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承熙
摘要:詩意的抒懷,“蹩腳”的比喻,放飛的想象,往往能在自己的心中產生強烈的震撼,能引起深刻的思考。本文對文化養老與公共文化服務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文化養老;公共文化;服務
中圖分類號:D669.6;G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1-0230-01
一、前言
文化是一首詩,一首激情澎湃的詩;文化是一幅畫,一幅色彩斑瀾的畫;文化是一首歌,一首人唱人愛的歌;文化是一種愛,一種大公仁慈的愛。
文化是春風,吹紅納綠,所以才能春風風人;文化是夏雨,洗污凈垢,所以才能夏雨雨人;文化是遼闊的草原,有博大高遠的胸懷;文化是浩瀚的大海,有海納百川的氣魄。文化是殷殷的期望,相信“期望激勵上進”的魅力;文化是微妙的感悟,認定“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二、透視文化養老
什么是文化養老?所謂“最簡單者最困難”。物質養老的要沖,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共識,而文化養老,是近年才有的一個全新的觀念。以文化滋養老年,是一種高質量、高品位的養老,是養老方式的一次質的飛躍。
文化養老就是老人的物質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以后,又在精神層面尋求更高級、更豐富、更愉悅、更幸福的養老方式。文化養老以滿足精神需求為目的。物質滿足是基礎,精神滿足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需要層次愈高,愈指向人的精神需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的精神需求的最大滿足。所以文化養老才以溝通情感、交流思想、擁有健康身心、實現自我價值為基本內容,以張揚個性、崇尚獨立、享受快樂、愉悅精神、收獲幸福為目的。
文化養老的關鍵是什么?養老文化核心價值的確立!即用什么樣的文化來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無疑,今日之養老文化必須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人文關懷正能量的先進文化。
養老冠之以文化,用優秀、健康、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滋養老人,天年充滿了詩意的優雅,人生放射出藝術的光輝。選擇文化養老,就是選擇書畫人生!歌舞人生!詩意人生!藝術人生!這是無比隨意的人生,無比輕松的人生,無比充實的人生,無比開心的人生!無比幸福的人生!這樣的人生可以達到普通人達不到的崇高境界,山高人為峰的境界!海闊心無涯的境界!也可以說是一種透悟平靜、高蹈空靈的境界!
文化養老,才能真正使“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成”成為現實。毫無疑問,大器晚成都是在文化養老中促成。我身邊的許多老年朋友,每年能夠出版那么多的詩集、畫冊和參加各種藝術作品展演、大賽,就是文化養老取得的豐碩成果。正如英國哲學家羅素所說:“那些興趣廣泛、活動適度而又不為情感左右的人,可以順利地成功地度過老年?!?/p>
三、解讀公共文化服務在文化養老中的作用
誰在做公共服務工作?政府!政府下屬的公共文化部門!所以,公共文化服務,就是指以政府部門為主的公共文化部門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權利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的制度和系統的總稱,還包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資源和服務內容,以及人才、資金、技術和政策保障機制等方面的內容。當前政府的主要職能就是服務,因此,公共文化服務在“文化養老”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公共文化服務是“文化養老”強大的精神支柱。公共文化服務用先進的文化鼓舞全縣人民的斗志,就能真正保證老年社會形成心齊、氣順、勁足的良好氛圍;
四、努力提高文化養老的服務水平
建設和完善公共文化養老服務體系,是推進文化養老的基礎,必須抓緊抓好。努力提高文化養老的服務水平,更應該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
提高文化養老的服務水平,更新觀念是關鍵。文化養老的新觀念包括政府主導觀、群眾主體觀、方式創新觀、資源共享觀。
政府主導,也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堅持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堅持把建設的重心放在基層和農村,加大投入、統籌規劃,著力建設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著力提高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基本文化權益問題,推動文化養老健康發展。
群眾主體,即老年群眾是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顧客”和“上帝”。
(1)不能因為公共文化活動是免費的或低價的文化活動,就降低服務質量、服務標準。
(2)不能單憑興趣愛好為少數人提供服務,既要發揮有興趣愛好者的引領示范作用,又要面向全體,努力提高全體老年投身文化養老的自覺性,積極投入到文化養老的行列中來。
(3)不能因為條件差異而厚此薄彼,尤其要把重心放在基礎條件薄弱的鄉鎮村社。
資源共享,是指數字化時代為共享文化資源提供了可能,“老年文化活動指導網”等數字文化服務網絡,多渠道、全方位向基層配送文化服務,把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城鄉基層,已經是有目共睹。電視、電腦、手機的魅力,已經為許多有識老人感受,幫助更多的老人搭上數字時代的快車,也應該是公共文化服務義不容辭的責任。乘數字時代的東風,文化養老定會迎來更加絢麗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