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平
摘要:本文在作者多年審計項目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內部審計質量不高的表現,總結獲得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內部審計;審計質量;審計報告
一、內部審計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形式
審計質量是指審計工作的規范程度和審計作用的發揮水平,它是審計工作水平的綜合反映和集中體現。內部審計質量除受制于管理水平、高層管理者及被審單位對審計的認知程度,還受制于自身的審計體制、管理、技術方法、審計人員的職業操守和業務水平等,但后者是審計質量高低的決定因素。
通過近年負責和參與的多項內部審計項目,發現審計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審計項目立項依據不足,缺乏科學性及風險評估。審計項目基本是上行下效,或是按常規慣例擬定審計計劃。(2)審計實施方法單一。以不變的審計手法應付不同的審計類型,審計人員只看到問題的表象,不深究產生的原因,蜻蜓點水,就事論事,重大問題查不深、滲不透。(3)對問題定性缺乏統一標準,出現同一問題存在不同的人有不同認定、不同處理的現象。(4)審計意見、建議蒼白無力,針對性不強、可操作性差。(5)審計的權威性不足,后續審計沒有跟上,審計監督及審計工作有效性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航道事業單位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方法
對航道事業單位,提高內部審計質量,需要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圍繞提高審計質量這個核心,從每項基礎工作抓起。
(一)精準科學確定審計項目
內部審計應處理好全面審計與突出重點之問的關系,堅持問題導向和風險導向,圍繞本單位的中心工作及風險防范重點、領導與職工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在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確定審計計劃及審計工作重點。
(二)規范審計程序
1.做好審前準備工作。審前準備工作越充分,審計工作質量就越有保證。一是成立審計組,審計項目實行組長負責制,明確審計組組長的工作職責。二是審計組長或主審負責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審前調查。三是由審計組長或主審編制審計方案,明確審計內容、審計重點和審計方法及審計要求。四是審計組長或主審應組織對審計組所有成員進行審前業務培訓。五是擬訂審計通知,明確要求被審計單位必須準備審計資料清單,并針對需要配合審計的相關人員提出配合方面的要求,以便被審計單位做好準備。
2.科學組織現場審計。一是嚴格執行審計程序,召開審計進點會,審計組長介紹審計主要范圍、被審計單位配合審計工作的要求及審計工作紀律等。二是實行被審計單位資料的承諾制,被審計單位對其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作出書面承諾。三是現場審計層層督導,力求審計人員獲取的審計證據具有適當性、可靠性和充分性,將問題查深查透查準,努力保證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四是現場審計期間,定期召開審計人員交流分析會,聽取審計人員匯報審計實施進展情況,共同探計審計發現的疑點和問題,便于審計組長對審計問題及時把握和控制現場審計工作風險。五是按審計事項所取得的審計證據規范編制審計工作記錄和審計工作底稿,并嚴格復核審計人員提交的審計記錄和底稿。
3.做好現場審計前的溝通交流。審計組在現場審計結束前,審計組長應對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工作記錄和審計證據等資料進行整理、匯總、綜合分析,并與被審計單位就審計事項時行溝通,初步交換審計意見,避免因認識差異而形成誤判。
4.提高審計報告質量。一是將撰寫審計報告工作融入審計過程之中。由審計組長或指定的審計人員,對審計工作記錄、審計工作底稿、審計證據及相關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的基礎上,考慮被審計單位關于審計事項的初步溝通意見,擬寫審計報告。二是審計報告要充分考慮被審計單位以及報告使用者的需求。一份高質量的內部審計報告,要素齊全,格式規范、內容完整,邏輯清晰、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易于理解。撰寫審計報告時,要以精煉的語言突出重點內容,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如實反映,事實描述清晰。審計結論準確適當。盡量避免抽象的概述,更多地使用可量化的、客觀的術語表達審計發現,這樣不僅可以使表述更加清晰流暢,而且可以避免因主觀的評論而引起被審計單位的反感,從而有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三是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內部審計不能只滿足于指出問題所在,更重要的是分析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進建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減少重復發生的可能。
三、嚴格落實審計整改
內部審計要建立審計問題整改及后續跟蹤督辦檢查機制。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建立整改臺賬,做到整改一項銷號一項,并根據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后續跟蹤檢查,現場核實整改效果,確保徹底整改到位,確保審計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審計監督有效有力。
四、建立高素質業務精的審計隊伍
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是保證審計質量的總體要求。一方面可以從單位內部考核挑選職業操守好、業務能力強、經驗豐富的財務、審計、工程、法律、計算機等專業人員建立內部審計人才庫。另一方面加強職業后續教育培訓,夯實理論基礎,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勝任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瑛,孫目然,丁世東,郭軍.試論如何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2):92~94.
[2]薛志豪.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方法[J].中國內部審計,2005(2):29~31.
[3]臧慧萍.淺談如何提高內部審計報告質量[J].財會月刊,2010(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