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
摘要:體育運動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逐步開展起來的有意識地對自己 身體素質的培養的各種活動,具有強身健體、娛樂,另外還有教育、政治、經濟等功能。尤其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們對精神方面的需要高于對物質方面的需要。體育運動有著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有助于培養人們勇敢頑強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質、迎接挑戰的意志和承擔風險的能力;有助于培養人們的競爭意識、協作精神和公平觀念;有著改善呼吸系統功能,促進骨骼肌肉的生長發育,有助于弘揚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國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關鍵詞:中學生;體育;運動;意識
一、提高學生的鍛煉能力,傳授基本的常識方法
自我鍛煉的前提是要掌握基本的鍛煉技能和體育常識,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同時避免鍛煉事故的發生。而想要掌握體育技能知識,就必須花費更多的課外時間,而在課外自主鍛煉中沒有了老師的指導就只能依靠學生自己,因此,掌握科學高效的鍛煉方法對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至關重要。老師在教學中要堅持采用“領、扶、放”的鍛煉方法,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上,巧用“點撥”,引導學生從日常鍛煉中總結高效的鍛煉方法,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通過行之有效的鍛煉掌握必要的體育項目技能,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1]。我們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體育常識和鍛煉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運用掌握的科學鍛煉方法進行科學的自我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鍛煉能力,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為了激發學生鍛煉的熱情和動力,我們還要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鍛煉方式以及大眾化的體育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到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培養學生鍛煉意識的目標[2]。
二、激發學生的鍛煉意識,采取正確的思想教育方法
激發學生的鍛煉意識,我們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按照學生行為養成目的和認知規律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鍛煉和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體育意識,讓學生養成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習慣。學生能否自覺地參與各種體育鍛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能否正確地理解和認識體育鍛煉價值觀,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因此正確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3]。不僅是學校的教育,同時還包括家長和社會的教育,用正確的環境因素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體育鍛煉對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激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三、加強必要的指導監督,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
在教育過程中,老師的指導監督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把握好監督的“度”是非常重要的。老師不能強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思想,如果過分地約束學生,不但起不到原有的效果,反而還會引起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阻礙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養。意識在心理學中定義為人所特有的一種對客觀現實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所以,讓學生產生需求動機才是學生鍛煉意識培養的關鍵。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老師要加強監督,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監督,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學生在自我監督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保證自己的鍛煉計劃順利實施。除此之外,老師還要教給學生一些自我監督和預防事故的方法,熟悉一些生理指標,在鍛煉中盡量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這對學生鍛煉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
四、激發學生自覺鍛煉的熱情,從小培養鍛煉意識
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要從小抓起,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享受體育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避免過分強調“標準”和“規范”,盡量放低對學生的要求,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同時我們還要強調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和新穎性,使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時間一長,學生就會逐漸喜歡上體育運動,形成一種習慣,最終成為一種意識。
五、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激發學生的自覺鍛煉動力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們常把學生最后的體育成績作為考核的唯一標準,這種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挫傷了學生自覺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我們要注意評價方式的創新和多樣化,將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作為評價的參考依據,特別是學生的進步程度,一定要加入到考核內容中,從而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保護那些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的自尊心[1]。另外,我們的評價要以激勵為主,看到學生的進步和努力,以學生的進步程度和努力程度給學生一個客觀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除此之外,為了使全體學生都能以積極的態度參與日常體育鍛煉,我們還要采用“積極練習”評價法,在最后優秀等級考核中增加“態度分”,讓基礎較好的學生也能端正態度、認真鍛煉,從而使自己擁有更大的進步空間。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更加刻苦鍛煉,既能獲得身體素質的增強,又能獲得技術技能的提高。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會更有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欲望,基礎較差的學生也不會因為運動能力較差而對體育鍛煉避之不及,反而將自覺體育鍛煉當作一種享受。
總之,由于中學體育鍛煉面對的主要群體是中學生,要加強中學生體育運動的意識,除了上述表述外,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還要合理選擇運動形式,運動強度要適當,合理選擇運動時間,做好準備工作。但只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體育運動是中學生在進行體育保健中需要堅持的運動原則。
參考文獻:
[1]張業平.如何培養中學生體育健身意識[J].才智, 2010(13):250.
[2]吳子鳳.如何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J].新課程:上, 2015(13):20-21.
[3]陳成.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體育意識[J].教育科學:引文版: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