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電梯”是科幻作品的寵兒。這種連接地球與太空的軌道,仿佛離生活非常遙遠,就像是一種荒謬的存在。然而,日本靜岡大學的科研人員宣布,2018年9月下旬會在國際空間站開展一次太空電梯實驗。這無疑是太空電梯從科幻走向科學的重要一步。
據報道,實驗的內容安排如下:宇航員將從空間站釋放出兩顆立方體衛星。兩顆衛星之間用鋼纜連接,鋼纜上安裝的一個小“電梯轎廂”,將使用自帶的馬達沿鋼纜往復運動,立方體衛星上的攝像頭會全程拍攝運動過程。
立方體衛星,顧名思義,其外形是棱長10厘米的立方體。兩星之間用長達10米的鋼纜連接,這也是實驗轎廂的運動范圍。
由靜岡大學研制的上述實驗設備,已于當地時間9月11日凌晨,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搭載HTV-7前往國際空間站。
2018年7月底,世界各國的媒體都將關注的焦點置于俄羅斯科學院土壤理化及生物問題研究所的一間實驗室。在這里,兩種已經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冰封了4萬余年的線蟲,重新解凍復蘇,開啟了全新的生命旅程。
這是人類第一次復活冰凍如此長時間的多細胞生物,兩種線蟲也用自己獨特的“凍齡”秘術成功地登頂現存動物壽命排行榜。在它們漫長的沉睡開始時,長毛猛犸象還游蕩在西伯利亞的苔原之上。
永久凍土占據了北半球20%的陸地面積,大部分集中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島等地,最厚處可達650米。永久凍土是保存古生物遺體的天然冷庫,之前科學家就從那里成功復活了一系列單細胞動物和還有萌發能力的種子。
目前,這兩種線蟲已經在維基百科上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頁面,它們的事跡——世界上第一例長期冷凍復蘇的多細胞動物——也赫然列明其中。相對于大部分線蟲無足輕重的存在感,這兩種線蟲已經可以說是聲名遠揚了。
關于人類大腦最有趣的問題之一,同時也是對神經科學家來說最難的問題是:為什么我們的大腦不同于其他動物?
在一項剛剛發表于《自然-神經科學》雜志的研究中,艾倫腦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埃德·萊因和他的同事給出了一種可能的答案。由萊因和匈牙利塞格德大學的G.湯姆領導的團隊發現了一種新型人類腦細胞。值得關注的是,這種細胞從來沒有在小鼠或者其他實驗室動物中被發現過。
湯姆和塞格德大學的博士生埃斯特·博爾多格將這些細胞命名為“玫瑰果神經元”(rosehip neuron)。在他們看來,這些在突觸周圍的致密細胞束看上去就像是花瓣凋零后的玫瑰。
研究人員還沒有完全弄清這種特殊的大腦細胞究竟在人類大腦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萊因說:“這是大腦中最為復雜的部分,一般也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最為復雜的結構。”研究人員還發現玫瑰果神經元只會和一類特殊的細胞相聯系,這說明它們可能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控制著信息傳遞。他們的下一步工作是在大腦的其他部位尋找玫瑰果神經元,以及探索它們在一些腦部失調的疾病中扮演的潛在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