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冬梅
摘要:青少年實踐基地是為區域青少年提供教育實踐活動的固定場所,其活動方式獨特,活動過程的管理需要有更科學、更便捷、更有規律可循的方法來達到活動的高效,充分發揮基地對青少年的教育服務功能。有效管理的重點是完善活動的組織形式,加強參訓學校的溝通與多點聯動,實施扎實有效的教學管理能促進基地的教學活動緊密遵循素質教育的發展規律與進程,保證校外實踐基地成為青少年實踐創新、獨立思考的新型載體。
關鍵詞:基地教學過程 有效管理
青少年實踐基地是依據國家政策而建設的、為本地區青少年提供教育活動的實踐場所,其活動方式獨特,與中小學教學管理有一定的差別,基地面向全區三至八年級的青少年開放,可以選擇不同的課程。隨著活動項目的增加,學生實踐需求的變化,基地需要有更科學、更便捷、更有規律可循的方法來達到活動的高效,充分發揮基地對青少年的教育服務功能。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方案,進行周密細致的活動安排,完善基地實踐活動“前-中-后”三段式組織形式,使活動順暢有序。
基地活動“前-中-后”三段式的組織形式,其中的主要工作各有側重,只有理清思路,才能做到內容明確,操作簡捷,環節銜接緊密,確保溝通有效。
1.活動前周密安排,確保教學工作在部署上全方位無死角。
通過學期初召開各中小學校教學主要領導會議等活動,將《基地活動說明》、《活動提示》、《活動流程》、《作息時間表》等材料發放到各校,安排各校活動時間及詳細要求,提出教學任務和工作量分配等,詳細解讀基地活動過程及其中要點,強調安全注意事項,指導各種資料填寫;并重點溝通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協調各項措施,確保活動能順暢圓滿。活動中還應以不影響各學校的大局工作為前提,當學校面臨計劃外的上級檢查、視導等情況時,基地予以全力配合,在時間、人員、課程上做以調整。這是領導者層面的溝通,便于把握全局,控制整體。
2.活動中密切聯系,力求教學工作在執行上著重點無遺漏。
基地將天氣情況、學校臨時任務、學生人數與專業數、地域實際情況的困難等,通過張貼信息、口頭傳遞、電話微信QQ群等方式及時公布和通知,做到和基地任課教師、和各校活動負責人密切溝通,靈活機動,達到雙方互相理解,積極合作,為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勤溝通想辦法,避免因誤會造成執行不暢,出現問題。特別是有天氣惡劣變化等突發情況出現時,更應嚴格按照預案執行。這是執行者層面的溝通,便于細節的落實,增強活動的安全穩定性。
3.活動后及時總結,借鑒相關經驗提高活動有效性。
活動后及時調整活動方案,解決各校在活動中發生的共性和個性問題,保證教學工作在經驗提煉上步步前行,如及時收集各校的科學做法用以相互借鑒、采用多種形式接收學生反饋和心得感受,等等。在溝通中不僅僅以到基地活動的時間段為重點,還應滲透基地的功能、現狀、發展等全局性觀念,這是活動者層面的溝通,便于學生有延展性地學習專業技能,使所學在生活中有所用,凸顯基地教學活動的成效。
二、推動基地實踐活動的多點聯動,使參與活動的各方面人員在“前-中-后”三段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最終達到活動的有效進行。
組織教學活動就要推動各聯動點間的密切配合,讓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而興趣更加持久,更好地與社會接軌,參與活動的各方面人員在三段中充分發揮作用,最終達到活動的有效進行。
明確基地活動多點聯動中的各個“點”,即各層面的參與者,如基地、基地教師、參訓學校、各校負責人、帶隊教師、參訓學生,做到安排及時,溝通及時,調整及時,推動各個“點”在整個活動中各司其職,各展所長,各自發揮作用,共同完成基地教學活動。
1.基地教師和參訓學生這兩個“點”聯動。
基地教師作為實踐活動的主導者,在活動的前、中、后都要將本專業進行推廣和傳播。教師面對全區三至八年級的孩子,活動前進行調查和課程的宣傳,創設學習懸念;活動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經驗分享、活動反饋,教師針對各校、各年段學生的差異和他們體現出的問題與特點,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式,補充改進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同實踐課程;活動后以多種方式溝通建立專業群(如建立QQ群等),進行專業的延伸活動,以滿足學生繼續探索的渴求,這也納入有效教學管理活動的范圍之中。基地教師不僅要直接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還要及時鼓勵表揚學生的閃光之處,給表現好的學生發放榮譽證書,更要保證學生安全,做到課前點名,課中時刻提醒工具安全等,課后移交到帶隊教師手中。
2.基地教導處、基地教師這兩個“點”聯動。
教導處經常組織基地教師在三個階段中自覺加強專業素養的提升,不僅教師的自身得到了提高,這也直接作用于學生,讓學生看到了基地教師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到基地課程的不同,并愿意參加基地活動,培養積極主動參與的好習慣。
3.學生分別與帶隊教師、基地教師、家長的聯動。
學生活動前對專業的了解,就需要各校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上網、查閱書刊等來進行;學生活動中對專業的學習,就需要基地教師的引領;學生活動后對專業的延展又需要與基地教師互動,還可以與家長共同學習進步等等,缺少聯動點就會使學生參與的實踐活動不完整,沒有連續的體驗與收獲,更無從談起讓他們享受高效的素質教育實踐活動了。還有,活動前各校帶隊教師將學生組織好帶到基地,活動中由基地教師帶領參加各自的專業活動,活動后基地教師再將學生交到帶隊教師手中由其帶回學校,交到家長手中,這其中有哪個點脫節了,學生的參訓質量就會下降,就不會達到高效。
參考文獻:
[1]論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的支持服務[J]. 周蔚. 遠程教育雜志.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