信息技術的用處其實是非常廣泛的,從而更好的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激發出來。
七、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課程還需要繼續對教學模式和創新方法進行摸索和探究,還有更多的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們知道還沒有一種教學方式是能夠完全的取代其他的教學方式的,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對目前的教學進行優化和完善,只有科學合理的教學,才能夠使得學生在享受課堂的同時收獲到實用性極強的信息技術知識,才可以達到信息教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向紹萍.淺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J].《中小學電教:下》, 2013(3):43-43
[2]徐衛.淺析高中信息技術課有效教學的創新模式[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4(21):51-51
[3]段偉慧.注重教學方式創新提升信息技術效能——淺談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有效性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1(13):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