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羅曉汀



暑期檔之后平淡的電影市場,很快將迎來又一個高潮。2017年的國慶檔總票房為26.22億元,打破歷年國慶檔票房紀錄,這個紀錄或將在今年再度被改寫。某種意義上說,這是近年來最豐富的國慶檔,《李茶的姑媽》是開心麻花式喜劇,張藝謀執導的《影》是檔期內唯一古裝動作大片,《無雙》則是港式動作片,而姚晨馬伊琍主演的《找到你》是劇情片。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國慶檔最大的變數是:票補下線。在“后票補”時代,電影品質能否帶動電影市場繼續保持高增長?
新舊電影力量角逐
“這是中國電影新老力量的一次真正的較量。”無論是預排片還是預售,開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媽》和張藝謀的《影》都占據了前兩位,國慶檔票房冠軍最大概率將在這兩者之間產生。在此之前,國慶檔更像一個屬于中國電影新力量的檔期,過去3年的國慶檔冠軍分別是:《夏洛特煩惱》、《湄公河行動》、《羞羞的鐵拳》。“新人上位”的背后,是老一輩實力派導演對這個檔期的選擇性路過。
“像張藝謀這樣的導演,會習慣性將影片投放到暑期檔、元旦檔這樣的傳統重頭檔期。”一位影評人對記者表示,“因為在2012年以前,全年票房排行榜前10為沒有一部出自國慶檔。直到2014年奪下全年票房冠軍的《心花路放》改寫了國慶檔的整體格局,國慶檔票房權重穩步提升,才最終令張藝謀這樣的老牌導演選擇了國慶檔。”在業內人士看來,新作《影》的劇情、視覺風格以及戰斗場面都與過往的張藝謀作品大相徑庭,能否贏下國慶檔,取決于觀眾是否能接受一部帶有突破性的古裝大片。近幾年,喜劇影片更容易收獲高票房,而古裝武俠片卻票房平平,從某種意義上說,《影》的票房成績也將驗證觀眾對古裝大片的接受度是否回暖。
《李茶的姑媽》改編自百老匯經典喜劇《查理的姑媽》,開心麻花在故事中融入更多本土喜劇元素,該劇自2015年12月首演以來,已在全國巡演超過500場。“開心麻花今年再戰國慶檔的背后折射出一種創作自信,”有院線人士認為,“如果說3年前的開心麻花還需要沈騰+馬麗的最強組合壓陣,那么如今他們憑借開心麻花這個大IP,已能放手讓新人沖擊強手云集的國慶檔了”。
多元題材背后,是更成熟的市場和觀眾
“這將是近年來少有的沒有任何一個類型片占主導的國慶檔”,一位影評人介紹。除了國慶檔的老面孔,喜劇和古裝動作大片,今年國慶檔的種子選手中還包括犯罪動作片、現實主義題材劇情片、仙俠奇幻片和萌寵片。
由莊文強擔任導演和編劇,周潤發和郭富城主演的《無雙》是一部港式風格的犯罪動作片。聚焦“制造假鈔”,此前華語片中沒有過類似主題。影片的一個特色是:兩位主角都是反派。盡管目前的預售成績僅為《李茶的姑媽》的1/4,但去年王晶執導的同類復古港片《追龍》曾逆襲成為國慶檔亞軍。
這個國慶檔還出現過往少見的女性題材影片,由姚晨、馬伊琍雙女主主演的《找到你》。改編自游戲的《古劍奇譚》大電影由王力宏、宋茜領銜主演,導演則是與成龍合作過《絕地逃亡》的雷尼·哈林。有影評人認為,這類主打視覺的奇幻電影已過市場巔峰期,能否成功還是取決于哈林這個外來和尚能否念好國產游戲改編的經。此外,順應國內紅火的寵物市場,青年導演梁婷執導《營救汪星人》講述頻發的盜狗現象之余,充滿笑料的萌寵鏡頭讓眾多“鏟屎官”對影片充滿期待。院線人士分析,今年國慶檔影片整體呈現出多元的生態。一是證明國產類型片體系開始逐漸完善,多種類型影片都開始在市場上尋找機會;二是折射出國內觀眾正走向成熟,因此才能接受多種類型的影片。
后票補時代,票房能否繼續增長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中國電影市場,將有可能在國慶檔結束“票補時代”。“這將完全改變游戲規則”。一位市場觀察人士指出,今年以來中國電影市場一個重大的變化是:電影品質整體提升,但票房增量低于行業的預期。以暑期檔為例,影片總體口碑被認為是近年來最佳,但2018年暑期檔總票房為174億,較2017年同比增長7%,增幅有所放緩。這被某些業界人士解讀為中國電影票房天花板到來的征兆。
后票補時代的到來無疑進一步祛擠掉中國電影市場的泡沫,令影片口碑作為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凸顯出來。“過去很多流量大片依靠宣發、票補和好檔期,前三天就能將票房做上去,影片質量對電影票房影響反倒不是那么明顯,但現在這一套玩法可能要失效了,”一位宣發人士告訴《環球時報》,接下來影片質量與票房表現可能呈現更加密切的正向關系。▲
環球時報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