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林
摘要:供水企業要強化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供水服務能力。新形勢下供水企業要從四個角度做好職工思想整治教育,即突出民生導向、踐行群眾路線、強化質量意識、承擔社會責任,爭取打造一支思想立場堅定、業務能力突出的優秀職工隊伍。
關鍵詞:供水企業;思想教育;服務能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供水企業是集生產與服務為一體的城市公用性企業,新形勢下供水企業應切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職工創業干事的激情和活力,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提供優質的供水及配套服務。
一、突出民生導向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供水企業在職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突出民生導向,要用民生導向教育引導廣大職工,要求他們務必在崗位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堅持民生導向。供水企業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一是引導職工理解民生。供水企業要教育職工深入領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一語的深刻內涵,充分理解供水工作對民生的保障作用,自覺在民生導向下扎扎實實地做好崗位工作;二是引導職工服務民生。供水企業要教育職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能優勢在崗位上服務民生,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的供水及配套服務,爭做群眾的勤務員;三是引導職工保障民生。供水服務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供水企業要教育職工做好本職工作,要做到優質供水、安全供水,切實保障民生。以突發應急事件情形下的供水搶修工作為例,供水企業搶修人員要本著對群眾生活生產負責的態度,及時搶修供水線路,爭分奪秒,確保及時恢復供水。
二、踐行群眾路線
新形勢下供水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彰顯出群眾路線教育的地位。供水企業應深入貫徹群眾路線,教育引導職工踐行群眾路線:一是引導職工向群眾學習。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毛主席說過“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這就教導我們要拜群眾為師,重視群眾的智慧,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實踐是最好的學習。供水企業職工要深入到群眾中去,發現群眾長處,提煉群眾智慧,并以此為鞭策,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服務機制,給群眾更好的服務體驗;二是引導職工接受群眾批評。供水服務做得好不好,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如果供水服務讓群眾滿意,群眾會表達謝意,如果供水服務讓群眾不滿,群眾會提出意見。供水企業要教育職工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要虛心地征求群眾意見,如果群眾提出批評改正的建議,職工要認真記錄在案,并虛心地接受,同時要切實加以整改,還要將整改的結果反饋給群眾。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供水服務的不斷完美、不斷進步,才能促進供水企業創新發展;三是引導職工接受群眾監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接受群眾監督,才能使我們受到良好的鞭策,獲得不斷進步的動力。供水企業要教育職工善于在群眾的監督下工作,自覺接受群眾的檢視和掃踢d。
三、強化質量意識
供水企業提供的供水產品和服務,應引導職工樹立較強的質量意識,以此強化質量管理。一方面,供水企業職工要嚴格按照質量管理要求做好制水工作,爭取以超標準、超要求的主觀心態強化質量要求,使群眾用到優質、安全、健康的水;另一方面,供水企業職工還要提供優質的配套服務,在抄表、收費、搶修等領域也要強化質量意識,爭取提供高質量的供水配套服務。供水企業應引導職工樹立并強化質量意識:一是具備質量觀念。質量觀念是一個企業從領導決策層到每一個員工對質量和質量工作的認識和理解的程度,這對質量行為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供水企業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的生命線。供水企業要引導職工樹立質量至上的思想觀念,將“質量就是企業生命線”作為座右銘;二是踐行質量承諾。供水企業職工要通過實際行動踐行企業對群眾作出的質量承諾,要用工匠精神做好崗位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追求精益求精和極致完美,要讓每一名用戶感受到供水企業職工對質量的執著追求。供水企業職工要深入體會“細節彰顯品質,品質凝聚匠心”的內涵,認識到思想上“差不多”,行動上就會“差很多”,從而在思想上、行動上都保持對“優質供水、真誠服務”這一目標的不懈追求;三是執行質量標準。質量標準是鐵的紀律,供水企業職工要無條件地遵守執行。提高水質檢測能力,保障供水水質安全,這不僅僅是社會對供水企業的要求,也是供水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供水企業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質量標準和要求的規定,并要求職工認真學習并貫徹落實。
四、承擔社會責任
供水企業保障民生、服務經濟的職責決定了供水企業是公用性企業,其公益色彩相當明顯。供水企業應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體現出新時代供水企業的責任擔當。供水企業要引導職工樹立社會責任意識,成為社會責任的承擔者。供水企業應在如下方面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同時做好社會責任思想教育工作,引導職工積極參與到社會責任承擔中來:一是滿足群眾知情權。供水企業要定期公布供水水質檢測結果,使群眾用上放心水,滿足群眾的知情權。供水企業要用信息化技術發布水質檢測情況,使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相關信息。職工要嚴格細致地做好水質檢測工作,確保萬無一失;二是提高服務承載能力。供水企業要不斷提高服務承載能力,減輕群眾在繳費、投訴等場合下的負擔,建立快速繳費通道和快速響應機制,滿足群眾日益高漲的服務需求。職工要提高工作效率,認識到“群眾利益無小事”的道理,對群眾的訴求保持尊重和敬畏;三是降低管網漏失率。管網漏失是客觀存在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資產的流逝。供水企業要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逐步降低管網漏失率,從而實現既保護國有資產,又保護公共資源的目標。職工要在技能技術和管理技術上下功夫,要采取自主查漏和依靠群眾兩條路線,切實保護寶貴的水資源。
參考文獻
[1]魏華玲.供水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探索[J].辦公室業務,2918(7).
[2]李洪偉.新形勢下供水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田科技展望,2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