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娜
摘要:《布達佩斯大飯店》是由韋斯·安德森執導拍攝,粉色的畫面、飽和的色彩、對稱的構圖、平移鏡頭的轉換及黑色幽默的故事情節等,他對細節的追求可以說做到完美。在這個虛構的世界中,每一個道具都充斥著美感,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設計的恰到好處,影片中的蛋糕、行李箱、鑰匙串等道具的藝術表達,構建了更加深度的意象傳遞。
關鍵詞:道具設計;隱喻;產品化;道具問題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018)20-0103-01
一、歐洲文明的理想化處理
電影中的每一件道具都是由導演安德森親自參與設計與制作的,在他臆想的祖布蘭卡國度中,創造了精細考究的甜美蛋糕、交叉鑰匙社團項鏈、恐怖暴力的“切喉刀”以及骷髏指節銅環等,不光是充分運用了設計語言,還結合了20世紀30年代東歐的文化背景,不僅帶給人們獨特的視覺享受,更是用這種飽含時代內涵的特定視覺符號表達更深層次的意義。
齊白露加國的設計是基于歷史文化背景下虛構出來的,設計者安妮:“在開始設計每一份道具的時候,我都會給韋斯展示一個那個年代實實在在有過的工藝品”。電影中的祖布蘭卡幣是她從美元和撲克中獲得的靈感,阿加莎的護照設計也是仿照德國納粹的通行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個重要設計元素是德國的鷹徽,一只倒墜的鷹,是對德國納粹的譏諷,同時,在鷹爪下還設計了一只正在逃跑的白色和平鴿,象征著歐洲文明的衰敗。這種圖騰設計的自然化處理,暗喻了二戰時期歐洲黑暗的歷史,以符號進行隱喻和象征,展現了昨日歐洲的藝術。這些意象在呈現時需要切實可信的視覺表達,比如古舊的色調與使用時的殘損,所有物品都要有年代感,而不是現代的幾毛錢特效,雖然在影片中的呈現只有片刻,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打動觀者的藝術設計精品。
二、產品化的道具設計
道具產品的發展從電影的誕生就開始出現,道具在時代的背景下,也不僅僅是一些實體模型,而更多的是有豐富的外延,作用,由此產生了一些新穎獨特的衍生品作為產品出現。
安德森設計的道具每一件都以現實為依托,曼德蛋糕也不例外,它取材于巴黎的一家同名蛋糕店。安德森與德國甜點師共同創造了一種名為“巧克力花魁”的甜點,同樣的,他和馬克·巴克原創了影片中的古斯塔夫在逃跑時也要記得噴上“Lair depanache”香水,這瓶香水是為藝術而誕生的,奧克塔維克·考夫稱為該款香水為:“八分之一的藝術”。從香水瓶噴到瓶裝液體的顏色糾結了好久,綠色的按壓泵象征著神秘,蜜色的香水是向戰前的優雅歐洲致敬,盧奇諾·維斯康蒂:“觀眾可能聞不到,但是他們會知道”,是視覺感受與嗅覺幻想的雙重沖擊。
為了展現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表現出那時期的獨特魅力,導演與Prada合作,參照20、30年代的復古皮件樣式,設計制作出了21件有著現代韻味和上世紀風情的行李箱,三角形Logo采用完全顛倒的形式,栗木框架金屬護角,還有獨特的黃銅色配飾,展現了20年代行李箱的重要特色。這些道具完全產品化,在現實中價格昂貴,視覺感受華麗,由電影帶動消費,甚至形成跨國公司。
三、我國電影道具存在的問題
電影道具設計是電影再現時代氣氛和塑造人物的形象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為電影表述創造一個真實的空間環境,道具設計應符合歷史時代和導演的創作意圖。
現如今,許多電影中的道具在完成拍攝之后,電影公司保留幾個月就把這些昂貴的道具賣掉甚至當垃圾丟掉。影片中的道具不注重對歷史真實形象的還原,不注重特定的客觀環境,粗制濫造,不精益求精。在利用道具植入廣告時,不管電影情節的發展強行植入,不符合電影的故事內容和時代背景,顯得牽強附會,過于突兀。直接傷害了電影的藝術質量。電影道具已進入前端階段,應該以產品化道具帶動電影發展,以創造產品盈利,而不是傳統的道具為電影服務,為票房服務,我國的TP電影及游戲就和電影配合的比較好。我國的電影道具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接受許多挑戰。
四、結語
在整個電影中,安德森用精致的道具設計,最大限度地、藝術地再現了昨日歐洲的現實,既展示了優雅的歐洲及對它的懷想,又揭示了歐洲文明的衰落與文化傳統的沒落。道具參與影片設計的各個環節,不管是以符號進行隱喻和象征,還是產品化的道具,對電影的影響意義非凡,不僅豐富提升了影片敘事的藝術性和趣味性,也對當今世界的審美產生傳播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