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琴
摘要:近幾年,熱映的網絡文學IP改編劇如《瑯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微微一笑很傾城》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也存在流量、口碑不對等的現象;由游戲改編的IP劇隨著《仙劍奇俠傳》興起,也隨著該劇走向下坡路,在此方面仍需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IP改編熱的出現為影視構成了一個新的文化品種,本文主要探討我國近幾年網絡文學IP和游戲IP對影視產業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文學IP;游戲IP;改編;國產影視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1-0129-01
近年來,“IP”一詞廣泛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無論從網絡文學影視化到游戲多元化還是到國產動漫真人化,IP被影視產業和資本市場大力追捧,不斷衍生出新產品。回顧2017年的IP市場,網絡文學IP改編熱度不減,游戲IP等新形式接連延伸,影響了國產影視產業鏈的單向發展,實現了國產影視朝著多維度、多層次、多元化的方向成長。
一、網絡文學IP改編
網絡文學在影視劇創作中占據大量的文化資源,成為眾多影視劇知識和靈感的本源,其具有的商業化價值不容小覷。由它改編的影視劇作為網絡文學和影視結合的產物,二者完美融合,使它們的優點更加明顯,從而成為當下大眾喜聞樂見的產品。
近幾年的影視劇市場,網絡文學IP劇呈現持續霸屏態勢,由原本的單一發展逐漸轉變成多向發展,并且多樣化形勢表現兇猛。從題材上,大致可以分為青春校園偶像劇,如《微微一笑很傾城》、《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講述的是在校期間愛情的懵懂純潔;言情古裝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喬傳》、《錦繡未央》等,講述男女之間感情糾葛;都市職場劇,《歡樂頌》、《親愛的翻譯官》、《獵場》等,講如何在職場上摸爬滾打。種種的跡象表明,目前網絡文學IP改編劇占據著龐大的位置,也是今后影視產業中的主要力量。
以現象級影視劇為例,從2015年的《花千骨》到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樣屬于古裝仙俠主題的大IP素材,二者相似的成功點至今令人稱奇道絕。細細探究起來,這兩部劇同樣都架構于網絡文學與著名IP之上,它們的成功離不開小說原著粉的大量積累和支持,也離不開網絡的傳播營銷手段,更離不開其自身的優質水平。反觀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由流量小生和當紅小花擔綱,背后有一眾資本推手的聯合助力,加之以畫面見優的雙導演對于電影畫面的嚴格要求,這無疑是制造票房爆款的有力保障,但真當上映之時,卻蝕掉血本。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未能在暑期檔脫穎而出,主要原因在于其改編質量不如劇版的透徹。所以,質量上乘的改編劇本是一部影視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落腳點。劇版男女主角將角色刻畫的淋漓盡致,提升了電視劇的品質,同時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擴張了粉絲效益。
根據各大影視公司購買的網絡文學版權和各大電視臺劇排來看,2018年網絡文學IP改編劇將會繼續激蕩“霸屏”浪潮,如《武動乾坤》、《扶搖皇后》、《如懿慟等改編劇會在各大衛視接連而上,網絡平臺也會爭相播出。網絡文學的多元化,勢必為整個IP影視產業的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也為整個泛娛樂產業的布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游戲IP改編
我國游戲IP的改編早在2004年就已經形成雛形。2005年,古裝仙俠劇《仙劍奇俠傳》陸續在兩岸三地播出,期間掀起一股追捧熱浪,開創了國產游戲改編劇的新潮,該劇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傳承了游戲本身的兩大特色:唯美的畫面和感人的故事情節,演員萌動的表演和制作的精良為收視率提供了保證,編劇對劇中人物形象、心理的改動恰到好處,將游戲內容開發到極致,是游戲的升華和再創作。有了該劇的開路,為之后游戲IP的改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隨著2008年《仙劍奇俠傳三》的問世,國產游戲影視改編水平逐漸下降,雖然《仙三》的收視率穩坐第一,但是也改變不了觀眾和游戲玩家的失望值。估劍奇譚》在播出前被宣傳特效奇多,一經播出卻受到多方的拆臺,特效還原度差和毫無懸念的劇情,使得該劇缺乏精美度和懸疑感,即便如此,它仍然具有強大的造星能力,男女主角在當時橫掃了熱門話題榜,熱搜度只增不減。
游戲IP一般是在基礎雄厚的游戲上進行改編,此類游戲擁有龐大的忠實玩家,游戲內容和故事也有更廣闊的挖掘性,開發這類玩家有利于加強粉絲的熱忱度,提高追劇的熱情,使游戲與影視聯動效應越來越緊密的同時,也將它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盡管市場火熱,游戲IP改編成影視劇難度依然較大,如何把握好游戲與影視“度”的衡量標準,任重而道遠,只有真誠表達游戲的真諦,才能提高粉絲凝聚力,吸引觀眾的目光。要想游戲IP改編劇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需要在故事內容和再創作上下足功夫,對飽滿的人物形象和矛盾的情節沖突不斷升華,不過于迎合市場,保持游戲本身的質量,才能通過影視作品吸引更多的粉絲回流,可以說游戲IP至今方興未艾,我們仍然能有所期待。
三、結語
IP影視化改編的熱潮在短期內依然勢不可擋,其中網絡文學的比重占據頗大,游戲作品改編熱度不斷提升,古裝玄幻題材仍備受青睞,依然是IP改編劇的主流。IP劇種類繁多,水平參差不齊,這就需要以“內容為王”的高質量作品加持,從制作人、編劇到演員都應一一嚴格把關,如此才能打通影視文化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使IP產業價值最大化,更好的實現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