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亞歐
摘要:對于許多幼兒教師來講,會觀察兒童行為,能讀懂兒童行為,明白兒童行為背后的意義和需要,能采取相應的指導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然而,幼兒園教師在觀察兒童行為的過程中顯得不盡如人意。在確定觀察目的,選擇觀察方法,實施觀察行為,開展觀察記錄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幼兒園教師在對兒童行為的觀察中,應該把握好兒童的主體地位,明確觀察主旨,整理觀察方法,掌握好內在聯系,發揮兒童觀察記錄應有效效能,是幼兒園教師在兒童行為的觀察中應當做好的主要工作。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兒童行為;觀察
幼兒園教師在對兒童行為進行觀察時,應當做到依據一定觀察目的,在日常保教環境中以某個兒童或兒童群體為對象,運用一定手段和方法,對這個群體的行為進行記錄和一系列分析,并給出正確的指導建議。對幼兒園教師來講,明確兒童行為,讀懂兒童行為背后的意義和需要是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國家規定的關于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等一系列文件中,強調在保教活動中,觀察兒童行為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現在教師對兒童的行為觀察能力還略顯不足,在觀察目的和觀察方法的選擇上等諸多問題沒有進行很好的解決。這就表明幼兒園教師對兒童行為的觀察還存在不足之處。
1.對兒童行為觀察的認識
(1)兒童行為觀察是幼兒園教師的常規工作
幼兒園教師應當具備基本對兒童行為進行觀察評價。幼兒園一日生活通常是指兒童一天內所經歷的主要活動,包括入園、洗手、喝水、進食、午睡、上課、游戲到晚上離園等一系列活動。作為幼兒園教師,對一日生活的全部活動有序的組織進行,保障兒童的正常、穩定的生活和學習。除此之外,為了有效的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還需要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對兒童的一日生活的全部活動進行觀察與記錄,對兒童的活動進行分析、解釋與評價。在工作過程中,了解兒童發展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情況,并對各種情況進行針對性意見,有效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動,促進兒童健康良好的成長和發展。
(2)兒童行為觀察是幼兒園教師的核心素養
近年來,幼兒園教師在工作中,越來越的要求擁有核心素養。在教育領域,幼兒園教師的核心素養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幼兒園教師相較其他學段教師來講,擁有絕對的核心素養,其他學段教師滅有;另一方面,體現在幼兒園教師自身各素養之間的關系,是其他素養的基礎。不難發現,幼兒園教師的核心素養就是對兒童行為的觀察力上。通過對比不同學段的專業標準上,包括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和能力等具體內容上截然不同,我國出臺的幼兒園教師相關的專業標準強調了兒童行為的觀察能力,表明所有能力的發展都離不開兒童行為觀察能力的支撐和配合。兒童行為觀察是其他能力的基礎和核心[1]。
(3)兒童行為觀察是幼兒園教師的發展路徑
當代許多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內在專業不斷更新和豐富的過程。幼兒園教師在專業結構上不斷的更新和豐富,在這以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一種發展路徑。幼兒園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因為面對不同的群體不同,幼兒園教師與其他教師在專業結構方面存在許多差異。兒童成長過程中,幼兒園教師對兒童行為觀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專業結構中,幼兒園教師對于兒童的行為觀察一方面是了解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設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教育活動,促進兒童高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在幼兒園教師的引導下,兒童行為觀察貫穿著兒童整個身心成長。幼兒園教師不論出于哪一個發展階段,都需要進行對兒童的行為觀察。總而言之,幼兒園教師在提高兒童行為觀察能力的同時,自身專業結構也獲得了豐富與發展。
(4)兒童行為觀察是幼兒園教師地反思載體
反思屬于自我認識活動的范疇。在反思過程中,可以是對自身教育活動進行反思,也可以是對自身的成長過程進行反思[2]。在反思研究中,兒童行為觀察能力被成為幼兒園教師的反思載體,觀察和反思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觀察是反思、修正計劃、確定下一步計劃的前提條件。幼兒園教師對兒童行為觀察記錄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對過程進行記錄和說明,理想化的兒童行為觀察記錄承載著對兒童某種行為的描述,同時體現了也幼兒園的整體水平,對幼兒園教師在專業上的發展起到指導作用,反映了幼兒園教師的額教育理念。通過自我反思,幼兒園教師在教育理念方面,保教行為方面和實踐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優化。
2.給幼兒園的建議
在兒童行為觀察中,有許多存在的問題,根據針對幼兒園教師的研究提出幾點建議。幼兒園教師在兒童行為觀察方面還需要從自身入手。
(1)明確自身觀察主體地位
在兒童行為觀察中,幼兒園教師是主體,在觀察過程中應明確自身的主體地位,這種主體地位并不是外在力量賦予的,而是幼兒園教師自身的工作性質決定的。在兒童行為觀察中,幼兒園教師應當只以兒童這個大群體作為發展和觀察的對象,并將觀察結果作用于教育活動中,積極主動的開展日常工作,觀察記錄的自主性。不論任何時候幼兒園教師都不能逃避自身的工作,利用教師自身的核心技能之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體現自身的業務能力。與此同時,幼兒園教師應當明確自身位置,努力為幼兒園教師實施兒童行為觀察提供精神支持與物質保障[3]。
(2)厘清觀察方法的內在關系
明確自身觀察主體地位,厘清觀察方法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根據觀察的研究和實際操作,對幼兒園教師兒童行為觀察工作進行良好的輔助作用。通過厘清內在方法間的聯系,并對實踐加以總結和分析,對于幼兒園教師實施兒童行為觀察提供良好的系統和完善的保障。
3.結論
我國的幼兒園教師兒童行為觀察能力目前還存在一定問題,能力不強、水平不高等因素阻礙了行業的發展,在觀察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幼兒園教師應當在工作上進行協作,各司其職才能發揮出自身的工作能力。對于幼兒園教師而言,明確觀察的主體地位,掌握觀察方法精髓,充分發揮記錄效能,不斷在實踐中加以演練,才能真正提高兒童行為觀察水平[4]。
參考文獻:
[1]王燁芳.高職“幼兒行為觀察與指導”課程建設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4):20-22.
[2]吳亞英.幼兒教師觀察能力現狀調查及問題分析:基于江蘇省常州市的調查[J].中國教育學刊,2014(2):89-94.
[3]吳米花.幼兒教師專業觀察能力的價值與提升策略[J].當代幼兒教育,2016(3):22-2.
[4]錢兵著.教育科學研究:過程與方法[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7: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