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國內第一套以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兒童歷史圖畫書。叢書用豐富、精美的圖文元素和活潑的編排方式,生動地講述了包括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莫高窟、紫禁城、絲綢之路在內的一系列蜚聲世界的中華文化遺產的故事,充分展現了我們祖先的卓絕智慧和創新精神。
萬里長城
本冊講述了古代中國人在2 000年間不斷努力,修建出人類歷史上最令人驚嘆的軍事防御工程的故事。長城本來是抵擋游牧民族入侵的防線,但它同時又是聯結中原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的紐帶,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它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秦始皇兵馬俑
本冊講述的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故事。這支在地底沉睡了2 000年的“軍團”是誰的殉葬品?它們是怎樣燒制出來的?它們向我們展示了怎樣的一種軍隊編制?為什么它們出土的時候破碎不堪……讓我們一起走近2 000年前氣勢恢宏的大秦王朝,現場觀摩“百萬雄兵”的誕生過程,感受“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神奇和壯觀。
莫高窟
本冊講述的是古代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的故事。敦煌曾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重鎮,莫高窟正是這一歷史的見證。最早來到鳴沙山鑿窟修行的是誰?最經典的莫高窟壁畫形象是什么?一個世紀前,莫高窟的珍貴文物是怎么流失到海外的?當代人采用什么手段來保護莫高窟的壁畫和彩塑……從最初開鑿到鼎盛時期,再到湮沒于歷史,直至再次被世人發現,莫高窟的經歷可謂曲折起伏。
紫禁城
本冊講述的是明清皇宮——紫禁城的故事。紫禁城建成于公元1420年,歷史上,曾有明清兩朝的24個皇帝在這里居住過。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和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并稱“世界五大宮”。從神秘的古代皇宮到如今舉世聞名的博物院,本書通過講述紫禁城的命運,從側面展現了中國幾百年來的歷史變遷。
樂山大佛
本冊講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坐佛——樂山大佛的故事。樂山大佛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雕刻在岷江東岸凌云山的臨江峭壁上,迄今已有1 200多年歷史了。海通法師為什么要主持開鑿這尊大佛?當年的人們采用了什么手段來保證大佛的結構和諧、比例勻稱?大佛的胸中真有一個藏寶洞嗎……本書挖掘史料和民間傳說,把大佛的前世今生寫得曲折又生動。
蘇州園林
本冊講述的是蘇州園林的故事。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杰出代表,歷來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譽。它們凝聚了古代中國人對居住藝術的至高追求,立體地展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世界園林史上的瑰寶。本書從2 000多年前的吳國闔閭大城講起,回顧了蘇州園林的發展歷史,介紹了蘇州園林的建造過程和數種典型的園林景觀。
都江堰
本冊講述的是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以無壩引水為特點,是世界上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中修建年代最早的一座。它造福了千秋百代,堪稱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個奇跡。本書講述了都江堰修建前后的故事,詳細介紹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歌頌了以李冰父子為代表的都江堰建設者的偉大智慧。
少林寺
本冊講述的是嵩山少林寺的故事。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佛教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它創建于北魏,興盛于唐代,在明代達到鼎盛,曾經歷數廢數興的曲折歷史。20世紀80年代,電影《少林寺》的上映讓少林寺蜚聲國際,少林武術從此走向了世界。本書以歷史發展為線索,將少林寺的古今面貌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絲綢之路
本冊講述的是陸上絲路的故事。絲綢之路是世界上最早聯結東西方的國際貿易通道。它從我國漢唐時期的都城長安(今天的陜西西安)出發,經過甘肅、新疆,到達中亞、西亞,直至地中海地區和北非,橫貫亞歐大陸腹地,延綿達7 000多千米。1 000多年里,數不盡的商人、使者、旅行者跋涉在這條路上,把世界各地的商品、物產和技術傳播至四方,讓東西方文化實現了交流和融合,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海上絲綢之路
本冊講述的是海上絲路的故事。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在古代,人們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將產自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運往海外,又將海外的香料和各種奇珍異寶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在進行商品貿易的同時,世界各國的文化、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也通過這條路不斷地傳播并相互交融。
三星堆青銅器
本冊講述的是20世紀最富神秘色彩的考古發現之一——三星堆的故事。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青銅器是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出土文物。它們是怎樣制作的?用途是什么?為什么會被焚燒、砸毀后掩埋在兩個祭祀坑里……我們將從發掘現場回到3 000多年前的古蜀國,走進三星堆古城里的青銅鑄造場,去看一看這些作為與神靈溝通的工具的青銅器不平凡的一生。
金沙古國
本冊講述的是古蜀時期金沙古國的故事。金沙遺址是我國進入21世紀后的重大考古發現,在這里,人們發現了3 000多年前的金沙古國都城遺址,挖掘出了大量古蜀時期的珍貴文物。本書介紹了金沙遺址的發現和考古發掘情況,向讀者展示了金沙古城的規劃布局,金沙人的居住形式、農業生活、手工業生產、宗教信仰、祭祀儀式等,最后帶領讀者走進今天的金沙遺址博物館,親臨考古發掘的現場,參觀金沙出土的文物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