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校“1156”“一核心、一平臺、五主體、六系統”全覆蓋、網絡化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總體要求,護理學院基礎教研室對護理學院17級(中高職銜接)《應用解剖》課程進行了課程質量診改。
(一)課程建設規劃
2013年11月護理學院制定了湖北省護理專業中高職銜接教學標準,基礎教研室制定了《應用解剖》課程標準,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行業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原有的課程標準已不合時宜,主要存在以下2個問題以及應對措施:
1.課程標準較為滯后
原有的課程標準以適應普高學生為出發點,相對應中職學生不相適應。中職學生絕大多數在中專已經初步學習了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進入高職主要應該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化和提高。隨著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特別是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措施:中高職銜接應用解剖課程標準已經制定,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建設信息化教學資源,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充分保證中高職銜接應用解剖課程標準得到落實。
2.跟不上行業人才需求的變化
護理專業中高職銜接的專科畢業生就業面向的主要是基層和民營醫療機構,而這些醫療機構需要的是整體護理人才。學生現在學習的是單純的人體解剖學,并沒有組織學的內容。
措施:在學習單純人體解剖學的基礎上,加入組織學的內容。
(二)課程內容
應用解剖的課程內容主要存在以下2個問題以及應對措施:
1.部分課程內容與行業人才需求脫節
目前護理專業急需整體護理人才,目前護理專業中高職銜接班級只開設了人體解剖學,沒有開設組織學,不符合整體護理人才的培養需求。例如:沒有學習肝的微細結構,就不清楚肝內的血流方向,更不知道腹腔內不成對臟器的靜脈回流;沒有學習肺的微細結構,就不清楚氧氣進入血液的詳細過程,更不知道氣體是如何進行交換的;沒有學習腎的微細結構,就不清楚尿液的產生過程,更不知道體內的代謝產物是如何排出的;
措施:在學習人體解剖學的基礎上,增加組織學內容的學習,這樣才能對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以達到整體護理人才的培養要求。
2.只注重專業知識,忽略了理解能力、觀察能進、感悟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一味地強調學生死記硬背,卻忽視了對學生理解能力、觀察能進、感悟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
措施:教師在講授每個系統時,多引導學生感受人體結構的奇妙之處,使學生產生對學習這門課程的濃厚興趣,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踴躍發言,增加更多的課堂互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課程資源
經過多年建設,該課程擁有一部分優質教學資源,但仍有明顯不足:
1.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力度不夠
由于學生規模較大,教師日常教學任務過重,沒有經歷投入到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中,且自制的微課、演示動畫質量不高。
措施:可以發揮有特長的老師或者成立專門團隊專職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
2.實踐教學資源不足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明顯。同時使得實驗物品丟失,損壞嚴重。
措施:添置模型、標本,解決實驗室過度擁擠的問題,現有的模型、標本絕大多數還是2003年進行專業評估時添置的,這些年以來的物品損耗,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實驗課的需要。
(四)課堂教學
結合學生考試成績分析以及問卷調查,反映出課堂教學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課堂教學模式不夠合理
傳統的僅是課堂教學模式是采用系統導向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部分學生上課玩手機或睡覺,學生回答問題也不積極。因此還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大量的模擬訓練,讓學生適應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命題方式。
措施:針對中職起點的學生,采用項目導向教學模式,以項目為載體實施教學,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職業能力,突出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因此還應在課堂教學中加大臨床案例的聯系。
2.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傳統的教學方法多是灌輸式、填鴨式教學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甚至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措施:根據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問題、項目為導向,靈活運用直觀教學法、小組討論法、PBL教學法、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的護理問題。指導學生將知識靈活運用,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成功的動力。
3.教學手段不能滿足信息化教學的需要
一方面是由于學科本身的特點,應用解剖是一個立體空間,很多學生對事物的思考還停留在二維空間,不能把教學中的平面圖形在腦海中轉換成立體圖像加以理解。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手段不豐富,教學資源有限也是造成學生難以理解的原因。
措施: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解決教學重難點。利用微課,3D動畫,互動FLASH、網絡教學資源等教學手段能形象、直觀地展開教學,使學生廣納信息,開闊視野,把醫院實景滲透到課堂,很好地解決了課堂理論與臨床脫節的弊端,使學生更便于理解書本中的內容,拓展了知識面。這種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輕松,增強了主動學習的意識。
(五)學生管理
學生管理的松緊也是影響考試成績的一個重要方面。
1.課堂學生管理松懈
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睡覺、吃早餐甚至遲到曠課,學校值班人員經常查到有這些現象,這些學生大約占班級總人數的5%-10%。而且這些同學的違紀行為很容易影響周圍其它的同學,自然而然地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措施:探討如何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管理,使學生心在課堂,把握好課堂上的學習機會。
2.課外引導學生缺失
學生在課外有大量的空閑時間,放假的時間長,學生基本上都沒有學習,自習課也沒有充分利用。
措施:探討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外加強學習,讓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天職。
作者簡介:張明軍,男(1968.11—),漢族,籍貫:湖北廣水,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醫學護理、人體形態。