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彥宏
學校歸屬感是學生在學校中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覺,繼而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對學校產生的認同和投入。學校歸屬感是衡量學生在校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愛校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集體認同感,提高學校歸屬感,實現全面而健康的發展。
1.引領學生認識和了解學校,感受校園文化美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校園、熟悉校園。校園里有特色的建筑,如明樓、德樓、博樓、學樓、晨曦園、勵耘講堂等,每一棟建筑都有著深厚的內涵;校園里有豐富的植物,如玉蘭、丁香、銀杏樹、珍珠梅、油松、桑樹、柿子樹,每一棵樹下都有著學生的故事;學校圖書資源豐富,建有綜合館、期刊館、繪本館、兒童文學館、臺灣童書館、英語圖書館、科技圖書館等;樓道里有傳統建筑文化、活字印刷、中國錢幣、青花瓷、傳統書法等系列主題展示。其次,帶領學生學習校況和校史,如了解學校的發展歷程,領悟校訓的內涵,認識學校的輝煌成就,使學生對學校形成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認同。
2.營造友善溫馨的氛圍,創建和諧班集體
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主陣地,愛校先愛班,班主任包括任課教師對班級的經營和呵護至關重要。首先,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職責和任務,班級事務明細分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價值。其次,要關注學生個體,尤其是那些有學習困難、交往困難或者自制力較弱的學生,既要保護他們脆弱的心靈,讓他們在班集體有自己的空間和位置,又要努力尋找他們身上的優勢,幫助他們逐步走出自己的困境,發揮自己的價值。第三,要引導學生學會接納他人、欣賞他人。如定期開展“夸夸我的同學”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學會觀察和發現別人的優點。經常引導學生把“喜歡怎么做”和“應該怎么做”進行對比,在集體中提升和發展自己。
3.做好家長教育工作,提升家長對學校的認同感
愛校教育的一個關鍵要素是家長對學校的認同。家長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一定要做好家長教育工作。一是要引導家長信任學校,有問題和困惑通過有效渠道及時與學校進行溝通,注意方式方法;二是要積極向家長傳達學校教育理念,及時反饋班級概況和孩子在校狀況,定期讓家長看到孩子的變化、進步和成長;三是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投入到志愿者服務和家長課堂中來,通過親身體驗和感受來了解學校、理解學校,讓家長成為學校理念文化的實踐者、倡導者和傳播者,成為學校管理的同盟軍。當家庭和學校教育形成了合力,家長熱愛學校,學生自然更加熱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