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迷:克林姆特,席勒和畢加索的裸體畫
展期:2018年7月3至10月7日
地點: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在KJimt和Schiele這兩位藝術大師逝世一百周年的日子里,特意策劃此次展覽。GusfavKJimt的藝術很有個人特色,而他這輩子也是可以用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他愛女人,愛很多女人。”所以,“裸體畫”在他的藝術中不斷出現,而席勒的繪畫不僅僅是“裸體畫”的概念,而是超出了“情”與“欲”的捆綁,把身體的病態和痛苦也展現了出來;而這切之外,加入了畢加索,這位也適用于Kimt那句話的藝術家,對于“裸體畫”的癡迷,成為了一大看點。
何處是蓬萊——仙山圖特展
展期:2018年7月1至9月25日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區
臺灣
蓬萊仙島與昆侖神山是傳說中的兩大仙境樂園,傳世山水畫中蘊含不少仙境題材的作品,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元明清的畫作也具備多樣且豐富的仙山面貌。本展精選30幅繪畫,規劃為“仙境飄渺”、“別有洞天”、“修行采藥·遇仙升仙”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呈現畫中瑰奇變幻的仙山樓閣,以及昆侖、蓬萊、方壺、瀛洲等仙境樂園,作品包括宋緙絲《仙山樓閣》、明文伯仁《方壺圖》、傳宋趙大亨《蓬萊仙會》等。第二單元以道教的洞天福地觀念為主軸,彰顯靈山洞府的神秘氛圍,與道士畫家對圣山的崇敬,傳五代董源《洞天山堂》、元方從義《神岳瓊林圖》是代表作品。此二件作品屬于限展品,分前后期展出。第三單元則是探尋一般人的慕仙心理,及入山修道由凡入圣的實踐與超脫,展件包括傳宋燕文貴《三仙授簡》、明崔子忠《云中雞犬》等。
解密中國傳統山水畫
展期:2018年7月13至11月11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三樓書畫廳
廣州
戰亂紛爭的魏晉南北朝,在道家“天人合一”、儒家“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等思想影響下,不安的人們將視線從人與事轉移到山與水,寄情其中,尋求安撫與慰藉。山與水猶如一劑良藥,治愈了惶恐的人們,也促成了依附人物畫存在的山水畫獨立成科。自此,文人畫師們將情思與山水交融,付諸筆端,在勾皴點染、干濕濃淡、開合散聚中追求意境與氣韻,于藝術主張與情感表達中探索風格傳變,創作出不朽的山水畫作。作為臨摹學習的畫稿、情感交流的媒介、活動事件的紀實、高端定制的禮物、點綴裝飾的商品……山水畫承載著千余年來深厚的民族文化與思想。
當下,喧囂的“石屎森林”里,躁動的心需要一場山水之旅給予安撫。為此,展覽為觀眾精心策劃一場探秘“山水”之旅,在近80件館藏山水畫精品中細解山水起源、技法、功用與傳承,讓您臥游千里,與古為徒,澄懷觀道,領略中國傳統山水畫之魅力。
轉折點——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展期:2018年6月16至10月7日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上海
藝術家蔡國強、曹斐、曾梵志、陳逸飛、陳箴、丁乙、方力鈞、谷文達、何多苓、李爽、劉耩、劉小東、宋永紅、王廣義、徐冰、岳敏君、張曉剛、周春芽
此次展覽依時間為線索,龍美術館從館藏作品中臻選出40年來極具影響力的近百件作品,包括油畫、國畫、雕塑、影像、裝置等,展示自1978年以來中國藝術的發展歷程,呼應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展覽分為四個章節:1978-1984;1985-1989;1990-1999;2000年以后,呈現了中國藝術家們的實踐與探索,以及中國藝術不斷煥發的生機活力。龍美術館希望借本次展覽讓更多的觀眾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與精神。
趙無極:空間即靜默
展期:2018年7月22至2019年2月14日
地點: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
巴黎
趙無極上一次在法國舉辦的趙無極回顧展是在2003年,此后巴黎一直都沒有能夠充分展現他繪畫創作重要性的展覽,也沒有能夠充分體現他藝術生涯中使用大畫幅進行創作所面對的挑戰。本場展覽將首次展出大量來自歐洲和亞洲重要收藏的三聯畫和大幅繪畫作品,將他置于20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藝術家之列,并借由音樂和詩歌強調他的作品已經超越了繪畫這媒介本身。
走進非洲——中非珍品雕像藝術展
展期2018年6月8日至9月9日
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1樓臨時展廳A
重慶
木雕是非洲藝術的皇冠。非洲木雕是非洲人民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凝聚,記錄了他們對神靈、祖先以及生活世界的贊美與歌頌,還是現代藝術的靈感來源之一。它啟發了畢加索、馬蒂斯、布朗庫西和高更等藝術大師的創作,也影響了世界藝術史與美術史的發展。展覽向觀眾展示中部非洲地區12個風格區域的120件(套)精品雕像,年代集中于19-20世紀。展品大多數為木質,少數雕像采用石頭、粘土或銅等材質。雕像造型以人物描繪為主,除了男性和女性之外,還有少數雕像展示了懷抱嬰兒的女性,個別的雕像展示了動物或者人和動物的結合。這些展品是由當地部落的藝術家制作,并被用于部落的儀式。它們是非洲歷史、民俗、生活的真實見證。
從傳統到現代夢筆生花——劉墉繪畫作品展
地點:遼寧省博物館展廳一層2號臨展廳
北京
展覽分為四個單元——四個單元:師古篇、山水篇、花鳥篇、寫生研究篇
劉墉,號夢然,1949年生于中國臺北,祖籍浙江臨安,美籍華人,知名作家、詩人、演講家、畫家,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圣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圣文森學院副教授、廈門大學客座教授。著有藝術理論、文學作品百余種。他曾榮膺十六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成就橫跨教育、演說、演藝、繪畫等多個領域。曾舉辦個展30余次,作品被海內外許多博物館收藏,出版有《劉塘畫集》《劉塘的藝術世界》《劉墉的情與藝》《像畫一樣美麗》等畫冊。
一個天才的心相——忻東旺藝術作品展
展期2018年8月24日至8月8日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物館一層展廳
北京
忻東旺在清華的十年是他藝術創作的盛期,深研寫實油畫的精髓,同時又悖離了寫實油畫慣有的面貌及表現方法。展覽將展出他創作的眾多以農民工及各色社會人物為題材的作品,再現了中國社會變革的時代紋理及生動表情,觸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靈魂及情感深處,描繪生活,描繪生命,獲得美術界的贊賞及廣泛的社會關注,被譽為一個“時代的肖像”。
大英博物館“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
展期2018年5月11日至09月03日
地點:香港歷史物館
香港
展覽將展出210件由大英博物館借出的珍貴文物,包括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帝國的奢侈品和戰利品;來自中東、北非和印度的貿易朝貢品;以及平民以替代物料仿制的奢侈品等,展示歷史上多個文明帝國的奢華生活。
(編輯/雷煥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