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波
摘要:最早期的古鋼琴踏瓣最多的有7個,發展到19世紀初鋼琴踏瓣為兩個:一為延音;一為柔音。近幾十年來,鋼琴發展多為三個踏瓣,也有四個踏瓣的。鋼琴踏瓣的功能在藝術表現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應用使鋼琴的演奏達到了更完美的境界,布佐尼稱鋼琴踏瓣是:“是傾瀉在景色上的月光”。可以想象,若不用踏瓣來彈奏樂曲,會是多么的干澀乏味。但是在實際運用中,踏瓣并不被人們所重視,尤其是相當多的業余鋼琴愛好者。鑒于此,鋼琴演奏者有必要了解及掌握三角琴和立式琴踏瓣結構的不同,這將有助于通過對比,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細節,完成樂曲技術的要求等問題。
關鍵詞:鋼琴;立式;三角;踏瓣;不同
中圖分類號:F7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0-0059-01
鋼琴踏瓣是鋼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鋼琴中自成體系,整個系統采用杠桿機械傳動,是用腳踏的行程進行控制的。立式鋼琴的三個踏瓣包括:右踏瓣、左踏瓣、中踏瓣。右踏瓣為延音踏瓣,左踏瓣為弱音踏瓣或柔音踏瓣,柔音踏瓣的弱音功能是靠減少弦槌與琴弦行程來實現的,中踏瓣為消音踏瓣,臥式鋼琴的右踏瓣原理同立式琴相同,不同的是左踏瓣是使整個鍵盤向右移動,使得弦槌擊弦根數減少所致。
一、立式鋼琴三個踏瓣的作用
1.左踏瓣為弱音踏瓣或柔音踏瓣。作用是當需要更弱音量或更加柔和的聲音時,踩下左踏瓣,使弦槌背檔頂桿推動弦槌背檔轉動,用縮短弦槌擊弦距離的方式,來減弱擊弦力度。縮短距離一般為行程的1/3或1/2。
2.中踏瓣為消音踏瓣。作用是練琴時為了不影響他人,踩下消音踏瓣(并可把中踏瓣別在踏腳孔的彎處),弱音氈被降下,弦槌敲擊時弱音氈隔在弦槌與琴弦之間,來減小弦槌對琴弦的打擊力度,使音量減弱。
3.右踏瓣為延音踏瓣。作用是當需要增強發音和延長聲音時,踩下延音踏瓣,制音器抬檔頂桿托起擊弦機的制音器抬檔,使全部制音器與琴弦脫開,增強延音效果。
二、臥式鋼琴的三個踏瓣作用
1.右踏瓣是延音踏瓣。通過一套傳動機構讓擊弦機的制音抬檔抬起,使全部制音器與琴弦脫開,增強延音效果。
2.左踏瓣是弱音踏瓣。踩下弱音踏瓣,再通過另一套傳動機構讓鍵盤、擊弦機一起從左向右移動,使弦槌原來打三根弦的這時只打兩根,原來打兩根弦的這時只打一根,原來打一根弦的也減少了擊弦力度的方法來減小音量,要求移位要準確。
3.中間踏瓣是選擇踏瓣。具有共鳴選擇性的功能,彈奏時,在手指彈下琴鍵還未抬起時,踩下中間踏瓣可以使指定音得到延續,從而產生特殊的延音效果。
三、立式、臥式鋼琴踏瓣的安裝位置
立式鋼琴踏瓣安裝在鋼琴下部的底托板上,臥式鋼琴的踏瓣安裝在一個獨立的腳踏裝置上。但無論怎樣的結構,踏瓣距離地面的高度必須滿足使用者的要求,如果設計的位置過高,有的演奏者可能夠不著;如過低,踏瓣行程不到位無法實現整套系統的運動。立式鋼琴和臥式鋼琴踏瓣的重量都有相應的標準。
四、立式、臥式鋼琴的止音特征
臥式鋼琴同立式鋼琴的止音形式基本相同,都是以毛氈壓住琴弦起到止音作用,類型有四種:平板氈、三角氈、落槽氈、開口氈。前三種用在立式琴上,平板氈用在中高音區,三角氈用在低音區,二根弦一組音的兩弦中間,落槽氈用在最低音單弦音的纏弦上。開口氈用在臥式琴中音區,這是因為臥式琴中音區琴弦較長,振動幅度較大,可以達到止音效果;立式琴的止音氈是靠彈簧力度壓在琴弦上,臥式琴止音氈是靠“音墜”(加有配重鉛塊的小木墜)的自重壓在琴弦上達到止音的目的。
五、鋼琴踏瓣的調整
1.左踏瓣行程不夠,踩下左踏瓣整個鍵盤向右移動,移動的幅度應使弦槌剛好打兩根弦,過大、過小都影響弱音的效果。左踏瓣的移動行程是靠右鍵側木與最高音之間的空隙來決定的,由于左踏瓣使用頻率過高,導致限位螺絲發生改變,就會影響弱音踏瓣的行程。中間選擇性踏瓣使用的頻率較低,出問題的概率較小。總之踏瓣的問題,只要細心觀察都不難解決。
2.踏瓣雜音,鋼琴的木制踏板機構經常搖晃,發出咯噠咯噠的響聲,產生空動。彈簧和木頭之間嘎吱嘎吱作響時可使用黑鉛,以及往踏板機構的銷釘上抹些肥皂。如果踏瓣的支撐是金屬的,在這里滴上潤滑油,可以消除調節點的空動。應該充分注意柔音踏瓣的頂桿會在上部搖晃或嘎吱嘎吱作響,這是常有的缺陷。在沒有安裝憑借螺絲來作調節的地方,為了消除空動,可使用毛氈墊圈。用凡士林涂在線圈狀的彈簧上,能止住嘎吱的響聲。右踏瓣踏下時撞擊雜音,調整的方法:觀察踏瓣上、下的氈子是否完好,是否有彈性,是否有余膠、雜物。踏瓣上、下都配有6m的專用毛氈,氈子缺損是雜音的主要原因,更換氈子時必須找樂器專用氈,不能隨意代替。若有雜物余膠,清除掉即可。
此外,踏瓣頂桿上墊有呢子或麂皮,若呢子、麂皮脫落會產生碰擊雜音,將其更換或修好即可。左邊的弱音踏瓣及中間的選擇踏瓣的雜音,產生的原因同右踏瓣相同,修整的辦法也基本相同。
所以,只有了解了踏瓣的結構及功能,才能使演奏者更好的使用踏瓣,對樂曲技術上有一個完美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