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9月26日文章,原題:筑橋是中俄友好關系的支柱在隔開俄羅斯與中國的阿穆爾河上,一座鐵路橋戛然而止。這座斷頭鐵路橋已矗立數年,它是對那些盛贊中俄關系日益密切的語言的挑戰。
阿穆爾河大橋全長2.2公里,中方一側早在2016年完工,而俄羅斯一側的橋梁要短很多,但至今仍未完工。不過,今年俄羅斯方面已加速其建設進度。如此一來,中俄4200公里邊界第一條可全年通行的交通線有望今年竣工。
俄中投資基金聯合首席執行官德米特里耶夫表示:“我們真的重視‘一帶一路,特別是在當今分化的世界,因為它帶來了包容性。在世界上缺乏互聯互通的地方,俄羅斯能夠發揮很大作用,充當重要的物流之橋。我們在修建或計劃修建道路、橋梁、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德米特里耶夫表示,俄中投資基金迄今已對俄羅斯、中國和其他地方的25個項目和公司投資,金額達60億美元。
普京和習近平之間所表現出的友誼有時近乎兄弟情。普京先生說習先生是與自己過生日的唯一一位外國領導人。而習先生稱普京先生是他“最好、最親密的朋友”。所以,阿穆爾河大橋這樣的工程被視為此類密切關系是否自上而下滲入到基層的信號。這座橋設計年過貨能力為2100萬噸。俄羅斯官員說,其目標是促進俄羅斯的礦產出口至中國,它能比目前所用的路線縮短700公里。“這是很大的工程,能增加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德米特里耶夫說道。
過去10年,中俄兩國貿易年均增長19%,2017年雙邊貿易額達840億美元。照目前的增速,可望實現2020年達1000億美元的目標。德米特里耶夫認為,目前有兩個關鍵領域。一是在投資項目中使用人民幣;二是使北極的“極地絲綢之路”設想通過日益融冰的北極海域成為現實。▲
(作者詹姆斯·金奇,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