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園園
【摘 要】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思想是歷史的產物,其形成與當時的社會條件、思想理論背景和科學技術發展是密切相關的。而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則是基于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技術思想,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對科學技術及其發展規律的概括和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深刻闡明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其中貫穿著唯物辯證的馬克思主義科技觀方法論,體現了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 科學技術觀 發展 改革開放
一、馬克思科學技術觀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認為,科學包括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它是在實踐活動基礎上的理論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科學是一種社會建制,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般生產力,在本質上具有客觀性、探索性和創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技術則是在實踐活動中根據實踐經驗或科學原理所創造發明的各種手段和方式方法的總和。它包括技術活動和技術成果,在本質上具有直接生產力,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物質性和精神性,主觀性和客觀性,躍遷性和累積性的統一。
二、馬克思主義科技觀方法論在中國的運用
2.1用發展的觀點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全部實踐活動和理論活動的主題,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文章。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新中國成立后近30年艱辛探索和艱苦奮斗的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和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這一點不容置疑。同時應清醒地看到,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決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中,這一點也不容置疑。事物是過程,認識是過程,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也是過程。我們搞社會主義才幾十年,對它的認識和把握是比較有限的,必須自覺地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
2.2用兩點論觀察和處理問題
矛盾分析方法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我們觀察形勢、分析事物、制定政策、解決問題,都要堅持矛盾分析方法,堅持“兩點論”。在走什么道路問題上,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們既不偏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也不偏廢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兩個基本點;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主張什么,防止什么,反對什么,立場極其鮮明而又十分辯證。
2.3用群眾路線開展工作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內容,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特征。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見中外記者的時候,習近平同志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目前正在進行的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踐這一承諾的一個重大舉措。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它集中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價值觀、歷史觀和領導工作的認識論。
三、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的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技術思想,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更有助于指導我們正確分析科學技術及其發展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從國內外關于科學技術觀的研究現狀來看,有三個問題是學界討論的焦點,一是科學技術知識是否被社會建構的問題;二是科學技術知識和科學技術實踐二者誰應是建構科學技術觀的核心;三是未來對科學技術的反思是否應從科技哲學內部的一元研究走向多元反思。針對如何正確把握科學技術觀的一些研究進展,目前人們不僅僅重視對單個人物或學派的科學技術觀研究,而且更加強對科學技術觀的整體發展趨勢、演進特點的研究。國內外學界從科學技術知識或科學技術實踐的視角來對反思科學技術時,也重點從人文主義這一反思科學技術的重要維度,對人文主義科學技術觀進行系統梳理。總之,未來的科學技術觀研究應是對傳統狹隘的科學技術觀的超越,立足于已有科學技術觀基礎上的一種繼承與揚棄,我們只有在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觀現代演進特點的基礎上才能找到科學技術觀的超越之路,建立一種對于科學技術的全新審視。
馬克思和恩格斯根據他們那個時代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嶄新的、深刻的觀點。這些觀點可統稱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觀。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的一百多年時間中,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對社會各個層面的作用也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即在質上和量上引起了社會各個層面的巨大變化。科學技術功能觀、科學技術戰略觀、科學技術人才觀、科學技術和諧觀及科學技術創新觀在現代化社會中以取得進一步的升華,推動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學習、運用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以此參與現代生產和交往,不斷增強自身的創造能力和發展能力;最終使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建立在最廣大的人民最廣泛地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依靠其發展的基礎之上,指明中國科學技術未來發展的方向。
四、結論
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內涵的深度理解,科學技術不僅是第一生產力而且還是一種社會價值,具有多重職能的特征,是對當代科學技術及其在中國具體科學技術實踐的概括與總結,為建設中國特色創新型國家提供重要理論思維方法的指導。針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的認識,我們要吸取科學技術的精華剔除糟粕,正確培養科學技術觀念,在科學研究中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育,遵循社會、經濟、環境協調一致原則,闖出一條中國式的可持續性的知識經濟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