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東
摘要:美麗鄉村是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生態文明和最美休閑鄉村、中國美麗田園建設,鄉村別墅作為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一部分,提出在別墅建筑設計上要體現當地的建筑特色與鄉土風情,是對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在建筑外觀設計上,尋找特定的建筑元素進行別墅設計,遵循設計原則,體現時代的氣息,讓新農村留住鄉愁。
關鍵詞:鄉村別墅;建筑式樣;建筑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TU2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1-0056-01
一、前言
新時代背景下的美麗鄉村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時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具體要求。
鄉村別墅作為美麗鄉村建設中所規劃的一部分,所代表的意義非同凡響,傳承著當地建筑文化特色,以鄉村別墅為中心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因此在建筑外觀的設計上,既要充分融合當地建筑文化,又要考慮人居環境的設計,實現生態、環境與綠色。
二、鄉村別墅
鄉村別墅,顧名思義是在郊區或風景區或鄉村所建造的供休養用的園林住宅。是用來享受生活的居所在中國古代稱為別業、別館。
中國在西晉出現別墅,如洛陽石崇的金谷別墅。歷代著名的別墅:有唐代藍田王維的輞川別業、明代時期蘇州的拙政園、清代杭州的金鳛別業和北京的勺園。近代、現代最具特色的別墅有:賴特設計的流水別墅,勒·柯布西耶設計的薩伏伊別墅等。別墅設計所具有的共同要點是:因景、因地制宜,布局靈動,造型輕巧,結構簡練。
三、鄉村別墅建筑式樣
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鄉村別墅從建筑形式上分為:獨棟別墅、聯排別墅、雙拼別墅、疊加式別墅、空中別墅。在鄉村,多數所見到的都是獨棟別墅居多,因鄉村更多的是以戶居住,在修房建屋的過程中,喜歡獨自居住,獨門獨院,前有花園,后又庭院,主要表現為前后左右都為獨立的空間,面積大小不一的綠地分布在四周,整體上是一種宜居的環境。
鄉村別墅建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部分,在別墅的建筑式樣上保留并傳承當地建筑特色文化,把具有時代印記的部分融合于別墅建設中,吸取優秀的傳統建筑特點。
現今很多的鄉村別墅中一味是歐式的獨棟、歐式仿古的聯排別墅等,所呈現更多的模仿,偏西式的建筑,缺乏內涵,不能經受時代的洗禮,完全看不到文化的振興。在浙江富陽文村,是由中國美院建筑學院院長王澍帶領團隊進行打造的14幢新農居,充分結合了老文村的房屋晦暗的粉墻、靜穆的杭灰石墻、漆黑的瓦片屋頂等厚重地方特色,新文村在建設上采用灰黃白的三色基調,以夯土墻、抹泥墻、杭灰石墻、斬假石的建筑外立面設計,所呈現的是理想中美麗宜居鄉村。完成后的新村并未完全的脫離老村,借鑒了老村的建筑文化特色,墻面、屋檐等,這就是建筑文化的傳承。
四、鄉村別墅建筑設計原則
鄉村別墅建筑設計是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所進行的,緊跟時代的步伐,其建筑設計原則就是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的原則。
1.創新原則,即是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鄉村別墅建筑設計要繼承當地傳統建筑的特色基礎上,不能脫離傳統建筑的印記,又要與時代的氣息融合,以一種新舊相融的設計形式出現。
2.協調原則,是實現外在美與內在沒美的統一,既要建筑設計上保持完美的融合,又要使鄉村別墅本身與周邊的環境相一致,鄉村的建設要融入自然之中,與自然協調,體現地方獨有的風格和人文特色。
3.綠色原則,鄉村別墅建筑作為景觀規劃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在別墅周圍栽種綠植,綠化、美化鄉村的大環境。
4.開放原則,美麗鄉村建設中,做好各類建設規劃的銜接,在規劃地上進行別墅的建設,多采用新型節能環保的材料和經濟適用的方式,精細、節儉的建設美麗鄉村。
五、結語
美麗鄉村建設中,鄉村別墅是整個美麗鄉村景觀規劃的一部分,在建筑設計上融合地域風格,傳承著當地的建筑文化特色,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的原則。在此基礎上,鄉村別墅建筑還應做更多的思考,從實際應用出發,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不斷的探索建設美麗宜居的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